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戰爭繁榮」
2024-10-22 02:23:43
第69章 「戰爭繁榮」
拜倫來到大明之後最先注意到的事情,就是大明的城市確實如冒險者和旅行家所說的那樣乾淨。
大城市街道上鋪著石板或者磚塊,街道兩邊沒有人和牲畜的便溺。
街道上自然也就沒有各種難聞的氣味了。
應天府城的主要街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處「公共便所」,便所旁邊還有一組「穢物桶」。
行人不能在街道上隨地便溺,必須去公共便所裡面解決,各種垃圾也必須扔進穢物桶。
否則若是被在街道上巡邏的錦衣衛當場抓住了,就會被拉到街道中間當眾鞭打。
撿街道上的經過的駱馬屁股上都帶著一個皮兜子,糞便不會落到地上。
有專用的大車,每過一段時間進城,更換便所中的恭桶,帶走所有便溺物。
據說這是大明一百年前的崇禎皇帝制定的法律。
這些法律讓大明的首都應天府城成了世界上最為乾淨的城市,現在應該沒有之一。
大明的其他大城市不如應天府幹淨,但大部分也都遠超歐洲主要城市。
單就這一點,拜倫就希望能夠永遠生活在應天府城,不需要擔心隨時隨地踩到糞便真的太好了。
這些在歐洲人看來異常乾淨的城市每時每刻都非常的忙碌。
街道兩邊的店鋪全都開著門,沒有一家會在白天關著門,還經常能看到新開的店鋪促銷。
大部分店鋪一直都有顧客在進進出出,各種大大小小的交易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在城市之中,現在最為熱鬧的店鋪,可能是銷售各種自行車的。
那是一種兩個輪子或者三個輪子組成的小車,整體的結構非常簡潔輕便而又非常的堅固。
成年人全力蹬踏起來快如奔馬,還能承載近上百公斤的重量,遇到過不去的地形還能扛過去。
停放和行駛中占用的空間比馬匹和馬車少太多了,在城裡面使用也遠比馬匹和馬車更加的安全,關鍵是使用者也不再需要再維持養馬的開支了。
請刷新本頁!
大明的警察被稱為錦衣衛,原本是一種皇家秘密警察,崇禎皇帝時代被改造成了普通警察機構,現在有部分現在也開始騎自行車巡邏了,郵差和商販也開始用兩輪或三輪車。
這種兩輪和三輪自行車顯然已經取代了馬匹和馬車的很大一部分作用。
在應天府城外郊區,很多地方政在建設新的工廠房屋,經常能看到招募工人的招牌。
如果站在高處眺望,能看到影影綽綽的不知道多少煙囪和高爐,日夜不息的釋放著升騰的熱氣。
如果站在長江邊,又能看到江面上如游魚般往來穿梭的船舶,那是水上運輸和工商業繁榮的直接表現。
拜倫早就通過地圖知道,大明的長江流域有多廣闊,流域內又有多少農業和工礦產業。
英國人引以為豪的內陸水運系統,在長江流域面前宛如蚯蚓與巨龍。
大明未來的潛力更加巨大,因為大明的工商業和英國一樣繁榮,面積和俄國一樣巨大。
大明就算是沒有南洋,單純依靠長江流域,也會成為世界級的強國,很容易超過領土有限的英國。
除非英國在新大陸的殖民地也變得和本土一樣繁榮,英國的得潛力才能和大明相提並論。
但是英國現在即將失去新大陸的殖民地了,未來想要獲得相似規模的殖民地,只能把目光投向非洲大陸了。
拜倫一行人離開應天府,沿著長江順流而下,觀察長江沿岸的城市,發現狀態都可以算得上繁榮。
都沒有出現大量工廠和店鋪倒閉的情況,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失業工人聚集的局勢。
隨行的翻譯們,從大明民間的各種報紙上得到的消息,更讓拜倫一行人更加擔憂。
請刷新本頁!
