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開歷史的倒車
2024-10-22 02:21:36
第2章 開歷史的倒車
在大明皇帝朱仲林的眼中,自己新得的這個孩子絕對是個天才。
朱簡烜在八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夠清楚的呼喊父母了。
出生剛滿一周歲的時候,就能夠說出成句的話了。
同時對書籍表現出了超強的興趣。
在身邊有人看書的時候,他都會非常好奇的跟著看,還會詢問書上的字是什麼東西。
朱仲林親自解釋了幾次之後,就專門安排了幾個識字的宮女,朗讀各種書籍上的內容給朱簡烜聽。
朱仲林很快就確定,朱簡烜最感興趣的書是歷史類的,特別是崇禎朝以後的大明和世界歷史。
然後就是朝廷現有的刑律和日常公文,以及涉及到民間具體事務消息的報紙。
這么小的孩子不但喜歡歷史,還對嚴肅的律法和民政感興趣。
這讓朱仲林這個皇帝更加的驚嘆和欣喜。
朱簡烜聽書的同時也自己看書,很快就認全了書上的絕大部分文字。
那就是自己前世最熟悉的標準漢字,也就是俗稱的簡體字。
只不過朱簡烜沒有馬上表現出來,故意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才展現出了可以獨自看書的能力。
在剛剛兩歲半的時候,朱簡烜自己主動要求後,開始在老師指導下練習寫字。
到朱簡烜三歲半的時候,就已經能夠寫出非常周正的文書了。
普通孩子十歲的時候都未必能做到這些。
以至於,朱仲林在朱簡烜剛滿四周歲的時候,就要開始考慮自己這個天才孩子未來的安排了。
不過朱仲林不知道的是,四歲的朱簡烜自己也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了。
朱簡烜現在已經基本弄清楚大明朝是怎麼續命成功的了。
請刷新本頁!
但是一到崇禎十七年,歷史就開始出現明顯的偏差。
崇禎皇帝一改往日的猶豫不決,突然非常堅決的要求朝廷立刻南遷。
但是很大一部分官僚和幾乎所有勛貴仍然極力反對南遷。
朱簡烜判斷,這應該是因為朝堂的官員和勛貴們的關係網和利益鏈都在北方。
他們跟著朝廷突然遷到南方之後,就要在別人的地盤上重頭開始經營了。特別是勛貴武官幾乎變得一無所有了。
不過當時李自成已經在西安登基稱帝,然後很快就揮師出關,直奔當時北京城而來。
李自成一路上勢如破竹,沿途大量的官員望風歸附。
京城的官員和勛貴們收到李自成逼近的消息,終於不得不接受了崇禎皇帝的南遷命令,然後就是一場集體倉皇南逃的戲碼了。
崇禎用最快的速度跑到了南京。
稍微緩過了一口氣之後,他沒有像很多歷史穿越小說的主角那樣,迅速打出一大堆風格詭異的操作,強行扭轉天傾的局勢。
而是一邊主動對外求和,一邊對內大肆封官許願。
首先跟張獻忠談判,直接給他國公爵位,給他四個義子伯爵爵位,並許張獻忠總管四川軍政事務。
詔安鄭芝龍,也直接給他國公爵位,又封其子鄭森為伯爵,許鄭芝龍總管福建、東番、琉球軍政事務。
對南方各地的官員和將領大規模封爵,讓他們回自己老家當總管或者說是領主。
請刷新本頁!
他們可以自行任免當地官員,自行制定當地的絕大部分法律,自行決定和處理當地的所有事務。
他們只需要每年向崇禎皇帝的內帑繳納一筆貢金。
同時以後也要自行解決封地的所有問題,朝廷不再對封地的安全和盈虧負責。
崇禎這是事實上搞起了分封制。
與此同時,崇禎以追隨自己南下的北方官員和勛貴將領為核心,重組了南京朝廷。
這些在南方沒有根基的北方人,基本利益與崇禎皇帝是一致的,所以願意配合崇禎皇帝做事。
也許是因為有崇禎這個正統大明皇帝做主心骨,也許是崇禎開歷史倒車的分封給各方力量劃定了地盤,客觀上限制和緩和了地方勢力之間的矛盾。
大明南方各地的軍閥、勛貴、官員之間的掣肘和黨爭沒有完全失控。
崇禎組織的南明朝廷勉強維持住了。
另一邊,李自成基本上兵不血刃的占領了北京城。
關外的清國早就準備入關爭天下,收到李自成占領北京的消息後,立刻起舉傾國之力入關逐鹿。
八旗在籍的十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所有男丁,全部都要隨軍出征。
崇禎在跑路去南京之前給了吳三桂一道聖旨。
冊封吳三桂為遼國公,並要求其率領關寧軍南下,跟隨自己去南京。
請刷新本頁!
