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獨權四道 欲自立嗎
2024-10-21 18:08:53
第140章 獨權四道 欲自立嗎
冬去春來,轉眼之間,便已經來到了貞觀十九年的三月份。
寒雪融化,暖陽散落人間,但是還是吹散不了那一絲寒意。
「各個要道都已經駐守重兵,淵蓋蘇文想要突破,必定會要付出大代價。」
黑齒常之立於仇乙城的不遠處,目視著這搖搖欲墜的堅城。
「太子殿下已經占領了平壤城,給淵蓋蘇文留一條生路,不要讓其發狂,不然魚死網破,我軍也不好受。」
裴行儉淡淡道,局勢盡在其的掌控之中。
「末將這就通知下去,淵蓋蘇文的糧道被截斷,城中早就沒有了糧草,突圍可能也就在這幾日了。」
寒冬時節。
裴行儉和黑齒常之步步緊逼,將布防在外的高句麗據點一個個拔除,將他們都逼進了仇乙城之中。
十則圍之。
但是裴行儉領的軍隊也只不過是與高句麗軍力相當,是不可能將淵蓋蘇文圍死在仇乙城中。
「父親大人,唐軍之中傳來消息,說平壤城已經被攻破,造成軍心浮動,我軍只能退回平壤城了。」淵男建說道。
「晚上突圍,留一萬軍士於城中牽扯唐軍。」
淵蓋蘇文壯士斷腕,也唯有如此,才能為他們都逃離爭取到足夠的時間,不被一路追殺。
仇乙城內,軍士精神糜萎,眼神之中,戾氣橫生。
淵蓋蘇文沒有通知全軍,而是讓死士領著一萬軍士在死守。
而主力部隊,則趁夜色,出了北城門而去。
「裴將軍,末將願領千人去追殺淵蓋蘇文。」
黑齒常之請命道。
請刷新本頁!
留守的一萬軍士,確實也讓裴行儉投鼠忌器,不敢全軍壓上。
「將軍多加小心!」
裴行儉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追殺的機會。
夜戰與偷襲戰,是黑齒常之的特長,對於潰敗之軍,黑齒常之沒有半點負擔。
出了行軍大營後,就領著一千精騎向平壤城方向殺去。
「傳令下去,圍城,於城中之軍,殺無赦!」
裴行儉一臉的冷意,城中之軍,早就該餓死了,但是卻行非常手段才活了下來,那已經稱不上是人了,是惡鬼。
「諾!」
金庾信也躬身離去,此戰要滅了高句麗這最後的有生力量。
……
「太子殿下,台山城、烏骨城等數十餘城都向唐軍投降,只餘下了安市城和仇乙城那裡還未有動靜。」
寒冬之時,不能行軍打仗,但並不影響唐軍的招降。
國都被占,國王投降,他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投降呢?
「就剩下兩個堅城了,那就起不了什麼氣候了,上傳捷報吧。」
請刷新本頁!
大局已定,李承乾將布置講述了出來,要給李二進行一個匯報。
「另外,此四道剛剛平定,還有反叛勢力,需要大軍鎮壓,征東軍不回朝,本太子臨時兼任四道尚書令,統領百濟、新羅、平壤和遼東四道一切事務,亦不班師回朝。」
劉仁軌的面色一變,劃分州道、任命州道總管,這可都是皇帝才有的權力。
李承乾如此做法,是給予人詬病。
「太子殿下,如此不妥,我們應該先向陛下上傳捷報之後,才由陛下任命劃分才符合流程。」劉仁軌說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一來一回,起碼要二三個月,難道這新打下的土地就不管了嗎?」
「你們都把心放在肚子裡吧!如今我們兵多將廣,錢糧充足,那些人不會亂說話的。」
李承乾無所畏懼,出戰之時,又和李二聊了那麼多了。
現在到了關鍵的時刻,應該不會有問題的。
不過李承乾的那幾個心腹聞言,都面面相覷起來,這是在暗示他們什麼嗎?
「我等願聽殿下差遣!」
李震、程處默都異口同聲道。
唯獨劉仁軌當做什麼都沒有聽到,但是任由他如何的鎮定,額頭上的細汗都出賣了他。
「劉仁軌,你有今日,可都是太子殿下提拔的,莫不是不想報恩嗎?」
請刷新本頁!
「你們搞的這麼緊張幹嘛?又不是謀反,本宮就是在陳述事實,讓你們放開手腳的辦事。」
李承乾一笑,打破了這尷尬的氣氛。
「劉仁軌,你不要想太多,本宮是儲君,都是為了大局考慮,絕對不會發生那種事情,臨行之時,陛下給予本宮便宜行事之權。」
劉仁軌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躬身認罪:「還請殿下責罰!」
有些事,不能點破。
他不知道,這是不是太子殿下的試探。
李震、程處默和李德謇心裡也發虛,全家人都還在長安城之中。
「何來責罰之說,放開手腳去做吧,百濟、新羅、平壤和遼東四道的土地全部國有,整理戶籍,按人口分配,實行包產到戶,攤丁入畝。」
高句麗必須要大破,李承乾要把這裡的資源,全部重新分配。
「敢問殿下,攤丁入畝為何?」
李震問道,這是新的名詞,他們聞所未聞。
「攤丁入畝,是廢除人頭稅,將百姓的稅務與田產相掛鉤,田產越多,上稅也就會越多。」
李承乾解釋道,這就是與在百濟實行的承包制互補,改變了稅制。
同時也是直擊門閥大族的軟肋,之前都是按照人頭上稅,門閥氏族就都隱瞞了人口。
既然查不出人口,那田地是可以丈量的。
這一切都是為了相對公平而出發,消除兩極分化。
在這被打碎所有制度了的高句麗和百濟,是可以完美的實施。
那些所謂的大姓都不敢冒頭,冒一個,就會砍一個。
「如此甚好,用不了幾年,這裡又會再次繁華起來了。」
幾人都是有見識之人,知道這兩個政策一旦實施到位,那將會極大的刺激民眾的生產。
「戰爭已經基本平定,李震,你再安排十幾艘戰艦,前往本宮之前所說的南美洲尋找紅薯和土豆,另外其他有空餘的艦隊,也向各個海域而去,開通海上航路。」
制度的改革,只能是改善。
想要徹底打改變現狀,提高人口,那就得有高產量的作物引入。
越發展,必先通路,海上航路,必要開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