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174章 罷黜儒家 百家爭鳴

第174章 罷黜儒家 百家爭鳴

2024-10-21 18:09:55
  第174章 罷黜儒家 百家爭鳴

  「殺無赦!」

  裴行儉冷漠的聲音響起,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

  從踏入崇文館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被打上了太子黨的烙印。

  氏族門閥的子弟數量眾多,數以千萬計。他們中的許多人為了各自的政黨利益,不惜相互殘殺。

  面對同族的裴炎,裴行儉心中沒有絲毫的憐憫之情。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在這一刻顯得格外真實。

  薛仁貴在城頭上發出一聲怒吼,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沖向一眾叛將。所過之處,鮮血四濺,慘叫連連。

  城門口處,高侃部迅速搭建起堅固的防線,拒馬架在前,弓箭手立於後彎弓搭箭,將每一個出城的人員全部射殺。

  鮮血染紅了城牆,但仍然有一些人馬不顧一切地向外圍突圍。

  「拿弓來!」

  薛仁貴張開雙臂,一把奪過身旁一名甲士手中的弓箭,然後縱身躍上城堡。

  站在高處,他俯瞰著下方混亂的戰場,眼中閃過一絲冷酷的光芒。餘下的軍卒盡收眼底,他開始尋找目標。

  裴炎感到背後一陣寒意襲來,驚恐地四處張望。

  突然,他便看見薛仁貴的箭頭正對著自己。恐懼瞬間湧上心頭。

  這一刻,他渾身汗毛倒立,這不過才數十步的距離,薛仁貴可是一百五十步開外,一箭射落敵軍主帥的存在。

  來不及多想,裴炎右腿一蹬,借勢倒下,他反應雖然十分的迅速,但是薛仁貴射出的箭矢則是更快。

  一箭便將其射落馬下。

  「降者不殺!」

  裴行儉和高侃的軍卒,從兩邊圍堵,將數百人圍堵在了外城之中。

請刷新本頁!


  但是,他們誰也不敢如此下令,因為人群之中,有李勣和李道宗這兩位大佬。

  生路無望,其餘之人,為了生存,都選擇了投降。

  「國公、江夏王受驚了!」

  裴行儉上前,微微躬身,向兩人請罪。

  「這一切都是你的手筆吧,我可是聽說,在此次的戰役之上,我唐軍可是新起了二位年輕的軍神,一人是劉仁軌,而另外一人是裴行儉。」

  李勣由衷贊道,今日的手筆,想必就是出自這位之手了。

  在平壤之時,由於幾人的身份敏感,並沒有見過面。

  「英國公繆贊了,國公和江夏王才是我輩之楷模,如若有幸聽從教誨,乃是守約之福份。」

  裴行儉亦有自知之明,論戰役經驗,他拍馬都還趕不上這兩位。

  他畢竟只是後起之秀,他們之間,還有很寬的鴻溝要跨越。


  「你小子很不錯,我們可教導不了你,本王可是聽說,你師從李靖那老頭子,本王在其帳下,也只有聽命的份。」

  李道宗滿滿的怨氣。

  這幾個小子,玩的嗨,卻把他和李勣當猴耍。

  「不敢,守約只不過是在衛國公門前當了幾日門童,外不敢說,得國公真傳!」

請刷新本頁!


  「英國公、江夏王,末將已經命人在城主府中,略備薄酒,一路勞頓,就當解解乏。」

  裴行儉伸手示意。

  「哦,這麼好嗎?對待叛亂,也還酒水喝嗎?」李道宗的怒氣當然未消了。

  他是皇室中人,在這群小娃娃手中,卻是個上躥下跳的猴子。

  「事急從權,還請江夏王勿怪,這也是太子殿下的安排。」

  裴行儉不得不搬出李承乾來,在這裡,還真沒有人能壓的下這兩位的威望。

  「李道宗啊,你我都老了,現在是這些後輩的天下,我們有吃的就不錯了。」

  李勣一把拉過了李道宗,權勢之中,若不能急流勇退,那就是粉身碎骨。

  李勣顯然看到開多了,如今他也是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了,再立功也是如此。

  「也罷,既然你能入李靖的眼,那也說明你的不凡,要是將英國公伺候好了,說不定其能傳你兩手。」


  李道宗終於鬆口,他也是當然希望,大唐的軍政,後繼有人。

  「多謝國公!」

  裴行儉大喜,李勣的兵法行軍,也曾被李靖稱讚過。

  他們幾人的打法行軍都是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優點,很難分出個好壞,均是臨場發揮。

