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為何無法除貪?

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為何無法除貪?

2024-11-02 13:03:03
  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為何無法除貪?

  朱元璋走出一段距離,將這本小冊子傳給了等在一旁的軍機大臣們。

  王景疑惑地接過,目光一掃,隨即瞳孔驟縮,仿佛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東西,仔細翻閱片刻後,他又將冊子遞給了董倫,董倫翻閱幾頁後,眼中流露出同樣的震驚之色。

  醫書,不稀奇。

  但是能普及的醫書,可太稀奇了。

  劉三吾最後接過冊子,他一邊看,一邊喃喃自語:「這這難道是天書嗎?」

  三人面面相覷,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難以言喻的震撼。

  他們身為朝廷重臣,自然見識過無數珍稀古籍,但像這樣實用、詳盡且通俗易懂的醫學手冊,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

  而這本小冊子的意義,毋庸置疑,只要稍有見識的人,都能看出來。

  畢竟,哪怕是周王朱橚,現在正在組織學者進行編撰的方劑學巨著《普劑方》,從本質上來講,也是用來培養傳統中醫的,《普濟方》當然有很大價值,囊括了61739個藥方,239張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引用其中的方劑就特別多。

  但這個手冊,完全可以培養所謂的「赤腳醫生」,只要培養的足夠多,那麼就能用極低的成本,降低整個大明的死亡率,並延長百姓的整體壽命,意義完全不是《普劑方》能比的。

  不要以為朱元璋在文臣眼中的印象是冷血無情,他就對百姓也這樣。

  實際上,朱元璋是苦出身,所以非常非常重視百姓的各種社會濟養與保障,而洪武朝也是整個明朝社會福利水平最高的時代。

  對於老人,每一位8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獲得五斗米、三斤酒和五斤肉;而90歲以上的長者,除了這些物資外,還將額外得到一匹帛和十斤絮;對於殘疾人,朱元璋明確規定了養濟院的收養對象和救助標準,並將其寫入《大明律》,還派官吏進行暗訪,對未能有效執行的地方官進行責罰;對於死後無地下葬的貧民,朱元璋設漏澤園用以埋葬,天下府州縣也各設義冢;對於無家可居者,朱元璋甚至嘗試了建立保障房,在京城外的一片閒置土地上,親自督導建造了260間瓦房提供給貧民,雖然後來因為成本問題的無法負擔了,但時至今日,這些房子還在那片土地上佇立著。

  所以,這種能夠以極低成本改善百姓健康、壽命的小冊子,對於大明,甚至對於整個華夏文明來說,都是無價之寶!

  有了它,無數百姓將免受病痛之苦,無數生命將得到拯救。

  「聖孫殿下真是功德無量啊!」董倫由衷讚嘆道。

  「這小冊子,刊印推行下去,在鄉鎮中為惠民藥局培養醫生,可行嗎?」

  所謂惠民藥局,指的是在洪武三年的時候,朱元璋命天下府州縣開設的免費醫療機構,由朝廷負擔開銷,凡沒有錢看病的軍民,都可去惠民藥局免費看病和抓藥。

  當然,這項制度跟朱元璋的很多政策都很類似,想法很好,但要麼推行起來難度大,要麼不可持續,所以經過了十幾年的變遷,現在很多惠民藥局要麼每個月只能給少量病人治療,要麼就已經賣給私人當做藥鋪了。

請刷新本頁!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傳咱的旨意,立即召集太醫院所有御醫,以及京城內外有名的郎中,共同研究此手冊,咱要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手冊中的內容吃透,並推廣到全國各州縣的惠民藥局。」

  說完,朱元璋從劉三吾手裡再次拿過小冊子,輕輕撫摸著封面上的字跡。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大孫,已經為大明的未來,又添上了一塊堅實的基石。

  不過,眼下除了這本屬於意外之喜的小冊子,以及之前送過來預測未來的殘頁上透露的海量信息以外,朱元璋在這次陰陽炁海關閉以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郭桓案。

  郭桓案的性質之惡劣,怎麼形容都不為過。

  朱元璋沒有一次砍下幾萬顆腦袋,還是看在朱雄英的面子上,怕一次性送進地府里的人太多。

  但是,郭桓一個上任不到一年的戶部侍郎,就能貪七百萬石,或者說,就敢貪這個數,直接深深地震撼了朱元璋。

  朱元璋開始一度懷疑起了自己的反貪政策。

  ——他們不知道貪墨是要被剝皮實草的嗎?

  要知道,《大明律》中明確記載:受賄者,一貫以下杖七十,八十貫以上則絞刑;竊取官銀,一貫杖八十,四十貫以上判斬首。

  而對於性質極為惡劣者,諸如郭桓等人,更是直接剝皮做成了稻草人。

  實際上,正是朱元璋早年被元朝貪官污吏盤剝的經歷,才成為了他大力反貪的動力來源。

  因此,朱元璋定下了笞、杖、徒、流、死等「新五刑」以及種種適用條款,這些舉措旨在通過嚴懲,形成對貪墨的強烈威懾,讓官吏們畏懼《大明律》,從而有效遏制貪墨行為。

  除了嚴刑峻法,朱元璋還很重視對官員們的精神教育,弄了《難難歌》以及《醒貪簡要錄》等歌謠、小冊子,來提醒官員。

  可就是這麼雙管齊下,貪墨還是屢禁不止,甚至搞出了這種驚天大案。

  可以說,郭桓案,直接給朱元璋整不會了他不禁思考起了一個問題,到底怎樣,才能控制官員們堪稱「前赴後繼」的貪墨行為呢?

  朱元璋沒想明白,所以打算問問大孫,讓他請教一下那頭的那些高人們。

  當聽到爺爺想知道郭桓案這種事情為什麼會屢禁不止後,朱雄英這才想起來,那頭好像都過了洪武十八年了,郭桓案已經發生了,不過看起來,爺爺倒是沒有被波及。

  於是朱雄英答應了下來,承諾好好研究一番,下回告訴他。

  很快,陰陽炁海就消失無蹤了。

  不過陰陽炁海的消失,並不意味著事情的結束,因為朱元璋當看到跟著馬三保一起過來的人以後,面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咱讓你來了?」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