更多的商業方向的報紙上,刊登的分析北美戰爭的文章,大部分傾向於支持。
大部分文章認為,英國人因為在上次歐洲戰爭中勝利,以至於驕傲自大到犯了眾怒的程度。
大明皇帝和朝廷選擇加入戰爭的時機和方向都非常好。
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歐洲相持不下,大明正好可以迅速收割美洲土地。
英國現在已經找不到能夠抵消大明海軍實力的盟友了。
這是將連橫之策用到了實處。
再加上紐約大捷的消息已經公開,幾乎所有文章都認為英國此次戰爭必敗。
剩下的問題就是英國會失敗到什麼程度的區別。
在這樣的基礎上,各種報紙都已經開始分析,戰後大明能得到什麼,未來的美洲局勢又如何了。
與獨立後的美國直接通商是基本的,大明商人未來肯定可以直接到美國經營。
官方沒有公開,但民間認為這肯定是大明支持美國的基本條件。
大明肯定還能夠獲得部分北美大陸和中美洲的土地,後續朝廷肯定會組織官方的移民開拓行動。
很多文章提醒,相關行業的商人可以提前開始準備了。
大明人對北美的大平原有著濃厚的興趣,幾乎所有相關報紙都做了地理方面的專門介紹。
請刷新本頁!
還有一些文章對當前局勢感到遺憾,因為西班牙人現在是盟友,所不能直接奪取西班牙的殖民地。
只能考慮北美站穩腳跟之後,再尋找機會對西班牙動手。
總體上看,大部分報紙對於北美戰爭的態度不只是支持,甚至有種特殊的興奮情緒洋溢在文章之中。
還有由北美戰爭引申出來的,對於大明地方藩鎮的抱怨,對於北方清國的抱怨。
進而開始鼓吹北伐、鼓吹削藩、鼓吹擴張。
拜倫一行人根據收集到的前幾年的舊報紙判斷,大明商人鼓吹北伐和削藩其實是常態。
各種各樣的話題都可能被倒向這兩個問題。
拜倫和隨行的官員都知道,這些民間商業報紙大多是商人的喉舌,說明大明商人現在是支持戰爭的。
商稅和關稅又是大明最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
在內部市場狀態頗為繁榮,在商人群體又比較支持戰爭的情況下,大明皇室顯然不需要著急結束戰爭。
拜倫一行人帶著沉重的心情,乘坐鴻臚寺提供的客船,沿著長江順流直下來到松江府。
在松江碼頭換乘來時乘坐的葡萄牙的商船,踏上了返回歐洲的旅途。
拜倫站在船頭上,看著繁忙的松江港口嘆了口氣,然後頗為不解的跟身邊的官員討論:
「為什麼大明朝廷加入了戰爭,民間卻沒有出現大規模反對的聲音?甚至大部分商人還是支持的?
「為什麼沒有和我們不列顛本土一樣,出現工廠倒閉和工人失業的情況?」
負責觀察工商業情況的官員隨口解釋說:
「因為咱們歐洲國家平時就經常打仗,國王還把積累的財富送到大明交換奢侈品。
「以至於大部分歐洲國家的財政長期處於崩潰邊沿,我們的國王想要發動戰爭通常都要先借錢,然後還要從民間強征額外的稅收才能維持戰爭。
「而大明皇帝已經有半個世紀沒有參與過大規模的戰爭了,他們又通過奢侈品貿易獲得了世界各國君主積攢的財富。
「現在大明處於花錢打仗的狀態,皇帝是拿自己積攢得財富採購戰爭物資,商人當然會非常的開心。
「皇帝將大量財富拋灑到大明的國內市場上,形成了因為戰爭而出現的特殊繁榮景象。
「這種景象當然是無法持續維持的,皇帝的錢花光了之後就要和歐洲君主一樣,開始想辦法借錢和加稅了。
「不過就算是到了借錢和加稅這個階段,大明的財政承受力仍然比我們英國和法國要高得多,還是因為過去幾百年全世界的財富都在往大明集中。
「大明皇帝比歐洲君主有錢,大明商人比歐洲商人更有錢。
「哪怕是大明的普通工人,手裡都多少有點財富積累,而歐洲工人下個星期的飯錢都沒有,工廠主一個星期不發工錢他們就要餓肚子。
「所以,最起碼在英國和法國的財政徹底崩潰之前,大明的財政都不會落到英國和法國現在的地步。
「不過大明的百姓忍耐力很差,對惡劣環境的承受力比我們的民眾要低得多,他們只要餓肚子就會發動叛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