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

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

2024-11-06 11:47:09
  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

  這些朝中狗斗,有的是腥風血雨,明火執仗的,有的則是和風細雨、暗流涌動的,不需要那麼的暴力,甚至不需要在皇帝耳邊說一些讒言,只需要放一個似是而非的謠言出去,就能把大明君臣共同努力十三年,皇帝和寧遠侯精心經營的和諧關係,毀於一旦。

  流言可畏。

  任由『寧遠侯趁著倭寇入侵朝鮮,硬頂著陛下不讓朝廷在遼東徵收田賦』這個謠言流傳下去,無論大明入朝平倭的戰爭,最後結果如何,李成梁都是輸家,而且這事看起來,的確是李成梁能幹得出來。

  哪怕是在朝堂上製造不出什麼風浪來,遼東地面也會釀起軒然大波,從李成梁的家丁,到客兵、到軍屯衛所的軍兵、到遼東地面大小有司官吏、再到入遼墾荒謀求生路的百姓,他們心裡泛起一些心思來。

  畢竟是李大帥先乾的!

  李成梁看似有很多選擇,但其實就一條路可以走下去,那就是讓遼東徹底軍閥化,成為養寇自重、擁兵自重的遼東軍閥,因為養寇自重就像是擠兌一樣,朝廷的那些大臣們,一旦心生疑慮,那種子種下,必然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彼此之間的不信任,就會成為朝堂和地方噩夢。

  國失大信,人心啟疑。

  李成梁這次回遼東,對於李成梁和寧遠侯府,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因為之前李成梁已經完全放權,並且將遼東戎事進行了全面的交接,現在,他為了戰事不得不回來。

  李成梁說皇帝厲害是皇帝真的厲害,早就把這些個賤儒拿捏的死死的,直接告訴了李成梁,大明皇帝可以接受李成梁軍閥化。

  不過不能在遼東,把李氏朝鮮換個李,到時候給朝鮮的老祖宗編幾條族譜,換成一家人就行,李成梁真的不得不走到養寇自重、擁兵自重這一條路,就去朝鮮霍霍去。

  自古以來,朝鮮半島,對中原政權都無法構成實際威脅,因為這塊糧食產量,註定不可能成為龍興之地。

  糧倉不見得是龍興之地,但龍興之地一定是糧倉。

  「你們這些個讀書人,那些個歪腦筋,能不能用在倭寇身上?往我一個老頭子身上使什麼勁!特麼的,死一死就好了。」李成梁靠在椅背上,心有餘悸的說道:「要不是陛下打小就聰明,跟這些個賤儒爾虞我詐了這麼多年,就這一句,我就是死了,也要被人罵幾百年!」

  「真特麼晦氣!」

  李成梁是個武夫,這些年成了侯爺,變得文雅了幾分,很少爆粗口了,但現在,他真的有點破防了。

  大明皇帝南巡迴京後,張居正就硬頂著皇帝,兩次封駁了聖旨,因為雙方都很堅持,最終皇帝對潞王朱翊鏐收押的賤儒進行了冷處理,就關著,不處置。

  張居正變得有些極端了起來,在他看來,什麼狗屁的絕對、有限自由,讓這些搖唇鼓舌的賤儒永遠閉嘴,才更重要。

  張居正的這種趨向於保守的極端化,表現的非常明顯,尤其是對所謂的言路暢通這種事,他開始牴觸,甚至反感,因為張居正看到了危險。

  現在差點被謠言架到火上的李成梁,就是個活脫脫的例子。

請刷新本頁!


  尤其是在萬曆援朝之戰後,遼東的軍閥化,就像是懸崖上滾落的石塊一樣剎不住,最終把整個大明都砸的稀碎,遼東所有人自稱遼人,甚至不停的鼓譟著遼人治遼,萬曆皇帝、朝堂明公們,在整個萬曆援朝之戰中,對入朝作戰中表現出了極度的不信任,寧願偏聽偏信朝鮮王李昖的詭辯,也不肯對入朝死戰的軍兵有哪怕一絲絲的信任。

  賤儒散播這些謠言,有殺傷力,而且極大。

  「賤儒是這樣的,你讓他做點事,他什麼都做不成,但你讓他壞事,他比誰都強。」侯於趙悠閒的喝了杯茶,他和賤儒格格不入,總是逆行,從始至終。

  「遼東設立布政司之事,我得拿出點態度來,這樣流言蜚語就不攻自破了。」李成梁思索了許久,決定給自己找一條生路出來,遼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政、法、軍三權分離,應該由他李成梁親自來做。

