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抓人
2024-11-29 20:30:22
第636章 抓人
唐寅知道了傅元死在西域的消息,他第一時間便來到了陳府。
作為學生,唐寅太知道陳策和傅元之間的關係。
「老師,傅元他?」
陳策淡淡的道:「死了,我害死的。」
唐寅趕忙道:「老師,你不要自責,西域那邊的情況誰也沒想到會如此複雜。」
陳策搖搖頭道:「是我沒想到罪不在藏人,而在漢人。」
「當初東南倭亂的時候,我知道禍不在倭在漢,為什麼在西域的時候我就沒想到會如此?」
唐寅道:「大明天下太平,誰也沒想到西域那邊會出事,這和老師無關的,誰也想不到這一層。」
陳策嘆口氣,道:「應該是西域幾個統治者此前在西域犯下了很多暴行罪孽,也就是因為大明太平,所以他們怕皇上會將目光投向西域,所以才會製造如此禍亂。」
「只要禍亂繼續維持下去,朝廷遲早會用那幾個宣慰使去平定西域,因為他們對西域最是了解。」
「如此一來,一場戰爭,他們就能殺了所有西域的百姓,那些知道他們罪名的百姓,會全部被誅殺,於是他們的罪惡就會被掩蓋。」
「這是我的猜想,我想事實應該也是如此!」
「如果我早點想到這些,傅元就不會死了。」
唐寅看著自己老師如此自責的樣子,心裡很不是滋味,紅著眼眶道:「老師,你是人啊,你也不是神仙,你算不到這麼多事的。」
「這是個意外,真的和你沒關係,你不要自責了。」
他真怕陳策再因為自責病情加重起來。
陳策搖頭道:「我沒事,你不要替我擔心,傅元的仇我一定會報,我也一定會查出來所有真相!」
……
哈密。
請刷新本頁!
楊一清暫時在接管哈密,安排哈密的軍務工作。
等祝枝山抵達哈密後,便成了這裡的政務主官,成為哈密知府。
王務弼任通判。
七月中,徐禎卿和文徵明也抵達哈密,徐禎卿由朝廷正式任命,成為哈密的主簿。
今日傍晚,祝枝山宴請了文徵明和徐禎卿。
文徵明的位置比較尷尬,雖然唐寅給祝枝山來信,讓文徵明幫著祝枝山,但畢竟沒有朝廷任命,祝枝山只能給文徵明安排個法曹書吏的吏目。
文徵明失望的對祝枝山道:「允明,我自然不在乎做個法曹小吏,不過我覺得哈密剛開始,許多事務都需要忙,你一人未必能忙得過來。」
「我想哈密地方應該缺少一名縣丞,舉人也有任縣丞的先例,你看可否給我安排個縣丞?」
縣丞是哈密地方縣的二把手,已經算是官了。
祝枝山微笑道:「徵明,我相信你有這個能力,不過你對政務上很多事還不算熟悉,你放心,等你做一段時間,熟悉了地方政務,我定會給你遣調。」
文徵明道:「你們當初去西南不也不熟悉政務嗎?」
這話說出來,現場都有些尷尬。
這能一樣嗎?他們當時去西南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畢竟西南當初還在土司的管理之下。
可哈密的政治體系都比較完善,之前的統治體系也比較完善,雖然吐魯番人治理哈密,但也僅限於軍事上的,政務上依舊是由很多漢人治理。
請刷新本頁!
祝枝山微笑道:「徵明你說的對,不過哈密和西南還是有點不同的,再說我一來就給你調到縣丞的位置,你在下面也不好做官。」
「你先適應一段時間,只要政績做的大差不差,我會給你調上來的。」
徐禎卿也跟著道:「是啊,徵明你先證明給哈密的一眾官吏看,讓他們知道你有足夠的能力,那時候允明給你調任,他也不會為難。」
文徵明不解的道:「我的能力,你們難道不知道嗎?為什麼要證明給別人看?」
「枝山現在可是哈密的政務最高官,他說什麼,下面的人還敢反駁嗎?」
祝枝山輕嘆口氣,要不是唐寅那邊來信,他其實都不想給文徵明安排任何職位,畢竟他才初來乍到,在哈密根基不穩,真要做一些違規操作,總會讓哈密地方官不服,以後自己也不好在哈密開展工作。
祝枝山笑著端著酒水道:「好了好了,這事兒暫時不說了,等以後有機會,我也要熟悉熟悉哈密的政務,咱們都慢慢來,以後大家的發展肯定都會好起來的!」
文徵明略有失望,他覺得祝枝山和唐寅一樣,現在都開始打官腔了,再也沒有當初他們在吳中的那種互幫互助的感情了。
……
李珍抵達哈密後,第一時間派人監視起來了高忠順這群宣慰使。
都司衙門內,李珍約見了楊一清和祝枝山。
當祝枝山聽到傅元死在了西域,他的心頭也是一震。
楊一清更是怒火中燒,久久沒有開口。
不知過了多久,楊一清才咬牙切齒的開口道:「老夫去殺了那幾個宣慰使!他們該死,他們該被誅九族啊!」
說著說著,楊一清落淚了。
他和傅元並肩戰鬥過,他太知道傅元的能力了,他真沒想到傅元居然會落得如此結局,這太憋屈了!
李珍壓了壓手,對楊一清道:「楊大人不要衝動,你們替我看好這群宣慰使,我現在進入西域抓人。」
「這次輔國公親自出手的,他肯定會讓這群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楊一清明白陳策和傅元之間的感情,傅元不止一次在他面前誇獎過陳策,表現出對陳策的佩服。
想必現在陳策比他還要難受。
楊一清道:「好!儘快抓到人!老夫要將案犯,千刀萬剮!」
李珍拱手道:「好,我就不在此多待了,我現在要去西域走一趟。」
楊一清對李珍道:「小心,萬事小心,快點回來。」
李珍抱拳道:「多謝楊大人。」
他又對祝枝山點了點頭,然後起身離去。
……
幾名西域宣慰使暫時被安排在了軍驛中,楊一清帶著人找到了高忠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