第242章 ,奧爾森三姐妹【求月票,求訂閱】
2024-12-09 17:00:42
美國,紐約。
「(英文)快換台呀,我要看《美國之聲》。」伊莉莎白奧爾森一邊說著,一邊著急地催促拿著電視機遙控器的姐姐。
「美國之聲?就是那個邀請了四位巨星參與的綜藝節目嗎?」大姐阿什莉奧爾森問道。
「已經開播了?」二姐瑪麗-凱特奧爾森也跟著問道。
兩人對這檔節目有幾分印象,只是最近忙得暈頭轉向,都沒太關注具體的播出時間。
伊莉莎白看向自己的兩位姐姐,回答道:「是的呀,今天晚上就要播出第一期啦,你們都不知道嗎?」
阿什莉聽了妹妹的話,抬手輕輕拍了拍她的腦袋,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說道:「我們最近可忙得要死啦,哪有你這般清閒呀,可以去關注這些。」
瑪麗-凱特抿了下嘴唇,說道:「我記得,這個節目的發起者好像是沈浪來著。」
她的話音剛落,伊莉莎白的眼中瞬間閃過一抹光華,說道:「對呀,就是他。」
阿什莉看到妹妹這反應,立馬打趣道:「哦喲,我們的好妹妹這是動了春心了呀。」
伊莉莎白聞言,臉瞬間就紅了起來,嘴裡嘟囔著:「姐姐,你別亂說哦。」
瑪麗-凱特見狀,也伸手摸了下妹妹的腦袋,帶著幾分認真地說道:「但說真的,他確實是很有魅力。」
阿什莉收斂了笑容,一臉正色的說道:「可不只是有魅力,還很有實力,無論是在音樂創作方面,還是在公司運作等方面,他都做出了不少了不起的成績,是個非常利害的人物。」她邊說邊點頭,顯然是對沈浪的能力十分認可。
在原時空,奧爾森三姐妹是美國女星中有名的姐妹花,稱得上是才貌雙全,在音樂界、影視界、時尚界可謂風生水起。
其中阿什莉和瑪麗-凱特是雙胞胎,1986年出生,今年18歲,比伊莉莎白大3歲。
雖然伊莉莎白的演藝生涯起步於1994年,但真正讓她在大眾當中聲名大噪的是2015年在科幻動作片《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飾演「緋紅女巫」,也是這個角色讓她在華夏為人熟知,還因此獲得了一個外號「奧妹」。
而她的兩個姐姐,就比她要厲害得多了。
她們涉獵電影、電視、唱片、寫真集等行業,在今年滿18歲的那天,她們還被正式任命為雙星娛樂集團公司的總裁,每個人都擁有1.5億美元財富的控制權。
雙星娛樂集團總部位於洛杉磯市,這一龐大娛樂集團的經營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所有關於她們的書籍、影碟、玩偶、服裝、首飾和化妝品等等產品。
奧妹雖說15歲就出道了,可實際上從5歲那年參演了那部《西部趣事》之後,就再也沒有接演過其它的戲了,這會她的主要任務還是好好上學。
請刷新本頁!