  李成梁離開遼東,就是為了推進遼東設省,既然回來了,該打贏的仗,一定要打贏,該辦的事兒也要辦完。

  「不好弄。」侯於趙嘆了口氣說道:「洪武四年正月,天下府州縣凡一千二百三十九,官5488員,洪武十四年定雲南,內外文武官24683員,這不算吏員、衙役,有官就有吏,有吏就有役。」

  「正德四年,文24000員,武28000員,吏168000員,吏是文職官的七倍,而衙役又是吏之七倍。」

  「即便是不算衙役,火夫、更夫、巡檢之類,就只算文官吏員,一地三司衙門,就需要1800員職官,13000吏員,就算遼東地廣人稀,用不到這麼多的職官吏員,我給你砍了一半,900員職官,7000吏員。」

  「老李,你從哪裡找這麼多的讀書人啊?」

  李成梁的寧遠侯府,不是朝廷遼東設省謀劃的主要阻力,缺人才,才是現實的引力。


  現實更加殘酷,決不能像侯於趙說的那樣,直接對半砍,大明地方衙門主要由地方地頭蛇構成,縣裡三把手主簿,通常都是本地士紳,貴州就是典型的例子,因為缺少本地的讀書人,只能任命世襲的土官來羈縻統治。

  「這麼多?」李成梁愣愣的說道。

  侯於趙點頭說道:「主簿、典史、三班班頭、六房、巡檢司、閘壩、驛倉庫、河泊所、遞運所、批驗、鐵冶所、稅科司、縣學教諭、僧道司、惠民藥局,就這,還不算師爺管的幕僚呢。」

  「所以,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墾荒,有了糧食,吃飽飯,才能有餘糧請書生來教書,這些才慢慢都會有。」

請刷新本頁!


  遼東沒有這麼多的讀書人,但凡是識字的人,都已經被侯於趙找來,簡單的培訓下算學,立刻開始上崗了。

  「還有一個原因,能在腹地做讀書人,誰願意來遼東吃雪?讀書人,細皮嫩肉,手無縛雞之力,能在山海關內,就決不出山海關。」侯於趙談到了讀書人遷徙的問題,人才流入和流失。

  嘉峪關設立兩百年,甘肅雖然窮了點,但每年還是有秋闈,有進士、舉人、秀才、生員,以前是地方不夠大,是陝西行都司,現在重開西域,大明的手腳已經伸到了關西七衛,甘肅還有人用。

  綏遠還能靠著陝西、山西支援,都是窮的叮噹響的地方,河套還富一點。

  可遼東離京師很近,山海關就像是個單向閥一樣,遼東培養出來的讀書人也要跑到山海關內,山海關內的讀書人,不肯到遼東來。

  沒人,就是現實的阻力。

  「說到底,還是得靠軍屯衛所和衛所的學堂培養屬於遼東的讀書人,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總歸是有願意留在這窮鄉僻壤的讀書人,建設這黑土地。」侯於趙不由得想到了國初時候,太祖高皇帝四處搞軍屯衛所,四處營造衛所儒學堂。

  大明兩百多年的國祚里,有三成的進士,都是出自軍戶。

  儒家士大夫們總是高喊著:『聖人之教無往不行』、『有教無類』、『儒學教化』、『移風易俗』,但這些窮鄉僻壤里,哪有什麼士大夫?一到實踐,儒學士就開始高喊『邊境之民不可以教、故不必設學』。

  侯於趙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哎,遼東北濱邊塞,絕徼窮荒,鮮有儒者,歲時表箋乏人撰書,武官子弟多不識字,無從學問,喪亂之餘,欲求方聞之士,甚不易得,教師絕無、圖書更少、經籍殘缺,遼東豈可久守?」


  侯於趙自萬曆二年到遼東來,過了除夕夜就已經是第十三個年頭了,他在這裡紮下了根,時間久了,他十分迷茫,這種迷茫甚至有點絕望,他不知道,真的不知道遼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他說的問題,是現實引力,理想總是那麼的恢弘,可現實卻如此的殘酷。

  李成梁頗為不滿的說道:「你不就是讀書人嗎?你不就是紮根遼東,這一紮根就是十二年嗎?我遼東稱不上物華天寶無所不有,也是物產豐富,怎麼沒有讀書人願來!」

  「我就當老李誇我了。」侯於趙哈哈長笑了兩聲,搖了搖頭,他沒有反駁,但李成梁很清楚自己說的是廢話,像侯於趙這樣的循吏,大明又有幾個?

