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明軍工,從槍開始
2024-10-22 20:39:23
第51章 大明軍工,從槍開始
看著徐達和李文忠二人爭來搶去,李敏無奈搖頭。
其實我的眼睛也老眼昏花了呀現在。
只是咱和陛下攀不了親戚,還是打消去爭一爭的念頭罷。
不過,李敏轉念一想,陛下喚他們三人前來覲見,必會有深意啊。
就像上次那般,幾人為了無線電手台搶來搶去,結果陛下說有十個。
那麼這一次,陛下特意將眼鏡戴上,面見他們三人,是否也在暗示,其實這眼鏡,每人都有呢?
想到這一層,李敏不禁心中暗暗得意,你們這些大佬粗,就是不會揣度聖意。
咱就不去摻和了,等著陛下賜下眼鏡就好。
免得在陛下面前失了風度,也讓陛下知曉,咱堂堂工部尚書,也是識時務、知進退的。
和這群大老粗完全不是一路人!
「李文忠,你是陛下的外甥,我是陛下的親家,按輩兒來算的話,你還得叫我一聲叔,伱這小輩兒咋這麼不懂事,老和你叔搶東西呢?」
徐達也是急眼了,乾脆和李文忠論起了輩分。
「徐達你這廝好不要臉,論年紀咱倆一般大,你好意思麼你?」
「嘿,你兒子都管我兒子叫叔,我咋不能當你叔?」
見兩人吵了半天,朱元璋才咳嗽了一聲。
「行了行了,都別爭了,咱知道平時你們一個個的,那雙招子都精著呢,現在咋一個個都老眼昏花了?」
徐達訕訕一笑,「陛下,嘿嘿,這不是近日夜夜在看地圖反覆推演嘛,所以這眼睛就不好使了唄。」
李文忠也不甘示弱道:「陛下,我也一樣啊!」
「你們一個個的,都別爭了,每人都有,一人一副!」朱元璋沒好氣道。
請刷新本頁!
徐達和李文忠聞言大喜,「多謝陛下!」
李敏心中甚是得意,我就知道,陛下肯定有此後招的。
不過他人老成精,並未在臉上露出任何表情,也跟著徐達李文忠一起謝恩。
命人拿來眼鏡,在朱元璋的應允下,三人便紛紛挑選了起來。
徐達一眼就相中了一個金邊眼鏡,這玩意看起來就富貴。
拿起來,也學著朱元璋的樣子,往鼻樑上一架,誒,還真別說,看東西確實比以前清楚了很多。
來到鏡子前,左看看,右看看,徐達怎麼看怎麼都滿意,感覺自己頓時增添了好幾分書卷氣。
這眼鏡這麼一戴啊,咱老徐也從猛將變成儒將了。
李文忠和李敏也挑選到了適合自己的眼鏡,紛紛戴上,然後又著急忙慌的去找鏡子照。
看著幾個大男人跟婦道人家似的猛照鏡子,朱元璋也是忍俊不禁。
不過看著幾人戴上眼鏡後,氣質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只是那李文忠,在戴上眼鏡後,為什麼會有幾分斯文敗類的模樣呢?
明明自家外甥看著都是一副忠厚老實的模樣啊。
幾人戴上後,都捨不得取下來了,朱元璋也就隨他們去了。
然後又將無線電手台分配好,徐達和李文忠各領二十台,用於軍中通訊之用。
請刷新本頁!
因為驛站歸兵部管轄,朱元璋又下了一道諭旨,讓兵部全力配合工部。
同時也命李敏制定相應的手台操作律令,培訓相關人員。
只不過如今手台數量還是太少,除非天災、民亂等緊急事件外,普通政令,依然以信件的方式傳遞。
至於剩下的十台,徐達很懂事的表示,「陛下,我懂,我都懂,宮中事務,也需要手台來傳達消息嘛。」
徐達倒是說得也對,宮中的防護要職,用手台的話,確實比以前快捷方便了許多,一遇急情,馬上就能用手台通報。
將一切都辦妥後,徐達等人便告退了,朱元璋也得了空閒,開始給李晗回信。
這一次,是兩人自通信以來,朱元璋觀念最為顛覆的一次,因此他回信的重點,只有一個,如何發展火槍,以及火槍部隊的組建。
如今大明的火器有兩種,火銃和鐵炮。
火銃,由宋朝的突火槍演變而來,以火藥來發射石彈、弓箭、鉛彈和鐵彈等物。
但火銃一是操作複雜,在發射前,需要事先往銃管中倒火藥,燃火再裝填彈丸,最後還得點燃火繩引爆火藥。
這一套流程,工序太複雜,往往有時候,一場戰鬥都打完了,有些手忙腳亂的士兵還一彈未發呢。
更要命的是,有些士兵在手忙腳亂時,火藥不是裝多便是裝少了。
裝少了還好,頂多崩敵人一臉黑,嚇唬嚇唬敵人。
要是裝多了的話,那就要命了,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給崩了。
請刷新本頁!
這玩意太不靠譜了!
至於鐵炮的話,用倒是能用,就是太笨重,射速也慢,準頭也差了許多。
那麼組建火槍部隊的話,便需要一種足以超越火銃許多的火槍,只是朱元璋毫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
至於未來的那些武器,朱元璋自然是眼饞得緊,如果舔著臉問老李要的話,老李也不會不給的。
只是,那些武器並不適合大明。
原因很簡單,大明,養不起,用不起,也不會用!
鋪天蓋地的爆炸,漫山遍野的戰車,能遮天蔽日的空中大鐵鳥,海上那如同高山一般的巨艦,都是怎麼來的?
自然是用白花花的銀子造出來的啊!
造出來後,要用得花錢吧,要養多花錢吧,哪一樣,不是錢?
現在的大明,就連讓大部分的士兵穿上靴子都費勁,就更別提養那些玩意了。
雖然大明的兵制主要是衛所制,衛所軍戶平時屯田耕種,因此平時養兵也不用怎麼花銀子就是了。
朱元璋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丟掉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唯一可行的,便是問李晗,如何改進火銃,讓其成為能改變如今戰爭模式的武器!
或許在未來,大明也能實現如那畫中的場面,但絕對不能急於一時。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這道理,對於從一無所有到萬人之上的朱元璋,理解再深刻不過了。
一切,或許就從那一隻小小的火槍開始吧。
求收藏追讀和票票,多謝書友們的支持,晚八點還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