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
2024-10-30 22:28:50
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
實際上,常浩南之所以這麼急著來410廠查看發動機的生產情況,除了要對國內的航空動力生產水平有個了解以便提前進行一些布局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還記著之前查看01號原型機試飛數據的時候,發現機上兩台渦噴14的工作狀態都非常不穩定。
如果只是發生故障的那一台出現這種現象,姑且可以認為是一種喘振前的徵兆。
然而實際情況是,兩台發動機,甚至包括常浩南後來專門去查看過的03號原型機上面的兩台,都存在類似的現象。
而且不穩定的幅度還不一樣。
這種情況,意味著問題大概率出在製造過程中。
雖然在把渦噴14的喘振裕度提高足足25%以後,他可以保證這種幅度的狀態波動已經不會再次誘發喘振。
但是還不夠。
喘振裕度有點類似於在性能方面留出來的餘量,喘振邊界線就是理論極限,共同工作線則是為了保證安全而人為設定的性能邊界。
發動機的工作狀態越穩定,這兩條曲線之間所需要留出的距離就越短,相當於在理論極限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榨取」出更多的實際性能來。
在經過之前的一番改進之後,渦噴14的性能潛力其實比以前要更大。
所以如果能夠找到並解決那個不穩定因素,就可以進一步拉高這台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不過這件事情顯然沒有那麼容易。
當常浩南從生產車間離開的時候,已經是當天深夜。
作為一個在機械製造領域浸潤不深的人,他確實沒能找出是哪個步驟出了問題。
只能等到測試環節甚至更往後的小批量試生產環節再慢慢去摸索問題了。
好在製造方面即便出現後續改進,也是屬於生產定型的範疇,因此並不會影響到眼下的工作。
……
幾天後的一個清晨,一架灰白塗裝的運8運輸機降落在了112廠的北陵機場跑道上。
編號為010001的渦噴14原型機已經在前一天晚上從410廠走下生產線,並被連夜運到這裡。
請刷新本頁!
實際上在這台發動機完成裝配並進行下線檢測的時候,大家就已經發現了它跟原始設計的不同——
在國軍標下的整機重量從原本的1150kg降低到了1040kg。
110公斤的減重看似不多,但對於一台航空發動機來說,每一公斤重量都是值得精打細算的。
何況一次就減輕了10%。
哪怕其它能能沒有變化,僅憑減重這一項就足夠把渦噴14的性能拉入一個新的層次。
更誇張的是,這次改進的主要優化方向還不是減重。
這110公斤只能算是個贈品而已。
既然贈品都已經如此令人驚喜,大家又怎麼可能不期待發動機本身的表現?
楊奉畑、閻忠誠和常浩南三人站在一起,目送著這台傾注了上千人心血的發動機被固定在貨盤上,然後緩緩進入運8的機艙。
9月中旬的東北清晨,空氣中已經帶上了絲絲寒意。
楊奉畑穿著一件皮夾克,把兩隻手揣到袖子裡面,向旁邊的閻忠誠問道:
「上次送這個老夥計去涪城那邊,已經是將近八年以前的事情了吧?」
「是啊……」閻忠誠點點頭,又緊了緊身上裹著的棉服,微微抬起頭,似乎是在回憶著什麼:
「當時624所的高空台還處在建設當中,進氣畸變試驗,還有高原和高低溫啟動試驗都做不了,功能試驗也只能模擬兩萬米高度以下的情況,所以很多東西只有冒險裝到01號原型機上才能進行測試。」
請刷新本頁!
青藏高原的空防一直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都仍然是個令人異常頭大的問題。
儘管昔喀孜機場的先天海拔讓我軍的航空兵在理論上只要起飛就能獲得三到四千米的高度優勢,但在5000米海拔高度維持飛機的正常運作本身就是一個從未有人研究過的課題。
這一情況直到內地通往青藏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改善,以及昔喀孜的簡易機場被擴建成一座正兒八經的空軍基地才有所改善。
至於眼下的90年代……
三倍音速中隊此時還裝備著象徵他們名稱的米格25R偵察機。
儘管這些飛機因為機齡增加和維護不足已經無法發揮出全部實力,但仍然可以憑藉著高度和速度來去自由。
聽到這裡,常浩南稍稍側過身子,插了一句話:
「其實經過這次改進之後,渦噴14在高原環境下的啟動效率也會提高。」
「你連啟動機也一起改過?」楊奉畑的語氣中帶著驚訝。
他不記得之前看到的改進清單中有這麼一項內容。
「沒有,但壓氣機的轉子比以前更輕,總壓恢復係數又提高了。」常浩南搖了搖頭:
「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空氣密度降低和氧氣含量不足的問題。」
這個解釋讓楊奉畑的眼睛裡閃過一絲驚喜。
顯然,贈品又多了一個,而且還是那麼令人滿意——
渦輪發動機在從靜止狀態啟動時,必須依靠外界提供動力。
因為這時沒有相對氣流流過發動機,如果此時向主燃燒室供油點火,只能將發動機燒損而不會使發動機轉子轉動起來。
當發動機處在高原環境時,由於較平原正常啟動時吸入發動機或啟動機的空氣品質流量變小,進而啟動機功率顯著降低,轉子加速變慢,發動機冷運轉階段的時間延長,很容易導致啟動失敗,甚至在空氣流量不足的情況下提前進入慢車狀態而損壞發動機。
但是壓氣機葉片的質量降低卻可以低效啟動機功率減小帶來的不利影響,讓轉子更快到達所規定的運轉速度。
也就相當於提高了高原啟動效率。
思忖片刻之後,楊奉畑面露喜色地轉向常浩南和閻忠誠:
「小常,老閻,你們到了涪城那邊之後,務必要把高原啟動試驗的數據做全了,這非常重要。」
說完似乎覺得還不夠,於是又繼續補充了兩句:
「哪怕耽擱一些進度都可以。」
「我估摸著,咱們的殲8出口計劃,這次航展就可能要落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