請刷新本頁!


  「陛下,可以把國子監的監生、落榜的舉人之流,送到遼東來啊,大明別的不多,走投無路的窮酸書生可不少!」馬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成梁看著馬林,又看了看自己的兒子李如松,這都是京師京營來的大營子弟,他們習慣了皇帝的無所不能,所以,遇到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陛下下旨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李成梁吐了口濁氣,搖頭說道:「陛下給廩食、賜衣服而遣國子生入遼,至今已七年有餘,入遼者短則一月,長則半年,幾多棄遼而去,學校雖設,而教官或缺極多,學校仍形同虛設。」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

  「拿了陛下的優待,卻不用心辦事,食君俸當忠君之事!如此反賊,當誅!」李如松面色一變,厲聲說道。

  「那不是更沒人來了嗎?不誅的時候,還有人願意到遼東來試試,你現在喊打喊殺,誰還肯來?流放到此,心懷怨懟,必然和那些蠻夷暗通款曲,亦為大禍也。」侯於趙看著李如松回答了這個問題。

  「我不善政事。」李如松啞然,他真的不擅長這些政事,思考這些問題,還不如讓他去殺倭寇。

  大明京營銳卒都是少爺兵,這是遼東軍兵對銳卒的評價,這不是羞辱,而是一種羨慕。

  除了羨慕京營少爺的軍備、補給、軍餉標準之外,最重要的是,少爺兵就是不用考慮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兒,只用想怎麼打贏敵人就夠了。

  遼東到現在仍然是實質性的軍管,這些遼東的將領們,往往不只是考慮打贏,還要考慮如何治理轄區,不至於動盪,軍政財法一把抓,是常態。


  李成梁探著身子,拍了拍兒子的胳膊,笑著說道:「你不用胡思亂想,作為京營副總兵,你就想著打仗就行了,陛下已經格外厚待遼東了,咱吉林、咱遼東馳道可以直達!這是連南衙都沒有的待遇哦!」

  「我和老趙說這些,是遼東足夠好了,我們都希望它更好罷了。」

  李成梁才不願去朝鮮當什麼鎮守公,吃那個苦幹嘛,這一仗打完他就回京師去,他作為武將,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交給讀書人去做吧!

  「這一戰,你一定要聽陛下的話,切記不可輕功冒進,也不要為那些朝鮮人拼命,要拼命也是給陛下拼命,朝鮮那幫肉食者沒一個是人,他們不配。」

請刷新本頁!


  看陛下下的聖旨,直接把朝鮮國王的王位給扒了,而且繼任者仍然稱之為光海君,意思就很明確了,朝鮮國王的王位,到李昖這裡算是斷了。

  繞開朝鮮的肉食者,直接占領義州,減緩大明後勤補給的壓力,海運可比陸運便宜的多,馳道三年五載修不好,但這港口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在李成梁眼裡,朝鮮的肉食者都是群蟲豸,哪怕是這些肉食者為了銀子,為了賺錢,把義州這個港口開放,大明京營銳卒、補給都可以走海路抵達朝鮮,這樣一來,就不用從遼陽和旅順往九連城陸運了。陸運是極為昂貴的,七萬石的糧草,就要二十一萬石的運輸損耗,但海運的話,只需要不到一萬石的損耗。

  「倭寇都特麼的把漢城給占了,朝鮮這群蟲豸,還在叫喚著什麼人心不古、世風日下這些鬼話,不肯開放義州,還特麼的跑到老子面前,要老子運糧給他們,長得醜,想的還挺美!」李成梁說起這個就來氣。