但吳三桂此時已經放棄了大明朝廷,只是在考慮是投降李自成還是要投降清國。
最終吳三桂選擇留在山海關,而後投降了清國。
清軍和吳三桂的聯軍,在山海關下迎戰李自成的順軍,取得了一場決定性的勝利。
而後,李自成的順軍節節敗退,不斷向西潰逃。
崇禎主動派遣使節聯絡李自成,要求其去掉帝號改稱大明順王,大明就願意出力與其共同抵禦清軍。
李自成原本是不同意的,但是連續幾次戰敗之後,不得不接受了條件。
此時的明、清、順三方之中,北方的清國正處在全面上升期,綜合武力是三國中最強的。
順國作為新生組織,目前的組織活力是最高的,但是也是最沒有政治經驗的,也沒有成熟的根據地。
大明剩餘的土地是遭到戰爭破壞最小的,總體經濟實力理論上是最強的。
但是大明朝廷的組織結構也是最為陳舊的,開始實行的政治制度也可以說是最為落後的。
國家構架都倒退到分封制度了,互不統屬的地方軍閥的作戰效率也高不起來。
這樣的大明與順國雙方聯手之後,慢慢的勉強拖住了清軍的攻勢。
持續十餘年的高強度混戰之後,三方都出現了精疲力盡的傾向,戰鬥的烈度也逐步降低了。
但是在之後的一百多年裡,三國始終沒有簽訂盟約,名義上始終處於戰爭狀態。
請刷新本頁!
三國為了戰勝對手,也都在不斷地積蓄力量。
清國大力開發遼東的土地。
打敗了沙俄在東方的探險者和部隊,從沙俄手中奪取了西伯利亞東部的土地。
而後順著西伯利亞的海岸線繼續向東探索,甚至越過了白令海峽,進入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地區。
然後繼續沿著北美洲西海岸南下,現在很可能已經探索到加利福尼亞了。
順國則大力經營西域。
逐步擊潰收服了准格爾汗國,陸續征服了中亞草原的幾個汗國。
最終通過阿富汗找到了進入印度的門檻。
順國進入印度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之後,整個統治集團的重心就迅速轉移到了印度方面。
他們趁莫臥兒帝國內亂的機會,逐步征服和控制了印度北部的大量土地。
同時順國在神州本土的勢力範圍不斷地衰退,在嘉峪關以內的土地逐步落入了清國之手。
大明則是一路向南方開拓。
首先是將交趾之地再次納入自己的核心。
然後又逐步控制和開發了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的土地。
請刷新本頁!
爪哇島和婆羅洲,呂宋和棉蘭群島,以及曾經的舊港所在的蘇門答臘島,也都成了大明本土。
南海周圍的陸地和島嶼都被納入了大明的版圖。
這樣一來,神洲本土範圍內,總體上形成了南明、北清、西順的格局。
明與清之間的戰線和邊界,基本上穩定的在了秦嶺到淮河一線。
順與清之間的戰線,最初在太行山一線,後來不斷的向西移動,最終縮到了嘉峪關一帶。
神州本土的歷史和格局,與朱簡烜記憶中的歷史同期相比,可以說是天翻地覆了。
不過在明、清、順三國直接影響到的區域之外,這個世界其他地區的歷史和格局,主要是歐洲、美洲、非洲的情況,仍然與朱簡烜前世的記憶相差不大。
細節上應該會有不少的差異,但是重大歷史脈絡基本沒變。
畢竟蒸汽機改良都還在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也還沒有正式開始,東西方世界總體上還是割裂的。
神州和歐洲的國家都還沒有辦法直接干涉對方本土。
不過東西方之間直接接觸比前世歷史同期更多,相互之間的了解也比歷史同期更加的深入。
崇禎皇帝穩住了局勢之後,寫了一本《坤輿地理志》。
以非常樸素直白的方式,介紹了全世界範圍內的地理人文風貌,還附帶了很多張他本人手繪的地圖。
雖然精度遠低於後世的印刷地圖,但是在當時已經是全世界最精準和全面的了。
請刷新本頁!
特別介紹了印度古代和當時的情況。
有從河西走廊走伊犁河谷,穿過河中草原和七河地區,經阿富汗開博爾山口進入印度的詳細路線。
提到了一個「五大天府」的說法,也就是全世界最適合種田的五個地區。
其一當然是大明本土中原和江南地區。
其二是印度也就是古稱的天竺。
其三是東歐的黑海沿岸的平原。
其四是北美洲東南部的沿海平原。
其五是南美洲東南部的銀河(拉普拉塔河)沿岸平原。
還說明了印度和南北美洲原住民的情況。
說明了歐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占領美洲的過程和現狀。
最後還提到了從阿拉斯加前往北美洲的路線。
整本書的格調,很明顯是在引誘神州人,把目光投向海外的世界。
崇禎寫完書之後,動用皇帝的權力,要求朝廷將這本書大規模刻印,在全天下廣泛的發行和傳播。
甚至不禁止流向順國和清國。
這本書也是順國和清國能夠找到印度和美洲的直接原因。
最終清國砍掉了沙俄東進的爪子,接過沙俄的接力棒爬到了加利福尼亞,再往南就是墨西哥了。
順國在侵吞印度土地的過程,也已經跟同樣在蠶食印度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打過交道了。
大明更是跟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人都打過仗,奪取了他們在南洋的殖民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