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林浩然的大靠山?
2024-11-04 10:08:21
「關於我的資金來源……」林浩然剛開口至此,在場眾人無不豎起耳朵,想聽接下來的話。
然而,他接下來的言辭卻令人啼笑皆非。
「無可奉告,這是我的商業秘密!」林浩然依然帶著笑意說道。
對於這樣的回答,眾人雖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畢竟,人家有權保持沉默,眾人也只能無奈接受。
這場臨時安排的記者會,就這樣匆匆落下了帷幕。
很快,公司的各大股東代表,也都離去了,留下來也沒有任何意義。
伯頓與林浩然,則是留了下來。
至於蘇志學,急匆匆地趕回萬青大廈去了。
林浩然主要是想了解九龍巴士更深入的情況。
而伯頓,也需要與鄧兆堅進行學習及交接。
鄧兆堅雖然暫時繼續擔任九龍巴士副董事長職務,但是在失去了最大的執掌權之後,他便已經有了慢慢退休的想法。
79歲了,到了他這個年紀,是早該退休了,只是他一直還在崗位上堅持而已。
「林先生,這是我們九龍巴士的所有土地儲備資料。」董事長辦公室中,鄧兆堅從書櫃中拿出一個文件袋,然後遞給了林浩然。
「麻煩鄧老先生了。」林浩然笑著說道,說完便打開文件袋,拿著裡面的資料,翻看了起來。
觀塘藍田茜發道地塊,面積21.68萬平方英尺。
石硤尾達之路地塊,面積13.63萬平方英尺。
青衣長安村地塊,面積8.79萬平方英尺。
將軍澳調景嶺地塊,面積18.98萬平方英尺。
沙田星海灣地塊,面積23.76萬平方英尺。
請刷新本頁!
堅尼地城西寧街地塊,面積6.46萬平方英尺。
北角鯽魚涌地塊,面積7.39萬平方英尺。
……
看著這些資料,林浩然大為震驚。
沒想到,九龍巴士的土地儲備,居然如此之多。
而且,九龍、新界那邊的土地,大都是十幾二十年前甚至更久遠的時間前囤積的,那時候價格便宜,甚至資料上面購買的資金都記載有。
比如元朗天水圍這塊地皮,是近二十年前向政府購買的,13.96萬平方英尺的地皮,居然僅僅花了不到三十萬港元。
要知道,天水圍如今可是元朗重點開發的區域,是打造元朗新市鎮的重點區域之一。
如今,想要買下這塊地皮,起碼要花上千萬港元。
林浩然估算了一下,這大大小小二十幾塊地皮儲備地塊,市值起碼數億港元了。
雖然絕大多數都是在郊區,市中心的地皮不多,可主要還是以在近郊為主,近郊的地皮可不便宜。
值,太值了。
看到這些土地儲備地塊,林浩然心情不錯。
這一次的投資,的確很划算。
請刷新本頁!
雖然最大的權利沒了,可鄧兆堅終究也是九龍巴士的股東之一,而不是那種職業經理人。
所以,九龍巴士以後發展得好與不好,也是與他有關的。
況且他還是九龍巴士的創始人之一,自然不希望九龍巴士越來越差。
直至下午三點多,伯頓這才與林浩然一同離開了九龍巴士。
「老闆,鄧先生與我說了,他會在一年的時間內,逐漸減少對九龍巴士這邊的管理,直至完全退休。」回去的路上,伯頓說道。
「嗯,以後就辛苦你了,萬青集團的規模越來越大了!」林浩然對此倒也沒有什麼意見。
「還好,有鄧先生在,倒是不怕,至於一年後的事情,一年後再說。」伯頓倒也沒覺得什麼。
對他而言,不過是集團又多了一家公司而已,可對整個集團而言,這是好事,因為又有一家公司的資源可以調動了。
別看巴士這個作用好像僅僅是交通運輸,與萬青集團其它公司沒什麼關連。
實際上,只要資源調動得好,對萬青集團旗下其它公司都是有益的。
比如萬安地產公司,未來開發一個樓盤,如果能夠在樓盤附近設置一個巴士站點,絕對能夠給樓盤帶來實際性的升值。
畢竟,港鐵的站點終究太少了,私家車也是只有少數人有能力開,所以巴士反而是整個香江最為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大家出行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
回到萬青大廈,伯頓便去忙去了。
如今,他的工作越來越多了,不再是以往那位只需要管理靑洲英坭公司一家企業的職業經理人了。
請刷新本頁!