  朝鮮使者跑到遼陽,讓李成梁派兵,讓李成梁送糧食,而且對鴨綠江入海口義州港口的問題,咬得很死,堅決不肯。

  「陛下說,要提防朝鮮肉食者和倭寇同流合污。」李如松想起了陛下臨行前的交代。

  「你聽陛下的,對這幫蠢貨留個心眼,別被他們賣了還不知道。」李成梁深表贊同。

  李如松眉頭緊蹙的說道:「真的能直接打下義州來?」

  「放心吧,沒你的事兒,到時候我讓九連城的軍兵先進入義州,要是那些朝鮮的狗雜碎敢抵抗,我就把他們通通都殺了,若是打不過,你再入城。」

  「這些京師的賤儒不是說老子是軍頭嗎?這個軍頭,老子當定了!」李成梁在王化遼東的事兒上出不了多少力,換了個打法,他打算在入朝戰事上好好的出點力,做點軍頭該做的事兒。


  大明皇帝從不插手遼東軍兵的具體指揮,這給了李成梁極大的自主權。

  戚繼光有戚繼光的君子打法,李成梁有李成梁的流氓打法,不宣而戰,不告而取,先拿下義州再說。

  陛下尚節儉,能給朝廷省點真金白銀糧草,就是討陛下歡心。

  朝中有大臣彈劾他李成梁私自行動,也無所謂,他李成梁認了這個罪名,等到打完了仗就回京領(享)罪(福)。

請刷新本頁!


  「不答應,還能攔得住我?」李成梁絲毫不在意的說道。

  萬曆十四年正月初五,京師仍然沉浸在過年的喜氣洋洋之中,對於遠在朝鮮發生的事兒,歌舞昇平的京師,並沒有太多的感同身受,鰲山燈火就像是人們的日子一樣,一年比一年的紅火。

  勤政的大明皇帝,收到了更多的塘報。

  「寧遠侯要不告而取,直取義州,朕認為寧遠侯這行為雖然稱不上君子,但絕不是小人,總歸是為了更快的把倭寇趕下海。」朱翊鈞拿著李成梁的奏報,詢問著戚繼光對奇襲義州的看法。

  戚繼光站在堪輿圖前,認真看了許久說道:「臣以為善,就是寧遠侯恐怕又要挨罵了。」

  能打下義州是最好的,大明擁有制海權,才能更加進退有度。

  李成梁取義州的想法,其實就是想辦法干特娘的一票,但這個想法和大明步步為營、尺進寸取不謀而合,入朝作戰需要一個支點,而這個支點就是義州。

  「寧遠侯要用多少軍兵攻打義州?九連城只有兩千軍兵。」戚繼光疑惑的問道。

  「一千。」朱翊鈞快速的回答道。

  「夠嗎?」


  朱翊鈞搖頭說道:「朕也不知道,寧遠侯覺得夠用。」

  「寧遠侯覺得夠用,那就夠用。」戚繼光想了想,沒有多嘴,大明騎營壓陣,出不了大問題。

  大明騎營從遼陽至鴨綠江出海口的九連城,還有二十多天的時間,等到騎營抵達,別說一千遼東軍兵,就是一百個遼東軍兵去取義州,義州守軍要動手,也要掂量下輕重。

  這就是李如松說的那句,繞開朝鮮王室、大臣這些肉食者,大明自己行動。

請刷新本頁!


  「陛下,河南完成了普查丁口,萬曆十三年,除貴州、雲南、廣西、綏遠外,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完成了普查丁口。」張居正奏聞了大明另外一項重要工作,普查丁口,張居正呈送了一本奏疏。

  朱元璋治國有兩件寶物,一件叫魚鱗冊,就是田土冊,一件叫賦役黃冊,也就是人口冊。

  這兩件寶物,在兩百年間逐漸失效,萬曆元年開始清丈,一直到萬曆九年初步完成,在萬曆十一年河南才在好殺人的凌雲翼手中完成清丈。

  萬曆十一年時候,朱翊鈞拿到了第一件寶物魚鱗冊,現在,張居正把第二件寶物黃冊交給了陛下。

  洪武二十六年完成了第一次賦役黃冊的編纂,比洪武十四年要晚了十二年才編纂完成,這是因為洪武年間人員流動遷徙較多,給黃冊的編修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洪武二十六年,大明共有1065萬戶,人口6054萬口。

