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748章 統計學問

第748章 統計學問

2025-01-25 07:37:54
  第748章 統計學問

  此時中軍官達雲帶著近千騎兵,已經再次繞到側翼,向這支倭軍發起了攻擊。

  當立花宗茂落入敵手,立花家旗本武士齊齊陣亡,立花軍足輕就崩了。

  倭軍特性就是這樣,前排精銳戰沒了,其他人就會崩盤,更別說主公落到了敵人手裡。

  然後一同組成右翼的井伊赤備隊、本多家部眾看著立花軍潰逃,也連帶著一起崩了。

  三家的主公都已經失陷,相當於所有的主心骨都沒了,根本沒人能維持得住場面了。

  達雲和上千騎兵本來是從側翼切入的,但很快就變成了追在後面砍。

  林天帥見狀傳令道:「留一個縱隊看守陣地,其他人全部出擊!先追到太和江!」

  然後對一直留在身邊的三百親衛道:「上馬!去找麻貴這個沒用的傢伙!」

  隨即林天帥卸了八十斤重甲,換了一身十多斤輕便的甲冑。

  還有親衛想打起帥旗,卻被林天帥一巴掌拍掉了,斥道:「蠢貨!這時候就不要立旗了!」

  此時麻貴正在指揮主力,對德川軍和島津軍進行攻擊。

  頗貴和擺賽這兩員猛將,帶著四千人繞開了倭軍水師船隻那側,從另一側下馬以步戰方式接近倭軍並激烈肉搏。

  大明北方邊鎮精銳官軍從體格到裝備上,對倭兵具有很大優勢,倭軍前排陣線被打得搖搖欲墜。

  在這種混戰場面下,倭軍火銃齊射的優勢也發揮不出來,鐵炮足輕在後面只能幹瞪眼。

  麻貴緊張的觀察著戰局,一旦倭兵前排出現潰逃跡象,就立刻出動剩餘騎兵進行衝擊。

  就在這時候,忽然有大股大股的潰兵出現在視野內!

  麻總兵吃了一驚後,發現這些潰兵都是倭人,這才稍稍放下了心。

  大明官軍為了避開河道中的倭船,在偏東方向發起攻擊。

  所以這些潰兵為了躲開大明官軍,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偏西方向,沿著太和江拼命逃竄。

請刷新本頁!


  第二就是在這種狹窄地形上,這波潰軍無處可去,就直接衝擊了德川軍和島津軍的陣容。

  這下倭軍東邊遭受大明官軍攻擊,西邊被亂兵衝擊,整個軍陣都開始亂了起來。

  麻貴見狀大喜,立刻又準備將剩餘的數千騎兵轉投到西邊,跟在那些亂兵後面進行衝殺。

  只要能越早打垮倭軍,自己事後向天帥解釋也就越有力!

  忽然這時從身後傳來了一道聲音,「你怎麼還在這裡?不會一直在原地踏步吧?」

  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麻總兵在春風裡也不禁打了個寒顫。

  不過好在大帥只是用陰陽怪氣的說話,這說明大帥的心情還能挽回,還沒有一定要弄死自己的地步。

  思量完畢,麻貴轉頭看去,卻見林天帥騎著馬,朝著自己過來了。

  麻貴連忙畢恭畢敬的迎上去,而林天帥一邊看著戰場形勢,一邊淡淡的說:

  「老麻啊!你被倭軍主力牽制在此,不好立刻回師救援後陣,本部院不挑你的理。


  但是本部院已經將倭寇右翼全部擊潰,你卻還在這裡磨磨蹭蹭,這就說不過去了吧?」

  麻貴低著頭,老老實實的奉承說:「大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仿佛籍布韓白在世,末將豈能與大帥相比?」

  林天帥滿意的點了點頭,「本部院也沒有那麼強,只是順手把突襲後陣的三員倭軍大將生擒了!

  分別是倭國東部無雙本多忠勝、西部無雙立花宗茂、德川家赤鬼井伊直政,都是倭國第一流的大將!」

請刷新本頁!


  終究還是錯付了,原來在大帥的眼裡,自己和李如松沒有多大區別,都是大帥的戰場背景板罷了。

  大帥這指揮行軍作戰的技術水平究竟如何不好說,但這在戰場上搶功勞搶風頭的能力絕對天下無雙。

  還是說大帥具有特殊體質,各種大出風頭堪比演義小說的花樣功勞總能不停的往手裡掉?

