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57章 元老之間

第57章 元老之間

2024-10-31 05:10:16
  第57章 元老之間

  韓絳都能提前得到汴京的通報。

  已經是四朝元老的太師、致仕前宰相、潞國公文彥博,又豈能沒有自己的渠道。

  他比韓絳更早知道汴京天子駕崩,新君即位的事情。

  而且,他知道的細節,比韓絳要多。

  只是,文彥博誰都沒有說。

  他將這些事情,一直藏在自己心中。

  等到汴京來的消息,終於傳進了資聖禪院之中。

  文彥博才幹嚎了一聲,流下兩滴眼淚,面朝汴京方向拜了一拜。

  然後,這位大宋太師就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他的地位,已經足夠讓他,哪怕面對天子,也有討價還價的權力!

  尤其是在韓琦、富弼都已經先後去世的今天。

  他文彥博文寬夫,就是這大宋唯一碩果僅存的嘉佑宰相!

  「太師……」文彥博的好友,已故的名士大儒邵雍之子邵伯溫,悄悄的靠近文彥博的身旁,壓低了聲音,問道:「大行皇帝駕崩,新君即位,您會不會進京赴闕面聖?」

  文彥博聽著就笑了。

  「老夫患病在身!」他輕聲說道:「恐難遠行啊!」

  邵伯溫低下頭去,他聽懂文彥博的意思了。

  太師這是在自抬身價。

  汴京的太皇太后、皇太后與天子,要是不派人來親自請他入京。

  他動都不願動。

請刷新本頁!


  「倒是爾等……」文彥博的眼睛,在他面前的晚輩後生們身上掃過。

  邵伯溫、程顥、程頤。

  還有李常、席汝言、王尚恭、馮行己這樣在熙寧、元豐時代,不願與幸進少年們同朝為官,憤而退居洛陽的君子人物。

  他悠悠說道:「都抓緊時間,能進京的都進京吧!」

  「若是去的晚了,恐怕太皇太后與皇太后身邊,就要被小人所充斥!」

  眾人聽著,都是點了點頭,拱手謝道:「太師教誨,我等銘記在心!」

  文太師所言,確實是至理名言。

  如今的太皇太后與皇太后對王安石和王安石的新法到底是什麼態度?

  可謂是人盡皆知!

  早在熙寧年間,大內的皇太后和皇后,對於王安石極為不滿,屢次在天子面前諫言廢黜新法的傳聞,就已經在坊間流傳甚廣。


  那些入過宮,拜見過兩宮的命婦們回來後也都說『皇太后、皇后,不喜王安石久矣,以為王安石禍亂國家,必有報應!』

  現在,新法最大的支持者,那位天子已經駕崩,變成了大行皇帝,很快就會變成先帝,成為列祖列宗,變成應天禪院和往聖宮還有汴京景靈宮裡的御容畫像。

  雖然,傳說新君聰慧仁聖,雖是幼沖,卻已頗具人君法度,頗有天子風範。

  可他再怎麼樣,也都只有八歲。

請刷新本頁!


  不趁著這個機會,趕快去汴京城裡,面見兩宮,進呈正言,言說新法亂政諸事,爭取兩宮支持。

  那麼,兩宮身邊,很快就會被小人的身影充滿,到時候就沒有他們的份了。

  所以,他們必須主動起來。

  就像當年,天聖年間的王曾。

  倘若當年,不是王曾主動請求與章獻明肅皇后獨對,言說丁謂禍國殃民的種種罪證。

  那個奸相又怎麼可能被扳倒?

  文彥博卻是拿著眼睛,仔細的看了看,在這個耆英堂內的眾人,然後他好奇的問道:「司馬十二呢?」

  「太師……」邵伯溫答道:「司馬公,聞知天子駕崩,便獨自一人去旁邊的小廂房裡悲傷了!」

  文彥博點點頭,嘆了口氣:「老夫去看一看司馬十二!」

  便拄著拐杖,在一個僕人的攙扶下,出了耆英堂,到了這資聖禪院的後院。


  在一個小廂房前,文彥博看到了那個跟了司馬光十幾年的年輕人范祖禹。

  范祖禹可不僅僅深得司馬光的喜歡。

  已故的富韓公也很喜歡他。

  在世的時候,甚至一度想要招其作孫女婿,後來實在因為沒有合適的才作罷。

請刷新本頁!


  這幾乎就是一種傳承衣缽的表態。

  文彥博同樣也很欣賞這個年輕人。

  不止學問、人品和才華。

  還有家世!

  范祖禹是范縝的族人,從小喪父,被族叔祖范縝帶在身邊親自教育撫養長大的。

  「純甫啊……」文彥博走過去問道:「司馬十二還在傷心?」

  「文太師……」范祖禹上前拱手而拜,低著頭道:「相公與大行皇帝,實乃君臣相處之典範,大行皇帝之遇相公,可謂盡心盡力,無微不至,以國士待之也!」

  「如今,大行皇帝驟然駕崩,相公哀不自勝,在所難免!」

  文彥博嘆了口氣。

  他當然知道,司馬光對那位駕崩的陛下,有著非常特殊且極其複雜的感情。


  一方面,那位陛下重視司馬光,以其為社稷大臣、國家柱石看待。

  而且,那位陛下對司馬光立志要修《資治通鑑》的事情,極為支持。

  不僅僅親自為之作序,又欽賜書名。

  更將皇宮大內所藏的歷代珍貴史料賜給司馬光,作為修書的參考。

請刷新本頁!