林浩然關注了一眼,便不再關注了。
不管是怡和洋行還是置地集團,想要收購都還差得遠,短時間就別想了。
像最有希望的置地集團,起碼需要幾個月之後,才有機會拿下。
至於怡和洋行,遙遙無期。
「老闆,九龍巴士我們明天還需要增持嗎?」蘇志學的辦公室里,兩人聊了起來。
「增持,不過不著急,先把股價弄下去吧,沒有了財團的針對性吸納,短時間內九龍巴士的股價應該會下跌一定的程度,到時候你再視情況而定地去增持吧,對於九龍巴士的股權,我同樣打算持有49.9%就差不多了。」林浩然笑著說道。
持有三十多,其他人還能有機會暗中偷襲從他手中奪取控股權。
可如果持股達到49.9%,不管是誰,都根本不可能有這個機會了。
而如今,他們已經持有36.83%的九龍巴士股份,離49.9%的股份,相差不算太多,也就13個點左右而已。
沒有了鷹君集團、新鴻基地產公司這些競爭對手,環宇投資公司想吸納13個點的九龍巴士股份,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且,如今的九龍巴士,沒有了其它財團,他們環宇投資公司想要操控股價,並不難。
這段時間,九龍巴士的股價,的確漲得太快了,比不少的地產上市公司都要快。
這樣的股價,自然是不合理的,是時候恢復它原來的股價了。
與蘇志學聊了一番之後,林浩然便離開了萬青大廈。
請刷新本頁!
「回深水灣別墅吧!」林浩然想了想,說道。
他的確有一段時間沒有回去過那邊了,上一次回去,應該是四月初的時候了,至今也已經有一個多月時間了。
「好的老闆!」李衛國頓時啟動了汽車發動機,緩緩駛離萬青大廈。
而林浩然入住九龍巴士的事情,早已經在整個香江鬧得沸沸揚揚了。
在香江,不僅有琳琅滿目的早報,晚報的數量也同樣可觀。
諸如《今夜報》、《中聲晚報》、《天方夜報》、《南華晚報》和《大晚報》等不勝枚舉。
香江,一個擁有五百萬人口的城市,其報紙、雜誌等媒體數量高達數百家,這些媒體成為了市民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日報截稿之後,晚報新聞時段隨即登場,這一時段從凌晨一點半延伸至下午三點半,共計十二小時,部分夜報出版時間還會再延長一至兩小時。
在此期間發生的香江本地新聞或國際資訊,都會及時刊登在當天的晚報上,這充分顯示了新聞來源的豐富多樣。
市民即時讀到當日新鮮出爐新聞,而不需看隔夜消息。
除此之外,電視新聞、廣播電台新聞等,也是了解當日新聞的一個來源。
因此,上午九龍巴士的臨時記者招待會新聞,在傍晚時分,便傳遍了整個香江。
原本,林浩然成為九龍巴士大股東的消息,也僅僅在股民中小範圍傳播而已。
可這些新聞通過報刊、電視、電台的傳播,一下子就傳開了。
請刷新本頁!
然而,對於他再度出手收購一家上市公司的舉動,市民們似乎已見怪不怪,僅將其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他們的注意力,更多地被另一個議題所吸引。
這個議題,正是《香江商報》的記者提出的那個問題:「林浩然接二連三收購上市企業的資金,到底從而何來?是不是真的如有些人所猜測的那樣,他的資金都是花旗銀行提供的?林浩然到底是不是花旗銀行在香江的代言人?」
「你們說說看,林先生的錢袋子到底有多深?好像收購上市公司對他來說就像不花錢似的,一個接一個地買。」
「誰知道呢?當初他收購靑洲英坭公司時,我就驚得下巴都快掉了,沒想到後來他竟然能吞下港燈集團這樣的香江十大上市企業,緊接著又是中華煤氣公司,這才過了多久,九龍巴士也落入了他的手中,如果這些都是他自己的錢,我還真有點不信。」
「是啊,包裕剛先生都拿不出這麼多資金吧?當初包先生為了收購九龍倉,可是費勁功夫才拿下九龍倉的控股權!」
「是啊,就是李加誠先生,不也是得到了匯灃銀行的幫助,才成為和記黃埔的大股東嘛!林先生才二十來歲,怎麼可能有這麼多錢?」
「我現在倒是不關心他的錢是從哪來,而是關心他會不會繼續收購下去,收購的下一個目標又會是哪家上市公司?」
「不管怎麼說,他畢竟是華人,這總比被那些英資企業掌控要好得多,至少在他手裡,我們華人還能說了算。」
「這話在理,我舉雙手贊成!管他的錢是哪兒來的呢!」
……
這些消息與新聞,同樣傳到了扭壁堅、沈弼、施約克等英資巨頭耳中。
甚至,連總督麥里浩先生也對此事表現出了高度的關注,皺著眉頭看著新聞。
倘若林浩然真的暗中代表著花旗銀行,那麼眾人對他的態度就必須更加審慎了。
畢竟,儘管他們背後站著的是英國政府,但在西方世界中,美國才是領頭羊,英國並非主導。
花旗銀行,作為美國最大的財團之一,在眾議院和參議院都擁有深厚的人脈資源。
難道說,花旗銀行真的是林浩然背後的大靠山?
望著報紙上的報導,香江的各大勢力首領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