她也是在與朋友的聊天中知道的沈浪,當時正好趕上沈浪推出了他的第一張英文專輯《沈浪Towering waves》,於是她就去買了一張回來聽,這一聽發現還不錯,那動人的旋律、深情的演唱,一下子就把她給吸引住了。
然後她就開始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沈浪,從他的音樂風格,到他的演藝經歷,再到他在娛樂圈裡的各種事跡等等,了解得那叫一個細緻入微,而越了解就越發地欣賞沈浪。
這不,這次沈浪巡演到紐約站的時候,她專門跑去了現場觀看,當她在現場親身感受到了沈浪在舞台上那光芒四射的魅力之後,那種原本單純的欣賞之情裡面,就又多了幾分愛慕之意。
就在這時,阿什莉切換了電視頻道,接著開口問道:「對了,這節目裡有他嗎?」
瑪麗-凱特眨眨眼睛,稍微遲疑了一下,道:「有……嗎?」
講完這話,兩人十分有默契地看向了妹妹,那眼神里仿佛在說,你這麼關注他,肯定知道。
奧妹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有些不確定地回答道:「應該,好像,可能……沒有。」
這檔綜藝只是在前期的宣傳當中提到了沈浪是「尋覓好聲音」的發起人,僅此而已,在已經播出的宣傳片裡並沒有出現,那麼在節目中八成也是不會出現。
阿什莉無奈地聳聳肩,說道:「好吧,看來是看不到他了。」
瑪麗-凱特嘆了口氣,帶著些許遺憾的說道:「唉,還想聽他唱歌呢,看來是不行了。」
說話間,備受矚目的《美國之聲》正式拉開了帷幕。
「惠特妮·休斯頓,1985年發行首張專輯《Whitney Houston》,該專輯在公告牌專輯榜上奪得14周冠軍,又以2500萬張的銷量成為最暢銷的女歌手首張專輯……」
「唐·亨利,老鷹樂隊是一支成立於1970年代早期的美國搖滾樂隊,他們以出色的音樂才華和廣泛的流行度而聞名,被認為是美國乃至世界最傑出的搖滾樂隊之一……」
「喬治·斯特雷特,鄉村音樂歌手,詞曲作者,演員和音樂製作人,是80到90年代最有影響的鄉村歌手之一……」
請刷新本頁!
在一段簡短的介紹後,四位導師閃亮登場。
當看到他們出現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呀,無論是身處現場的觀眾,還是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全都激動萬分、興奮不已。
畢竟這四位可都是美國樂壇,甚至可以說是世界樂壇當中的巨星。
瑪麗-凱特分析道:「這個搭配,流行,搖滾,鄉村,Hip-Hop,曲風齊全。」
阿什莉咋舌道:「主要是把他們聚到一起參加一個節目,不是一般的難啊。」
奧妹點頭贊同兩位姐姐的話。
此時,舞台上的惠特妮休斯頓、唐亨利、喬治斯特雷特、Q-Tip四人已經熱情地和大家打過招呼,然後又簡單地說起了自己為什麼會願意來參加這個節目。
而他們的話語中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一個人——沈浪,是沈浪的真誠打動了他們。
然而這只是比較官方的說法,說到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錢給的夠多。
沒人會跟錢過不去,如果有,那就是嫌少。
接著,一陣悠揚且富有節奏感的音樂緩緩響起,舞台上的四位導師也都紛紛做好了準備,即將為大家演唱《美國之聲》這檔節目的主題曲。
原本還在聊天的奧爾森三姐妹也都立刻安靜了下來,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視屏幕。
當畫面中出現歌曲信息的字幕,她們登時瞪大了眼睛。
【——《Crazy》
請刷新本頁!
作曲:沈浪
編曲:沈浪】
怪不得是節目發起人,連主題曲都包辦了。
三姐妹之中,最開心的自然是奧妹了,能夠第一時間聽到沈浪的新歌。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不是沈浪自己唱。
唐亨利:「I remember when,I remember,I remember when I lost my mind
我永遠都記得當我發瘋了的那天
lost my mind
失去理智,發瘋
There was something so pleasant about that phase
你我曾經有一段美好愉快的時光
Even your emotions had an echo In so much space
即使我們隔得再遠,我都能聽到你的回聲……」
不愧是老鷹樂隊的靈魂人物,那醇厚且極具穿透力的嗓音一出來,瞬間就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請刷新本頁!
《Crazy》是原時空英國組合Gnarls Barkley創作、演唱的一首歌,發行於2006年3月31號,描寫了一個失去戀人的男人,由悲傷到醒悟一系列心情寫照,通過歌曲來表達分手後自己的心情由憤怒,釋懷,祝福再到諷刺的轉變。
當時這首歌拿到了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下載的銷量冠軍,且獲得了格萊美年度製作獎提名,也成為了2011年《美國之聲》第一季四位導師演唱的節目主題曲。
既然有現成的,沈浪就沒有去找其它的歌曲了。
就在大家沉浸於四位導師的歌聲之際,一個聲音突然插入演唱中,接管了歌曲的副歌部分。
「Does that make me crazy
這是否讓我失去理智
Does that make me crazy
這是否讓我失去理智
Does that make me crazy
這是否讓我失去理智
Possibly
可能。」
奧妹緊盯電視屏幕的眼睛裡浮現出了濃濃的驚喜之色。
阿什莉和瑪麗-凱特嘴巴微微張著,一臉的驚訝。
請刷新本頁!