  這次來蔚山,第五次先登沒刷出來,結果又刷出個一陣擒三將的事跡。

  如果這是老天爺強行餵飯吃,也不怕林大帥吃撐了!

  林天帥也看完了戰場形勢,拍了拍麻貴說:「不要在這裡發楞了,快去拿回最終的勝利吧!」

  麻總兵心裡滿滿的都是苦澀,這次戰役的榮光已經不屬於自己了,對最終勝利似乎也失去了渴望。

  林天帥卻又道:「不過為了儘快奪取最終勝利,還需要增加一點催化因素。」

  然後招了招手,便有三名親衛舉著長槍,高高的挑起了三頂各有特色、辨識度非常高的頭盔。

  一個裝飾著沖天山羊角,另一個裝飾著大鹿角,還有一個裝飾著金色大圓圈。


  林天帥對麻貴面授機宜說:「那三名被我親手擒拿的倭將都是聲名響亮、極有威信的大將。

  在倭軍面前挑著他們的頭盔宣示,必定能打擊倭軍士氣,加速倭軍的崩潰!」

  聽完介紹,麻貴更不想去奪取最終勝利了。

  自己辛辛苦苦在前面打主攻,沒想到勝勢又是由後面打輔助的促成。

請刷新本頁!


  麻總兵不禁又想起了與李如柏各自領命的那個下午。

  聽到自己負責帶主力阻擊倭寇援軍時,雖然自己很興奮,但李如柏看向自己的眼神卻充滿同情和憐憫。

  想必是一直跟著李如松混的李如柏,已經提前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雖然麻總兵已經沒有鬥志了,但軍令不可違。

  他只能率領著因為功勳而激動的數千騎兵,挑著三頂頭盔,向倭軍發起了總攻。

  身後又傳來了林天帥的囑咐:「注意多抓俘虜!多用倭語喊跪地不殺!」

  在倭軍中軍本陣,德川大納言家康看到潰逃而來的亂兵後,不由得龜軀巨震!

  這些潰兵只能說明一件事,己方的右翼攻勢失敗了!

  就是德川大納言想了三次呼吸時間也想不明白,一萬兵力突襲數千步兵後陣,怎麼如此短時間就大潰敗了?

  即便突襲不成,安安穩穩的撤回來很難嗎?


  而且從潰兵的數量看,似乎也沒損失多少人,怎麼就敗了?

  等到這一大批潰逃回來的己方亂兵開始衝擊軍陣時,左右紛紛請求德川大納言作出決斷。

  德川家康猶豫不決,要不要將鐵炮對準這幫已經喪失理智的亂兵,用最短時間穩住陣腳?

  可是此刻忽然有家臣來稟報,明軍在陣前挑起了分別屬於本多忠勝、井伊直政、立花宗茂的三頂頭盔!

請刷新本頁!


  他本想著,右翼偷襲不成就算了,可怎麼也沒想到結果如此嚴重!

  本多忠勝和井伊直政是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怎能一下子就輕易全部折了?

  「淺野長政誤我!」德川家康忍不住吼道。

  消息一個接一個的傳過來,島津軍已經開始擅自大撤退了,並且搶占浮橋!

  八嘎!向來廣結善緣的德川大納言也失態了,破口大罵了幾句。

  所有家臣一起勸道:「如今軍心已經大亂,不可再戰,還請主公下令火速撤退!不可讓島津家占據所有浮橋!」

  在撤退方面,德川大納言還是很聽勸的。

  雖然因為折損本多忠勝和井伊直政的精神衝擊,還處在恍惚失神的狀態,但他還是被扶著站了起來,長嘆道:「走吧!」

  如果沒有敵軍追殺,撤退就叫撤退;但如果有敵軍追殺,撤退就只能叫潰敗了。

  所以這次倭軍的撤退,就演變成了一場大潰敗,原先為過河架起來的三十道浮橋突然就完全不夠用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林天帥站在一個小土丘上觀察,看到大批大批不相信跪地投降然後落水溺斃倭兵,不由得心疼無比。

  對左右嘆息道:「我就納悶了,倭寇怎麼總是喜歡選擇江邊為戰場?

  平壤之戰旁邊有大同江,漢城之戰旁邊有漢江,今天這裡又是太和江,不知多少有價值的生靈溺斃啊。」

請刷新本頁!


