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謀逆將起於軍中
2024-10-21 18:09:21
第156章 謀逆將起於軍中
「馮立將軍,可否還記得晚輩!」韋玄貞驅馬向前,來到馮立面前,雙手抱拳,行禮道。
「你是韋氏族人?」馮立看著眼前的韋玄貞,感覺有些眼熟,但一時想不起具體是誰。
「馮將軍說的不錯,晚輩韋玄貞。」韋玄貞微笑著回答道。
「本將軍有要務在身,急於回京,你們快快讓開道路。」馮立面色嚴肅地說道。
「將軍的來意,我們自然也是清楚,不過將軍就這樣空手而回,怕是不好向陛下交代吧。」韋玄貞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笑容。
馮立的這次傳旨而來,其實也是他們這些大家族暗中推動的結果。
「這就不需要賢侄費心了!」馮立作為禁衛軍統領,他的立場始終堅定地站在李世民一邊,因此對於這些氏族門閥,他一直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和警惕。
「晚輩這裡倒是有一個計策,或許可以幫助馮將軍順利完成陛下的囑託。」韋玄貞接著說道。
馮立陷入了猶豫之中,如此回去,確實難以向李世民回命。
「馮將軍,還請借一步說話!」
韋玄貞伸手,將馮立引向了他處。
「韋賢侄,現在可以說了,你有什麼辦法了呢?」
轉輾幾次之後,馮立來到了軍營之中。
「想要解決馮將軍的難事,晚輩也需知道,馮將軍為何事而煩惱呢?」
李世民的旨意是非常隱秘,韋玄貞這次攔截,也只是抱之僥倖的心思,並不知道具體的情況。
馮立聞言,眉頭緊鎖,有些不悅,這些人是把主意打到了他的身上來了。
「馮將軍不妨直言,就算我不能幫忙到將軍,也可以讓家族中的長輩,到時候在陛下面前美言幾句,以免將軍被責罰。」
韋玄貞試探,想要套出馮立的話來。
「也罷,說與你也無妨。」
請刷新本頁!
隨著,馮立便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講出。
「如此說來,太子殿下是抗旨不遵,欲行大逆不道之舉了。」
韋玄貞點了點頭,與他們料想之中的差不多,這確實是一個徹底扳倒李承乾的機會。
「韋賢侄,有些話,不是我們這些臣子能隨意亂說的。」
事情很明顯,但是太子的身份又是那樣的敏感,除非李世民下旨,不然他們可不敢如此定義。
「馮將軍說的也是,不過太子李承乾如今的所作所為,都是謀逆之事,如果放任下去,恐是要釀出大禍,如今太子掌控高句麗、百濟和新羅的權柄,只需振臂一呼,就能立即召集百萬之眾。」
韋玄貞說道。
「如果將軍,能阻止這樣的事件發生,肯定也是大功一件。」
韋玄貞意有所指。
「怎麼,韋賢侄何意?」馮立急忙問道,他可不想就此灰頭土臉的回去,建功,誰又不想呢?
「馮將軍,此次攜旨前來,是為了請太子回宮,而又陷於太子的親衛護佑,而不得行,如果晚輩能為馮將軍提供人馬呢?是不是就可以領太子回宮,避免遺禍呢?」
韋玄貞終是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他們在軍中是有所威望,但能在不動聲色之中調動的人馬,肯定是不多。
但是馮立卻不一樣,身肩皇命而來,是禁軍統領,代表的是李世民的意志,加上他們各大氏族門閥策應,搞垮李承乾也未嘗不可。
「沒有陛下的召令,此事萬不可行。」
請刷新本頁!
「馮將軍,李承乾謀反已經成事實,馮將軍統領全軍,也只是相機行事。」
「馮將軍可能還不知道,英國公李勣和江夏王李道宗已經被太子監禁,先鋒將軍張士貴也被孤立出了軍政,事態可是遠比將軍意料到的更加糟糕。」
韋玄貞繼續說服著。
「什麼?果真如此?」
馮立大驚失色,這動作太大了,英國公李勣和江夏王李道宗都是李世民親自任命,統領軍務,就是李承乾為總行軍總管,在他們沒有犯下大錯之時,也都是不能下他們軍權。
實錘了。
太子李承乾已經謀反。
「馮將軍,如果不信,可以隨意從軍中抽取將領詢問,這並非是什麼秘密,另外,薛萬徹將軍便在遼城,與馮將軍是舊識,將軍也可以向其打探一番就知道,而且薛將軍也被下了軍務,軍中,如今就是被太子李承乾獨掌,破局,也唯有馮將軍你了!」
韋玄貞話中的真假,讓馮立難辨。
「走,薛將軍在哪裡,你立即為我引薦。」
馮立急忙道,沒有想到,這裡發生這麼大的變故,朝堂上竟然半點不知。
如果韋玄貞說的屬實,那確實是一次驚天異變。
「馮將軍,請隨我來。」韋玄貞轉身,向城府而去。
與此同時,有數名平常的軍士也匆匆離去。
請刷新本頁!
武行及時的將最新消息,知會了李承乾。
「軍中,可有大的動作?」
這次,李承乾亦想要將所有的氏族門閥將領剷除,消除隱患。
「校尉一級以上的諸多將領,都已經暗中聯繫,可能會隨時發難,殿下,不如先回平壤吧。」
武行趁機諫言道,遼東軍中很複雜,新提任上的薛仁貴和高侃也不知道是否真能靠得住。
而李承乾的親兵只有二千多,肯定是不足以保證李承乾的周全。
「要麼,現在就收網,將這些叛逆之輩,全部的抓起來。」
林志狠狠道,在他們的眼中,那些貴族門閥才是叛逆。
「先靜觀其變,讓人去知會左右領軍將軍,掌控住自己的部將,本宮不希望有大的動亂發生。」
李承乾倒是淡定很多,鎮定自若。
這也是對薛仁貴和高侃的一次考驗,通過了,那就便是自己人。
幾日之後,遼城的城主府邸之中,防守依舊,但李承乾卻杜絕了一切覲見。
當然,人也不知了去向。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防禍於先而不致於後傷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