請刷新本頁!


  「你先別急著謝我,我看,李道宗想傳你才是真的,別看他現在兇巴巴的,你是可造之材,為了大唐的江山,他會全部傳授於你的。」

  李勣呵呵一聲。

  如今裴行儉站隊在李承乾這邊,他們也不知道教導後,是好還是壞。

  兩人均還是有疑慮,如果沒有反叛這事,他們肯定都會傾囊相授。

  「那守約就先行謝過兩位老師了!」

  裴行儉馬上順杆子往上爬。

  「別,你是老藥師的徒弟,我們可不敢搶,而且以你如今的成就,我們教也也教不了多少,更多是戰場上的判斷。」

  李道宗說道。

  隨之三人離場,其餘人均被收押盤問。

  裴炎更是命大,也沒有被一箭射死,只是落得了一個重傷的效果。


  「薛將軍,殿下有令,要從這群人之中找到幕後黑手,更要將與之有干係的人全部問出。」

  遼東軍中,在短短數日之內,竟接連發生了兩次叛亂,這讓他們深感危機四伏,同時也意識到自己並未真正掌握軍權。仿佛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暗中操縱著一切。

  「傳令下去,全軍戒嚴,無將令,不得進出。」薛仁貴當機立斷地下達命令,緊接著,一場新的清掃行動拉開帷幕。

  在臨時搭建的牢房內,悲慘的呼號聲此起彼伏,各種酷刑輪番上陣,只為從這些戰俘口中榨取最後一絲有用的信息。

請刷新本頁!


  那些來自長安、潛入遼東的不良人,最終被一網打盡。

  即使仍有漏網之魚,也難以掀起太大風浪了。

  「你是來送我上路的嗎?」

  一座營房之中,裴炎艱難地從床上爬起來,臉上露出了一絲慘澹的笑容。

  「殿下曾經說過,你有王佐之才,對您十分讚賞,但沒想到,你竟然辜負了殿下的期望。」

  裴行儉緩緩地走近,眼中閃過一絲惋惜之情。對於裴氏來說,現在正面臨著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走上一條無比輝煌的道路。然而,裴炎卻選擇了自毀長城,自斷了這個難得的機遇。

  不然,極有可能,裴氏會出現雙雄。

  「辜負?」裴炎輕輕搖頭,似乎有些不以為然。

  「如今大唐王朝的勢力如日中天,陛下更是英明神武,上下一心,太子殿下的謀劃實在是太異想天開,依我之見,自斷長城的是太子殿下。」

  裴炎深深地嘆了口氣,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裴氏一族的未來考慮。


  「太子殿下之大略,猶如浩瀚星辰,其智謀深遠,豈是你我所能揣測的?今日我前來,並非是要殺你,而是希望你能如實交代參與軍變之人的名單。否則,你將會遭受嚴酷的刑罰,飽嘗皮肉之苦。」

  裴行儉的語氣嚴肅,有意的在進行勸誡,也是因為有裴行儉的這層關係在,薛仁貴才沒有對裴炎動刑審問。

  裴炎作為這次事件的發起者,肯定掌握著更多的內情。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再幫你一次吧!」

請刷新本頁!