  在追殺下成功逃過河的倭軍沒有回到南岸營地,而是一口氣不停歇的繼續向西南方向逃竄。

  只有逃到數十里外的西生浦,才算是真正撿回了一條命。

  大明官軍的騎兵一直追殺了十里,這才漸漸的收兵回返。

  麻貴麻總兵回到了營地,便看到林天帥正和小西行長、沈惟敬在一起,在他面前跪著三名灰頭土臉的倭將俘虜。

  林天帥抬頭看到麻貴回來,問道:「已經打了大勝仗,你為什麼還是沒有笑容?難道你不開心嗎?」

  麻總兵硬擠出了笑臉,表示自己現在很開心。

  林天帥興致勃勃的對麻貴說:「老麻過來!我為你介紹一番眼前的倭將!

  最左邊這位是倭國近三十年第一猛將、東國無雙、倭國張翼德、倭國第一槍法高手」

  麻貴很想吐槽一句「我記不住如此多稱號」,但又不敢掃興,只能默默的承受著林天帥的炫耀。

  不過還是心裡不停嘀咕,如果這幾人真是那麼厲害,又怎麼會被大帥如此輕易的生擒?


  這算什麼?戰利品的身份都是自己給的?

  等林天帥欣賞完了自己的「戰利品」後,暫時把人推出去嚴加看管。

  小西行長神情恍惚的望著三名俘虜,心情也頗為複雜。

  他今天沒有上陣,只留守營地等待。卻沒想到林天帥出去轉了一圈,就抓了三個本國名將回來

請刷新本頁!


  結果被天帥如此輕易的就全部生擒了,簡直是匪夷所思,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絕對不敢相信。

  戰爭在別人那裡是很嚴重的事情,但在天帥這裡就是兒戲嗎?

  林天帥對小西行長問道:「這三人可都是名將,怎麼才能從他們身上儘可能榨取更多價值?」

  小西行長苦笑說:「在下從未預想到這樣情況,腦中有點亂。」

  林泰來又說:「拿他們向豐臣秀吉提出交換,讓你重新回國就藩,如何?」

  小西行長答道:「太閤估計沒興趣交換本多忠勝、井伊直政,只有立花宗茂可能還有點交換價值。」

  林天帥無奈的說:「德川家康肯定願意將本多、井伊交換回去,但德川家康給不出我們需要的籌碼。

  實在不行,設計一個類似刀下留人的把戲,讓你救本多、井伊兩人一命。

  這樣有沒有可能,讓他們成為你的家臣?」

  對此小西行長只能說:「天帥未免異想天開了。」


  「只能慢慢尋思其用處了。」林天嘆道,「如果本多、井伊這樣的名將和那些雜兵足輕一樣,只能送去挖礦,就實在太可惜了。」

  小西行長:「」

  送這兩位去挖礦,也虧天帥你能想的出來。

  不管他倆能挖多少礦出來,德川家康必定也願意以十倍價值贖回啊,還不如直接賣給德川家康。

  當晚休息,第二天就是各種善後工作。比如搜集戰利品、搜刮倭軍營地、處理屍首等等。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清點俘虜數目,以及進行各項統計,充實戰報內容。

  林天帥看了看初步粗略的統計結果,俘虜四千餘,斬首五千餘,溺斃五千餘。

  便對麻貴質問道:「當初平壤之戰,在大同江溺斃萬餘,漢成之戰時在漢江溺斃萬餘。

  怎麼到你這,溺斃只有五千餘?難道因為太和江太窄太淺嗎?」

  心態已經擺爛的麻總兵說:「俘虜和斬首為重,其他無所謂了。」

  林泰來說:「就因為無所謂,所以才好根據實際情況優化麼?

  如果溺斃萬餘人,此次殲敵人數就能達到兩萬了,不比一萬五千餘人看起來更震撼?」

  麻總兵還是很無所謂:「反正再怎麼湊,也湊不到三萬這個數字,那就沒必要硬湊了。」

  李如松的殲敵紀錄號稱是三萬,所以只要戰果到不了三萬,一萬五或者兩萬對自己而言,沒什麼區別。

  林泰來提醒說:「蔚山還沒有徹底拿下,還有敵軍在島山城盤踞!

  統計是一門學問,我們可以將城破之前所有戰鬥都合併為一個蔚山戰役,那你說有沒有希望湊到殲敵三萬這個數字?」

  麻總兵突然滿血復活,誠懇的說:「末將有眼無珠,不識大帥之好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