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魏延:比我還狂?
2024-10-21 20:25:47
第30章 魏延:比我還狂?
棘陽縣,荊州軍大營,荊州刺史徐璆、南陽太守秦頡等荊州大人物齊聚,商討收復宛城。
南陽郡玩家聚集在大營外面,羨慕地看著進入大營的荊州武將、謀士們。
這是結交荊州武將、士族的機會,可惜他們沒有那個資格入席。
「那個人,好像是新野縣的『勝作一書生』!」
「他居然有資格參加!」
南陽郡的玩家們看到李乾與蔡中、蔡和談笑風生地進入大營,一時譁然。
玩家群體在前期無權無勢,不受世家大族待見,李乾卻已經有資格參與荊州軍的決策!
中軍營帳主位,一個中年文官正襟危坐,神情嚴肅,而下方兩側,各有一排荊州將領。
荊州刺史徐璆,不為後人熟知。
徐璆是廣陵海西人,為人剛正不阿,在荊州打擊貪腐,境內肅然,參與平定南陽黃巾軍,後來因為揭發董太后的外甥張忠,被免官。再後來受征任城相、汝南太守、東海相,教化施行。
漢獻帝遷都許昌時,征徐璆入朝為廷尉,但在入京途中,徐璆被袁術劫持。袁術稱帝後,想要賜予他高官厚祿,被徐璆嚴詞拒絕。
後來,袁術死後,徐璆得到傳國玉璽,獻給漢獻帝。再後來,徐璆位至九卿,建安十三年,獻帝令徐璆持節拜曹操為丞相。
可以說,徐璆是個好官,政治值應該有90左右。
可惜,東漢亂世,群雄逐鹿,徐璆並不適合當諸侯,也沒有當諸侯的野心。
營中的荊州將領,齊刷刷看向到來的蔡瑁、蔡和、蔡中、蒯良、李乾等人。
其中一員荊州武將體型雄壯,彪腹狼腰,雙目如劍,神情威嚴,給李乾一種虎豹般的壓迫感。
此人絕對是一員猛將!
荊州猛將之中,李乾見過魏延。
難道此人是黃忠?
請刷新本頁!
這一員猛將更加年輕。
那麼只有可能是文聘了。
這個傢伙的武力,可能與魏延不相上下,絕對算得上准一流猛將。
文聘在劉表活著時為劉表抵禦北方強敵,而歸降曹操後,為曹魏抵禦南方強敵,與關羽、孫權都有過交戰,取得戰果,兇猛非常。
荊州軍可算派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大將,而不是蔡中、蔡和這種草包。
李乾沒有在荊州將領之中看到黃忠。
難道黃忠沒有參與平定黃巾之亂?
「德珪、子柔來了,請上座。待南陽太守到來,即可開始議事了。」
徐璆示意蔡瑁、蒯良入座。
蔡中、蔡和、李乾站在蔡瑁、蒯良身後。
李乾暗中觀察荊州將領。
除了文聘,荊州軍還有一批二流、三流武將,武力在70到85之間。
不知道五虎將級別的猛將,遇到幾十名二三流武將圍追堵截,是否能和長坂坡趙子龍一樣殺個七進七出?
李乾沒等多久,南陽太守秦頡帶著他的江夏郡將領以及敗退下來的南陽郡將領走進中軍大營。
請刷新本頁!
不過他的臉上並沒有經歷血戰的疲倦,而是對下一場戰鬥的渴望。
他的視線掃過荊州眾將,神情倨傲,似乎看不起這些武將,也就看到文聘時,輕視的眼神有所收斂。
「魏延?」
李乾與魏延對視,這是兩人第二次相見。
魏延的神情比李乾還要震驚。
他大概沒想到李乾也有資格出現在這裡。
魏延投靠原南陽太守褚貢,在宛城之戰立下赫赫戰功,現在又投奔到新任南陽太守秦頡麾下。
亂世出英雄,以魏延的武力,以及他對戰鬥的痴迷,出人頭地不是難事。不過魏延並非世家大族出身,為人又傲慢輕狂,若非遇到劉備這樣慧眼識才的明主,恐怕一輩子也就是中低層將領。
在秦頡身後,不只魏延一員武將,魏延排在秦頡帶來的江夏郡武將身後,明顯受到江夏郡武將排擠。
也是,以魏延的性格,處不好人際關係,想要融入秦頡的江夏軍團,難之又難。
嗯?
李乾察覺秦頡的江夏郡武將一個個桀驁不馴,看上去秦頡未必能駕馭這群驕兵悍將。
秦頡帶領江夏兵到來,刺史徐璆看向蒯良:「子柔,對於收復宛城,你怎麼看?」
蒯良欠身道:「黃巾有百萬之眾,宛城又是大城,黃巾若是堅守城池,我等強行攻城,死傷將不計其數。」
請刷新本頁!
不少荊州武將點頭認同。
攻城在古代始終是一大難題。
黃巾渠帥孫夏率領四十萬黃巾軍,圍攻新野這座小城,新野只有一萬漢軍和十五萬玩家拼湊出來的兵馬,都能設法守住。
何況宛城是大型城池,黃巾軍又超過了百萬,具體是一百萬還是兩百萬、三百萬,沒人清楚,因為根本數不勝數!
蒯良繼續說道:「不如以一支先鋒兵馬,引誘張曼成出戰,於平原決戰,可發揮我們漢軍的優勢。」
徐璆環顧眾將:「哪位將軍願意擔任先鋒?」
「呃……」
荊州將領們面面相覷,都不願以身涉險。
那可是百萬黃巾軍!一旦身陷重圍,九死一生!
文聘巋然不動,他是荊州軍的大將,還要率領荊州軍主力與南陽黃巾軍在平原決戰,分身乏術。
就在這時,兩道身影從後方站了出來,齊齊說道:「末將願為先鋒!」
徐璆、秦頡、文聘、蒯良、蔡瑁等荊州大人物不約而同看向出列的兩人,一個是秦頡身後的魏延,一個是蔡瑁身後的李乾。
魏延見李乾居然出來與他爭功,於是朗聲說道:「我魏文長一人,足以先登陷陣,無須再來一人!」
「我李乾,取張曼成首級,如探囊取物!」
魏延放狠話,李乾比他還狠。
魏延瞪大了眼睛,怎麼你比我還狂?
魏延都不敢說可以輕取張曼成首級,畢竟百萬黃巾不是擺設。
荊州刺史徐璆很滿意兩員猛將毛遂自薦,於是也很是慷慨:「我給兩位壯士各三千騎兵,作為先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