  「快把筆墨拿來!」

  裴炎不再猶豫,將自己所知道的所有信息都詳細地記錄下來。

  過了很久,裴行儉才拿著幾張紙走出營房。隨後,根據裴炎提供的線索和指認,那些紮根於軍隊中的門閥勢力被徹底剷除。

  入秋後,平壤的風變得涼爽了很多,吹拂著稻田裡金黃的稻穗,也吹落了滿山的楓葉。

  李承乾靜靜地站在楓樹下,輕輕抬起手,撫摸著飄落的黃葉,他的心中湧起一股別樣的情感。

  與此同時,遼東的情報已經傳了過來。又是一場血腥的殺戮,人頭滾滾。

  李承乾也不知道是對是錯,對於起事,他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會成功,之後流血還會更多。

  他的夢想,就是不想讓盛世的大唐淪為遺憾。

  不過任重而道遠。

  如今尚未起事,便引來了如此多的事端。


  「殿下,從長安轉移而來的部分工匠以及鐵匠,都悉數到達了平壤。」

  武行近身稟道。

  「本宮的書房內,有幾張設計圖紙,你將其交給他們,讓其看看能否製造出來,另外,建造大型水泥廠,全部投入生產。」

  局勢穩定了,李承乾可以在這片大地之上,開展自己的藍圖。

請刷新本頁!


  發明研究,當屬墨家為之最。墨家學說起源於戰國時期,他們擅長製作各種機械和武器,對自然科學也有著深入的研究。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墨家學派逐漸衰落。特別是在漢朝時期,漢武帝推行了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後,墨家學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壓。

  時至隋唐之時,墨家學派已經幾乎消失殆盡,不再有墨家俠士的存在。直到清朝初期,墨家學說才再次得到重視和研究。

  李承乾深感稀罕,他深知墨家之術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墨家之術不僅可以用於軍事防禦,還可以促進農業生產和商業。

  如果能夠恢復墨家之術的傳承並加以發展,那麼大唐的科技水平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墨家學說中的力學理論和氣學理論以及機關之術等方面的知識,也將對大唐的科技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在這個時代之中,加上李承乾的理論為輔,飛機、火車被創造出來,也不是不可能。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就是董仲舒。他所倡導的儒家學說經過改編成為了統治階級愚弄百姓、禁錮思想的工具。

  這種儒家學說與孔子最初所倡導的儒學大相逕庭,比之先秦時代的孔子儒學有天差地別,其主張的是因材施教,為天下生民謀福祉,打破奴隸制。

  而董仲舒則是放大了孔子之中的「禮」,以忠為標杆,奴役思想,罷黜百家。


  真正的儒家學說強調個人修養、道德規範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價值觀。

  而董仲舒的儒家學說則更加強調等級制度、三綱五常等觀念,旨在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因此,要想恢復和發展墨家之術以及其他學說,就必須打破統治階級的壁壘,而這高句麗則是百家學說重獲新生的沃土。

  「目前並未得到墨家的消息,不過其餘的學術代表倒是有所發現,不過都是隱於民間,查找不易。」

  武行回道,如今很多學派的支流,只是秉著傳承的使命在繼承,沒落了太多,那些專攻之人,也隱入到了鄉野之中。

  加之,朝廷的打壓,讓這些學術代表,也不敢站出來承認,使得尋找更具備了難度。

  「從府庫之中抽調錢財,修建百家學堂,倡導百家之學,不分伯仲,濟世為用,開學傳道。」

  李承乾更想重塑百家爭鳴之局面,法儒為制,墨農致用。

  以未來人的眼光來審視,有太多的弊端要改革和改進了。

  如果想以一代人都時間去完成,則更需要大變革。

  首當其衝的便是制度的建立,如果李承乾順利繼位,制度肯定還是之前的制度,哪怕到時候他想要改革,也是困難重重。

  唯有打破一切,才能重塑一個全新的秩序。

  「殿下,府庫之中,因為開支太大,錢財所余已剩無幾,怕是難以為繼了。」

  軍餉開支、軍戶落戶,每一項都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搜刮貴族和皇室所得的錢財,在短短几個月之內,便要用盡。

  最主要的還是,有支出,而沒有稅收而造成的。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