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71章 你懂什麼大先生?

第71章 你懂什麼大先生?

2024-10-22 06:26:21
  第71章 你懂什麼大先生?

  7月初,魯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迎來了第一次文學沙龍,主題是「魯迅作品的現代性」。

  魯院既然以大先生的名字命名,那麼每一屆高研班,都會有一個相關的專題活動,有時候是專家講座,有時候是研討會,而這次選擇的形式是文學沙龍。

  文學沙龍相對來說比較輕鬆,大家把教室里的桌椅排成了相圍而坐的形式,桌上擺了果盤和茶水,還真有點暢所欲言的氛圍。

  不過形式雖然輕鬆,也是要有人主持大局的,這次沙龍主持人是魯院的張院長,同時安排了人記錄發言。

  這次高研班將在7月底進行一次考核,選拔可以進入燕師大「作家研究生班」的人選。所以每次集中研討、文學沙龍都會成為記錄在案,成為考核的一部分。

  2004年畢竟不同於1988年。這屆高研班的大多數學員都有本科文憑,一部分已經有了碩士文憑,像張洪傑甚至已經是歷史學博士了,所以普遍對碩士學位的需求並不像當年那些前輩那樣強烈。

  而且讀碩士需要脫產兩年,學員們基本都已經有家有室,也是單位的骨幹,無論家庭還是事業都不允許他們有兩年的空窗期。因此最後選擇讀碩士的恐怕不會很多。

  在主持人張院長的簡短發言以後,學院就開始熱烈討論起來。

  首先是對於「現代性」的定義上,學員們還是比較快地達成了一致,認為這裡的「現代性」主要還是指文藝或文學領域的現代性,即審美現代性——

  解構宏大敘事,意味著將文學作品的平面化、瑣細化和去深度化,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和後現代主義都可包含在現代性當中……

  但是對於大先生作品中的現代性,大家則有著比較大的分歧。

  許多學員認為大先生的一部分作品,如《故事新編》里的《眉間尺》(又叫《鑄劍》)、《起死》,以及《吶喊》里的《白光》,具有一定的現代性,但是整體而言,大先生作品的框架仍然較為傳統,有些諷刺與隱喻的使用過於直白。與同時代的小說家施蟄存能嫻熟應用精神分析、心理分析相比,顯然過於保守了。

  甚至有學員進一步批評道,大先生的作品與思想都已經落伍了,當代作家有更好的學習對象,甚至應該徹底摒棄。

  這樣的言論引得不少人贊同。雖然也有一部分同學持反對意見,但是聲量比較小。

  其實出現「坐在魯院裡反對大先生」這樣的情況也不奇怪。20世紀80年代末到21世紀初這十幾年,是中國社會思想的嬗變期,從各個角度質疑、反對甚至要打倒大先生算是其中的一種思潮。

  於華後來在一次演講中說過,36歲以前,大先生是他唯一討厭的作家。後來為了一項改編工作,他重新看了一遍大先生的小說,才發現大先生的偉大——《狂人日記》里一句「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了我一眼」就將一個精神失常者的內心世界塑造得惟妙惟肖。

  演講結束以後,一個挪威的作家過來與於華握手,說他當年對大先生的討厭,與自己對易卜生的討厭一模一樣。

  張潮一開始發言並不積極,直到討論的風向越來越偏頗,才用他清亮的聲音打破了教室里那一片低沉的氛圍,說道:

  「大先生的作品,不僅深具『現代性』特徵,更對今天的文學創作很有啟示。首先,我認為現代性的主要特徵是「祛魅」,人代替了神,成為精神世界的中心——原本由宗教統治的世界觀被科學領域、道德價值領域與美學領域的不同的理性觀念所替代……

請刷新本頁!


  《祝福》《故鄉》是對封建制度下,表面上溫情脈脈的宗族關係的祛魅;《肥皂》《白光》是對傳統道學理想的祛魅;《奔月》《傷逝》《幸福的家庭》是對傳統婚姻與愛情關係的祛魅;《在酒樓上》甚至對自己前半生從事的事業進行了祛魅。

  ……

  大先生曾多次言道,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但正因其具有強大的『現代性』,所以不但未能速朽,甚至還因此近於不朽。」

  一番話說完,整個教室都安靜下來。張潮的發言,也許沒有說服他們,但是無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考角度。

  但不一會兒,就有一個刺耳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來:

  「屁大的孩子,你懂什麼魯迅!笑話!」

  一時間眾人譁然,張潮甚至都沒看清是誰說的話,正想要發言駁斥,忽然一個溫和和堅定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他不懂,那我呢,我算懂,還是不懂?」

  眾人往門口望去,只見一個腦袋圓圓、頭髮白白、眉毛粗粗的老頭,站在那裡,笑咪咪地看著大家。

  魯院的張院長首先反應過來,連忙起身,把老頭迎到了主持席上,口中道:「錢教授,你來了怎麼不說一聲。」

  來的正是燕大的錢立群教授,國內現當代文學的頂尖學者,同時也是研究大先生時繞不過去的一個名字。

  錢立群教授坐下以後先和大家道歉:「今天這場文學沙龍,張院長本來讓我來主持的。但是學校臨時有事,我只能遲到了。不過遲到也有遲到的好處,站在門口,聽到這麼精彩的一場討論,不虛此行啊。今天要是我來主持,說不定效果就沒有這麼好呢!」

  接著話題一轉,道:「剛剛雙方的觀點,我都聽了。我認為,大先生不是不能批評,但是批評他,不能只站在今人的角度去看。

  我們今天的思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我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生人,歷經了幾個時代,看到這種變遷。張潮這個『屁大的孩子』講的內容,我認為恰恰切中了要點……」

  錢立群侃侃而談了十分鐘,然後拿出一迭列印稿,讓工作人員分給了在座的學員。

  大家拿到手裡一看,發現是一篇極短的文章,還不夠A4紙一面,標題是《為失敗者的魯迅》。再仔細一看標題下面的作者姓名——「張潮」。

  教室里頓時議論紛紛。

  錢立群道:「這是今年一個高三的考生——也就是我們高研班的學員,張潮,寫的高考作文,是滿分,登在報紙上了。雖然才800多個字,卻對我有所啟發。過去人們講大先生,強調的是作為『戰士』的他;他死後,葉公超寫出了一個『非戰士』的他;接著是竹內提出的『回心』的他……

  而這篇高考作文,雖然短小,卻也提供了一個比較新穎的,看待大先生的視角。想不到年輕人中,還有這樣讀大先生的——吾道不孤,吾道不孤啊!」

  看到眾人都沉默了,錢立群又追加了一句:「大家都是寫作的老手了。但1個小時內,800個字篇幅,又有誰能把大先生『解剖』如此精微的地步呢?

  所以他雖然是個『屁大的孩子』,卻也懂大先生啊!張院長讓我在沙龍結束以後,進行一個總結髮言。我本來準備了一份稿子,但是看到這篇作文,卻讓我改了主意了。今天,我要講一個以前沒有講過的內容,主題就是——《失敗的大先生和大先生的失敗》。」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