沒錯,這個突然出現的聲音是沈浪的。
但如果只是聲音,那還不至於如此的驚喜驚訝。
之所以會引發這樣強烈的反應,是因為沈浪本人出現在了舞台上。
而他的出現,仿佛自帶光芒一般,瞬間成為了全場矚目的焦點,同時將氛圍推向了高潮。
這一期節目是一個多月前錄製的,為了能在播出時把話題度拉滿,節目組精心策劃了這個環節。
當時沈浪聽了這個設計方案後,恰恰是他比較喜歡的方式,於是就欣然同意了下來。
因為節目好看,收穫高收視率,受到大家的喜愛,那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好事。
在觀眾的瘋狂尖叫聲中,舞台上的五人齊聲唱響了歌曲的最後部分:「Maybe I'm crazy
也許是我瘋了
Maybe you're crazy
也許是你瘋了
Maybe we're crazy
也許是我們都瘋了
Probably
請刷新本頁!
此時此刻呀,電視屏幕上呈現出的畫面實在是有點震撼。
只見沈浪站在正中間,旁邊分別站著四位在美國樂壇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歌手,如今一同出現在這裡,這一幕完全可以被列為2004年世界樂壇最為精彩的畫面了。
阿什莉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盯著電視機,嘴裡忍不住說道:「他的歌聲確實好聽,嗓音,唱功,真的沒得說,而且你們看啊,他的氣場也一點都不輸給這些樂壇前輩。」
瑪麗-凱特也不知道怎麼的,突然沒由來地說了一句:「感覺談一個他這樣的東方男人,好像也不錯哦。」
她這話一出口,坐在旁邊的奧妹,頓時驚訝地「啊了一聲,瞪大了眼睛說道:「姐,你沒開玩笑吧?」
瑪麗-凱特一聽,哈哈一笑,擺了擺手說道:「逗你玩的,不跟你搶,看把你急的。」
奧妹聞言,頓時癟了癟嘴,有些嗔怪地說道:「哎呀,你又亂說,真是的。」
而她的臉,也因為二姐的這番打趣,又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
這時,主題曲演唱完畢,台下的觀眾們瞬間就沸騰了起來,紛紛站起身來,扯著嗓子高呼著「再來一首」。
大家都清楚得很,像今天這樣,沈浪和惠特妮休斯頓、唐亨利、喬治斯特雷特、Q-Tip這幾位歌手湊在一起唱歌的場面,估計也就只有這麼一回了。
所以,即便這是在錄製節目中,副導演在錄製之前也交代了各種注意事項,比如說要保持安靜,要按照流程來等等之類的,可這會哪還顧得上那些。
好在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們反應夠快,立馬就跑出來進行控場,一邊揮舞著手臂示意大家先安靜下來,一邊通過麥克風說著一些安撫大家情緒的話,費了好大一番功夫,總算沒有讓現場失控。
等到觀眾們安靜下來,節目得以繼續錄製。
沈浪面帶微笑,十分官方地說了一段關於尋覓好聲音的標語,大致就是鼓勵更多美國的好聲音能夠來參加這個節目,而在說完之後,他就走下了舞台。
當然了,這是錄製時發生的事情,現在在電視上看到的是剪輯過的畫面,是跳過了工作人員控場的那一段。
見沈浪走了,奧爾森三姐妹心裡竟是浮現出幾分不舍,皆是嘆了一口氣。
雖然他來了,也唱了,可是還沒等好好的過過癮呢,就結束了,四個字來形容——短小無力。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的這一番短暫亮相,增添了不少可看性,演唱也好,和其他幾位導師的互動也好,都讓整個節目開場的氛圍變得愈發熱烈、精彩了,也吸引著觀眾們更加投入地繼續看下去。
而就在大家還沉浸在沈浪剛才帶來的驚喜之中時,第一個好聲音學員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