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761章 封侯和獻俘之後

第761章 封侯和獻俘之後

2025-02-07 21:06:01
  第761章 封侯和獻俘之後

  又過得幾日,皇帝頒布誥書,封東征功臣林泰來為帶方侯,並且按慣例賜予丹書鐵券。

  從此時起,理論上「與大明同休」的勛貴又多了一家。

  雖然林泰來之前一直很低調,但接受了冊封之後的幾天就不能太低調了,需要把這種興奮表現出來,不然皇帝怎麼想?

  所以林府匾額換成了帶方侯府,林泰來成了「君侯」後,便大擺三日筵席,廣邀賓朋慶賀,好一派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場面!

  當然能去林府赴宴其實也不算什麼,赴宴之後還能進內院喝茶聚會的,才是核心圈人士。

  基本上就是更新社一幫子人坐在這裡,也是林泰來回到朝廷後首次召集開會。

  這次尤其特殊的是,吏部尚書王世貞也坐在這裡。嚴格意義上,王天官並不是更新社社員。

  結果王天官的嫡長子王士騏就很不自在了,和老父親坐在一起開會的感覺,誰開誰知道。

  更新社坐館林泰來喝了幾口醒酒湯之後,開口道:「我這一生如履薄冰,如今又到了一個最關鍵的時刻。」

  眾人:「」

  「如履薄冰」這個詞和坐館你能有什麼關聯嗎?

  以武入道,從文壇打到科舉、從江南打到京師、從西陲打到東國的人是誰?

  林泰來又說:「所以我決定,等獻俘典禮結束後,我就辭去除了詞林之外的所有官職!

  畢竟這些年來東征西討實在太累了,回蘇州休息幾年。」

  林坐館這個決定,宛如一聲炸雷,震得更新社眾人腦中嗡嗡響。

  又聽到林泰來嘆道:「功名到了我這個程度,在朝廷的一舉一動都必定會飽受非議。

  與其坐看猜疑嫌隙日積月累,不如暫且歸去。

  何況從近一兩年的情況表明,即便我不在京師,你們也能維持住局面。

  這說明,我們的組織建設已經非常完善了,不再是完全依賴我的狀況。」

請刷新本頁!


  林泰來很自信的答道:「等到非我不可的時候。」

  朝臣可能都認為,萬曆皇帝已經徹底擺爛了。但萬曆皇帝總能用事實告訴大家,他還能更擺爛,現在才到哪?

  正好可以利用皇帝擺爛的時機,先去蘇州苦心經營幾年,掌控住經濟命脈,以及構建面對皇權也能自保的勢力。

  表明了自己的未來想法後,林泰來又道:「其實你們也可能會奇怪,為什麼我一直身兼數職。除了詞林官之外,還有太常寺少卿加三部郎中四個官職。

  今天我就告訴你們,其實我不惜冒著種種非議、屢屢被譏諷為貪戀權勢也要身兼數職,都是為了你們好啊。」

  眾人一時沒明白,這也能「為了你好」?

  林泰來轉頭看向王天官,「等我辭職以後的事情,就勞煩天官安排了。」

  王天官身體不大好,只言簡意賅的說了一個字:「是。」

  然後林泰來對申用懋說:「等我辭職後,你就接替升為正四品太常寺少卿。」

  對陳允堅說:「你接替我,升為吏部考功司郎中。」


  對沈珫說:「你接替我,升為禮部主客司郎中。」

  對王士騏說:「柯挺將接替我升為兵部通信司本司郎中,而你則可以升為員外郎。」

  聽到這裡,眾人似乎才理解,林泰來一直身兼數職,原來是為了幫他們占住坑位,等他們熬夠資歷接班!

  感動,實在太感動了,不敢不感動!有這樣的領袖,真乃全體社員之福氣也!

請刷新本頁!


  王天官淡淡的說:「知道了。」

  眾人也才明白,今日王天官為何列席。這樣大範圍的人事布局,必須要天官全力配合。

  十月底,京城的天氣已經寒冷了,但是依然舉行了獻俘大典。

  有了前年的經驗,這次朝廷準備獻俘禮就從容嫻熟了許多。

  甚至連主角都沒變,還是萬曆皇帝,不會有人以為獻俘禮的主角是林泰來吧?

  在數百樂舞生的凱歌聲中,文武百官在午門下列班,萬曆皇帝登上午門五鳳樓,接受朝賀。

  時隔兩年後,文武百官又一次看到皇帝了。

  林泰來又一次打破了慣例,站在午門下高聲向皇帝奏報戰果,按制度這本該是兵部尚書的工作。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然後象徵性的一百名倭寇俘虜被帶到午門前,接受大明的審判。


  當然這一百名俘虜也不是隨便選的,都是足輕組頭之類的角色,算是最低級武將。

  普通足輕倭兵上不了台面,而高級點的倭將又都拿去換銀子了,所以只能挑選這種「足輕組頭」級別的倭寇來充場面了。

  刑部尚書陳於陛上前,代表朝廷宣布了對這批屬於「最窮凶極惡死硬分子」倭寇的判罰結果——立即處斬,並且請求皇帝批准。

  獻俘禮就是這樣的,這些象徵性被拉到午門的俘虜,統統都要殺掉,以震懾四方。

  不過午門上的萬曆皇帝這次面對處斬請求,卻稍稍猶豫了片刻,沒有像上次獻俘那樣痛快響應。

  每個俘虜送去銅山,平均每年可以給自己創造四兩白銀利潤,一百人一年就是四百兩

  最後萬曆皇帝既牙疼也心疼的下旨道:「拿去!」

  兩側的錦衣衛官一個接一個的傳話,傳到午門下,繼續由上千站班的大漢將軍喊話。

  隨即這一百名倭寇被推出皇城,經由長安右門遊街示眾後押往西市,斬首示眾。

  獻俘禮結束後,朝臣開始為今年工作收尾。

  反正皇帝不上朝不祭祀,各種歲尾年初的典禮大加簡化,大家全都輕鬆。

  再加上林泰來這次回朝後也不惹是生非,朝廷亂象起碼能少一半。

  當朝臣以為朝廷將會太平無事一段時間時,新貴林泰來突然上疏,請求辭去所有兼職,並且告假回鄉探親。

  朝堂為之震動,沒人想到以林泰來之權力欲,這次突然就「退讓」了。

  在大部分人看起來,林泰來此舉似乎有種「隱退」的意味。莫非功高之後,就想急流勇退了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