  同時,資治通鑑書局的全部經費、開支,都是那位陛下親自下詔賜給的。

  十幾年來,只有多賜,從未短少一文。

  可以說沒有那位陛下的全力支持,就憑司馬光,是不可能在短短十幾年裡,就將資治通鑑這樣的鴻篇巨著修成!

  那位陛下對司馬光的種種包容、恩典,無論放在那個朝代,都只能用『天恩浩蕩』來形容。

  是標準的『禮遇國士』的待遇。

  依著儒家士大夫的價值觀和聖人教誨。

  君以國士待我,必以國士報之!

  可另外一方面,那位陛下,卻怎麼都聽不進司馬光的勸諫。

  不獨如此。

  那位陛下為了推行新法,還將大批反對的君子人物,全部貶出了京城。


  以至於,京師之中,竟沒有反對者的立足之地!

  這就讓司馬光,無法接受。

  聖君在朝,本當廣開言路,聽天下之論,奈何獨信一人?

  「老夫去勸勸他!」文彥博說著,越過了范祖禹,直接推開了廂房的門。

請刷新本頁!


  文彥博循聲看去,看到了在廂房裡間,老淚縱橫的司馬光。

  他走過去,輕聲說道:「君實啊……老夫當年,也和君實一樣哭過……」

  那是仁廟駕崩的時候。

  「但,後來老夫轉念一想,大行皇帝不幸奄棄天下,可他還留下了江山社稷,交託在我輩士大夫手中!」

  「老夫怎能消沉?當為天下振作!」

  「君實,汝可比老夫、韓魏公還有富韓公的命道要好得多!」

  「如今,天子雖然不幸晏駕,可少主在朝,新君已然嗣位,社稷有後矣!」

  「君實若是大行皇帝之忠臣,此刻就該止住哭聲,立刻回去收拾行囊,赴闕面聖!」

  「難道還有比,輔佐少主,梳理天下大事,撥亂反正,收拾天下人心,更好的報答大行皇帝恩遇的事情嗎?」

  司馬光聽著,自然知道,文彥博說得對。


  大行皇帝不幸,已奄棄天下。

  少主在朝,人言聰俊仁聖,儼然頗有祖宗儀態。

  年僅八歲,已可讀春秋,已能明禮法,知尊卑之教。

  孝順太母,親近母后。

請刷新本頁!


  登基之時,為群臣擁戴,依然能條理清楚。

  汴京人言:官家頗具仁廟遺風!

  司馬光這些日子在這資聖禪院,不斷聽到那位少主的種種傳說。

  他也因為這些消息而不斷振奮。

  尤其是,當司馬光得到了韓忠彥、王存等人的書信通報,確認了種種傳言,確鑿無疑。

  他內心的振奮和喜悅是難以抑制的。

  對士大夫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得上致君堯舜上。

  假若有。

  那就是在自己的輔佐下,天子為堯舜!

  而少主,完美契合了司馬光的理想模板。


  聰俊仁聖,少年早慧,八歲讀春秋,較之漢明帝也沒有遜色之處。

  雖居深宮,猶明禮法之教,知上下尊卑之別。

  更能闡發聖人微言大義,作寬厚仁恕之見。

  如此少主,縱觀古今,也沒幾個大臣可以遇到。

請刷新本頁!


  於是,司馬光抹掉眼淚,對文彥博拱手道:「太師之教,吾銘記於心!」

  「只是……」司馬光望向汴京方向,拱手道:「未得天子詔命,擅自入京,非人臣可以做的事情!」

  文彥博搖搖頭,道:「不然!」

  「去歲,大行皇帝曾有明詔:皇子延安郡王明春出閣,當以司馬光、呂公著為師保!」

  「此乃託孤也!」

  「大行皇帝,明詔天下,託孤於君實,君實身為人臣,又豈能遲疑不前?」

  「況且……」

  文彥博道:「去歲十月,君實已做滿了四任崇福宮使,依制度也當入京待闕!」

  大宋制度,一切流官,哪怕只是最低的第七階選人判司薄尉,每任滿一期,都要回京待闕。

  等待吏部(過去是審官院和流內銓)或者都堂、天子的任命。


  正是因此,大宋宰相最大的權柄,始終都是堂除官員。

  選人、用人,決定天下未來,也決定國家前途。

  「抓緊入京吧!」文彥博語重心長的說道:「君實啊,天下都系在君實身上!」

  「我等嘉佑老臣,皆老朽矣!」

  說著,文彥博也落寞起來。

  韓魏公既去,富韓公且隨。

  范文正公早已駕鶴,歐陽文忠風流盡於醉翁亭。

  嘉佑重臣,昔年勠力同心,發動慶曆新政,然後又推動慶曆興學的君子群賢,現在就剩下他一個了。

  至於其他什麼張方平、王拱辰……

  慶曆年間,都是小人、邪黨!

  文彥博能忍住沒罵他們,就已經是在為大局著想。

  ……

  PS:更正一個前文錯誤。

  我看書看昏頭了,寫錯了。

  北宋天子駕崩到群臣請聽政,不是七天,而是三天。

  我腦子糊塗,把另外一個事情和這個搞混了。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