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71章 英吉利海峽大混戰

第71章 英吉利海峽大混戰

2024-10-22 02:23:47
  第71章 英吉利海峽大混戰

  半年多前,西曆1779年底的時候,拜倫率領的英國使團離開倫敦後。

  英國國王、首相、內閣、議會的爭吵還在繼續。

  最主要的問題有兩個,要不要分出部分主力艦隊,前往北美嘗試救援紐約。

  以及要不要實施拜倫的作戰方案,也就是嘗試主動進攻法國本土,並擺出要在加來海岸登陸的姿態。

  關鍵是紐約還有沒有救,調派多少海軍和多少陸軍,才能抵消大明海陸軍的優勢。

  連續爭執了半個月之後,大部分人才基本認可了一個觀點:

  大明的參戰,打破了原有的戰略平衡,英國已經不可能在這次戰爭中取得全面的勝利。

  英國只能在本土和北美選擇一個方向,作為接下來的戰略重心。

  集中力量才有機會取得一個方面的勝利,若是分散力量可能會導致兩個方向上全部失敗。

  能夠選擇的方向顯然只能是歐洲。

  北美的面積雖大,但重要性與歐洲根本沒有可比性,一旦本土失陷就什麼都完了。

  甚至不需要徹底失陷,只要法國發起登陸戰,雙方在英國的海灘上交火,倫敦的金融市場就可能崩盤。

  為了所有人都不破產,英國海陸軍必須將主要力量放在本土,保護所有人的核心財富。

  所以只能放棄北美,只能相信北美英軍和居民的頑強意志,能夠堅守家園直到歐洲戰事結束了。

  而後喬治三世國王向海陸軍下令,開始籌集物資執行拜倫提出的方案。

  若法國海軍不來干擾,那就嘗試真的登陸。

  英國人的行動瞞不過法國人,甚至是故意大張旗鼓的泄露消息給法國人。

  所以短短半個月之後,法國人就通過來自各個方面的情報,分析出了英國人現在的「戰略計劃」。

  路易十六和法國大臣都大吃了一驚,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請刷新本頁!


  雙方陸軍的規模和戰鬥力到底誰強誰弱,英國人自己難道就沒有一丁點概念嗎?

  以至於馬上就有人懷疑,英國人是不是在虛張聲勢。

  法國參謀們認為很有可能是虛張聲勢,想要釣出法國和西班牙的主力艦隊。

  但是所有人都不可能去賭這個可能性的概率。

  只能一邊加強英吉利海峽沿岸地區的防禦,一邊派海軍主力出來奪取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

  至少不讓英國完全掌控制海權。

  法國和西班牙海軍主力自然也就不能繼續藏匿了。

  法、西聯合艦隊在德格拉斯的率領下駛入英吉利海峽,英國海軍則在羅德尼的指揮下出擊迎戰。

  三國都沒有向北美派遣主力艦隊,三國的絕大部分戰艦都在這個戰場上。

  這個時代最大規模的海上決戰爆發了。


  英國並不懼怕與法國和西班牙同時作戰。

  以至於大規模的戰鬥爆發之後,法國和西班牙的主力艦隊出現之後,英國的政局反而穩定了下來。

  雙方艦隊在英吉利海峽你來我往的鏖戰了一個多星期,參與戰鬥的戰列艦總數量超過了兩百艘。

  雙方陸續有總共超過五十艘各型戰艦被打到直接失去維修價值。

請刷新本頁!


  這場英吉利海峽大戰也直接打爆了兩國的財政。

  本來雙方的戰爭就是借錢加稅維持的的,現在還要再搞錢來修理數量龐大的艦隊。

  兩國的國王雖然都想要吐血,但是卻都沒有敢退讓一步。

  因為這是英吉利海峽,後面就是雙方的本土,關鍵是雙方都在準備登陸戰。

  海峽兩岸的陣地後面,都有數萬陸軍整裝待發。

  雙方將領期待己方海軍能夠取得決定性勝利,將對方的艦隊趕出海峽,進而發起真正的登陸戰。

  登陸對方的本土才是真正的致命打擊。

  一旦在對方本土咬下來一塊,那用來交換對手的殖民地就是要多少有多少了。

  海戰最終的結果可以算是英國贏了,因為法國的隊友西班牙人的戰鬥意志不夠堅定。

  西班牙人想要保留力量,進行對直布羅陀的最終圍攻。


  但是英國也沒有完全獲得制海權,法國的剩餘艦隊仍然在海峽中飄著。

  英國人仍然需要時間積蓄力量,再次發動一次全面進攻,才有可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但就在這個時候,西曆1780年2初的時候,法國人公布了一條消息。

  英國人也差不多同時通過多個渠道確認了消息:

請刷新本頁!


  英軍總司令向明美法三國聯軍投降,超過兩萬英軍和僱傭兵成了俘虜。

  英軍北美艦隊去年就已經戰敗,國王和首相為了防範法國和西班牙人登陸內陸,沒有將英國主力艦隊送往北美支援,所以北美的失敗可以算是定局。

  首相諾斯勳爵對此早就有所預料,但是得到確切的消息傳來的時候,還是幾乎要崩潰了:

  「天啊,北美殖民地完了,徹底完了……」

  關鍵是消息傳開之後,英國上下兩議院也都徹底炸鍋了。

  大量的議員跳出來指著首相和內閣,認為當前內閣沒有能力處理北美的事情,根本就是不稱職的。

  「真的失敗到極點的不稱職的掌舵人,他將我們的國家帶到了這麼危險的境界!」

  「我們的查塔姆勳爵威廉·皮特前首相閣下、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陛下,甚至是亞歷山大大帝、大明永樂皇帝陛下,他們所征服和占領的土地的面積,都遠不如我們這位尊貴的諾斯勳爵首相閣下失去的更多——他失去的一個大洲!」

  持續多日的罵戰之後,有人提議舉行一次投票。

  讓所有議員通過投票來表明立場,議員們是否信任當前首相和內閣,當前的首相和內閣成員是否稱職。

  最終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大多數議員投了不信任票。

  首相諾斯勳爵本來就不想再處理北美的爛攤子了,所以投票結束後就再次向國王提交了辭呈。

  國王喬治三世現在是憤怒而又悲傷,有些崩潰的接受了諾斯勳爵的首相辭呈:

  「你不要忘記了,這是你拋棄了我,而不是我拋棄了你。」

  英國首相辭職,執政的內閣也隨即解散,政府各部的部長都沒了,也就是所謂的政府倒台了。

  在內閣制的國家中,內閣政府倒台不代表國家崩潰,負責具體行政事務的公務員還在。

  但在新的受信任的內閣組建起來之前,國家政治層面的混亂也是不可避免的。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