  元末明初,萬象更新,胡元粗糙的統治了百年時光,再加上元末戰亂,人口在洪武初定之後,開始恢復,六千萬人真的不算少了。

  「萬曆十二年末,大司徒告訴朕,大明有1062萬戶,6069萬口。」朱翊鈞拿著張居正呈送的奏疏,吐了口濁氣,說起了一個笑話。

  「嚴重失實,只是沒有完成普查,沿用舊例而已。」張居正俯首說道。

  萬曆十二年末的大計,沒有完成普查沒有更新黃冊,兩百年,大明戶數減少了3萬,人口增加了15萬。


  兩百年大明人口穩定到喪心病狂的地步,人人都知道這個數據失真,人人都知道這是個糊塗帳,卻沒有人去下功夫去查問此事。

  其實很簡單,大明魚鱗冊和黃冊,都是直接照著上一次的抄,甚至連增減都懶得做,比如,張雪顏就跟皇帝說:自嘉靖十一年到萬曆九年,禹州地方的戶數量為12277,人口數量為89470,五十年的時間裡,禹州地方人口數據,沒有一點變化。

  連糊弄都懶得糊弄了。

  而現在,以張居正為首的萬曆初年內閣,帶領朝臣,對這筆糊塗帳進行了全面的普查。

請刷新本頁!


  「萬曆十三年末,大司徒、元輔現在告訴朕,大明有2126萬戶,13367萬餘口。」朱翊鈞終於搞清楚了一個歷史上懸而未決的問題,大明中晚期,究竟有多少人。

  1.3億,比戶部之前預估的還要多了1000萬人,戶部嚴重低估了河南、湖廣、陝甘寧三邊的人口數量。

  「陛下,臣在普查丁口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咱大明的官僚們,個個都是本事通天,個個都是平帳仙人!」

  「比如這東昌府,在洪武二十六年的黃冊上,有48022戶,110192口另有327口畸零戶,萬曆九年,東昌府府內的黃冊上,有288135戶、662473口,兩百年,戶、口翻了六倍。」

  「可這翻了六倍的戶、口,到了省里布政司,就立刻馬上,變回了之前的樣子。」

  朱翊鈞眉頭緊蹙的說道:「先生的意思是,咱們地方的府、縣父母官們,對轄區有多少田畝和丁口,是極為清楚的?」

  「然也,人口上,縣裡在漲,府里在漲,唯獨這朝廷黃冊上不漲,當真是天下奇聞也。」張居正說完,自己都被氣笑了。

  這裡面還有一個案子,王一鶚在普查山東丁口的時候,忙前忙後一年多才查清楚,搞得精疲力盡,焦頭爛額,後來東昌府知府因為貪腐被海瑞給查辦了。

  查問東昌知府的過程中,從東昌府知府的私人執帳手裡,拿到了一本黃冊,王一鶚才發現自己白忙活了,而山東各府的知府們,就看著頂頭上司白忙活,如同看笑話。

  搞得王一鶚差點變成凌雲翼,舉起屠刀來。

  這知府們,對自己轄區有多少田畝、有多少人口一清二楚,但平帳仙人就是如此的神奇,一省的田畝人口,兩百年穩定不變。

  「其實就是布政司不負責勞役、四差銀,田賦也是得過且過。」張居正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魚鱗冊和黃冊的失效,其實就是變成了胡元的包稅制啊。」朱翊鈞面色極為難看,只拿到魚鱗冊的時候還沒有感覺,再拿到黃冊,朱翊鈞才發現,這幫士大夫們,真的把大明硬生生的玩成了包稅制!

  「那還是不同的。」張居正及時糾正了陛下的說法,距離包稅制還有很遠的距離,包稅制是預付款,給朝廷交了錢,包稅之人在包稅領地里,收多少賠了賺了,全看你自己的本事,通俗易懂的講,就是劫掠。

  大明這包漿的魚鱗冊和黃冊還是有一定兜底的效力,地方官是不能為所欲為的。

  「從南衙江左、江右開始,推行一條鞭法,首先,就是按魚鱗冊、黃冊,將各府州縣丁口攤派到田畝之中,一縣一府之賦役,量地計丁,一概征銀,官為分解,雇役應付。」朱翊鈞下了聖旨。

  「陛下,浙江也有條件和基礎。」張居正提醒陛下,浙江走在新政的最前面,還田如火如荼,既然要做,就一塊做了更好。

  朱翊鈞面色凝重的說道:「浙江…先生,朕覺得還是先把還田折騰明白,煩累小民過甚,過猶不及,朕打算把侯於趙調到浙江去,申時行一個人有點忙不過來。」

  「等侯於趙去了,再行一條編(鞭)法。」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