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

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

2024-11-02 13:08:21
  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

  幕府山,觀音門外。

  一條嶄新的鐵軌蜿蜒伸展,直通不遠處的燕子磯碼頭,陽光照耀在鐵軌上,閃爍著金屬特有的光澤。

  今日,是大明第一條鐵路通車的大日子。

  跟之前蒸汽機車的出現,以及蒸汽船在鎮江龍王節上的亮相不同,這次是一整套完整的東西了。

  而從京城的觀音門城門到燕子磯碼頭,雖然路線很短,只有區區四五里的長度,但意義卻非常的重大,即將迎來它的首次運行。

  觀音門內外,人聲鼎沸,萬眾矚目。

  朱元璋、朱標、朱雄英以及眾多臣工都親臨現場,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魏國公徐達和曹國公李文忠自然也在受邀之列,兩人在觀音門上並肩而立,眺望著即將通車的鐵路。

  徐達撫著鬍鬚,感慨道:「文忠啊,想不到我們大明也能有今日,這鐵路一通,往後行軍打仗,運送糧草可就方便多了。」

  李文忠點頭贊同:「確實如此,這都是託了聖孫的福。」

  兩人談笑間,一列嶄新的蒸汽機車緩緩駛入視線。

  參與鐵路建設的工匠們也站在人群中,這些人看著自己親手建造的鐵路通車,激動的是熱淚盈眶,雖然這條鐵路不長,但作為第一條鐵路,這是從無到有的事情,裡面的每一段鐵軌、枕木、鉚釘,都是他們辛苦弄出來的。

  一位老工匠抹著眼淚說:「真是不容易啊!」

  其他工匠也紛紛點頭,但臉上洋溢著的,更多的是自豪。

  至於一些封建迷信導致鐵路不能運行之類的事情,倒是還真沒有出現,這不是大明京城的百姓就不迷信,而是被更大的迷信提前先震懾住了。

  幕府山下,觀音門外,百姓們聚集成群,議論聲此起彼伏。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那條嶄新的鐵軌,那是他們平日裡難得一見的奇景。

  「你聽說了嗎?」一位老者神秘兮兮地開口,「這鐵路,可不是尋常之物。聽說是龍虎山的大天師和武當山的丘真人聯手謀劃的,這是為了牽引龍氣,庇護我們大明的江山啊!」

  「哎呀,真的嗎?」旁邊一位中年婦女好奇地湊過頭來,「我之前還聽人說,這鐵路會壞了地脈,惹怒神靈呢。」

  老者搖了搖頭,一臉嚴肅地說:「那些都是無知之人的妄言。你看,今天這不就通車了嗎?皇上、太子、皇孫,還有那麼多大臣都親臨現場,這能是假的嗎?更何況,有大天師和丘真人這樣的高人指點,怎麼可能會有問題呢?」

請刷新本頁!


  此時,蒸汽機車緩緩駛過觀禮台,發出隆隆的響聲,百姓們紛紛揮手歡呼,仿佛是在迎接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朱雄英站在觀禮台上,看著通車的鐵路和激動的人群,心中也充滿了成就感。

  蒸汽時代,已經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這條鐵路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它已經有了實際作用,以後送往燕子磯碼頭的軍用物資,就不需要再人扛馬馱來走這一段路了,而是扔在火車上,火車就能運輸過去。

  而蒸汽機車的正式通車,一部分水師官兵與參與建設的工匠們有幸成為首批乘客,體驗這前所未有的交通方式。

  這些人踏上機車,坐在不算寬敞但絕對明亮的車廂內,臉上都流露出興奮或是好奇的神情。

  嗯,之所以明亮,是因為為了方便裝貨卸貨,車廂的兩側都是可以拉開的。

  反正這條鐵路的目的就是貨運鐵路,也不是用來運人的,即便是運人,也是運輸軍人,所以壓根就沒考慮過乘客們的舒適性,這些人也不追求舒適性.總之,有個加裝的座椅,就已經比站著要舒服多了。

  機車緩緩啟動,隨著蒸汽的噴涌和車輪的滾動,這些水師的官兵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驗,速度不快,也不算特別平穩,但就是不一樣,水師官兵們平日裡在江面上乘風破浪,此刻卻像是在陸地上「滑行」,他們不由地驚嘆於這種新型交通工具的便捷。

  而軍官們,則是更多地注意到了火車的高效性,想像著未來戰爭時,軍隊和物資可以快速調動,機動方面的優勢不言而喻。

  工匠們坐在車廂里,感受著窗外的風景飛速掠過,沿途的那些並沒有刻意聚集在觀音門的百姓們也紛紛停下腳步,駐足觀看,他們看著這輛不需要吃草的「鐵馬」順著鐵軌緩緩駛向燕子磯,臉上露出了驚奇的表情。


  「哎呀,這真是了不得啊!這鐵馬竟然不需要吃草就能跑,真是天下奇聞!」一位老者捋著鬍鬚,連連稱奇。

  「可不是嗎?聽說這是聖孫的傑作,真是厲害呀!」旁邊的一位中年漢子接口道。

  「看這速度,比馬車快多了!要是我們也能坐上去,以後出行可就方便多了!」一位年輕的商人興奮地補充道。

  火車就這麼轟鳴著,一路緩緩駛入燕子磯碼頭。

請刷新本頁!


  雖然早就聽說了這個消息,但聽說與真正發生到眼前,還是完全不一樣的。

  「天老爺,竟然能夠載著滿滿登登的人和貨物跑這麼遠!」一位年輕的水師官兵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說道。

  「真是神奇啊!這速度,比我們的戰船還要快呢!」另一位老兵感嘆道。

  隨著機車的停穩,水師官兵們紛紛圍上前去,好奇地打量著這個新奇的交通工具,仿佛想要從中窺探出什麼來。

  而在此時,快馬飛馳回觀音門,帶來了火車正常行駛抵達終點的好消息,出發點的人群瞬間沸騰了起來,歡呼聲、掌聲此起彼伏。

  「成了!火車成了!」人們高呼著,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與自豪。

  朱標看著人群,他的臉上同樣寫滿了驕傲,他看著朱雄英,深深地感嘆:「英兒,你為大明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啊!」

  這話不假,這條鐵路雖然不長,但它象徵著大明正式邁入了蒸汽時代,一個嶄新的、充滿活力的時代。

  而這也只是開始,有一就有二,鐵路和蒸汽機車,將成為大明騰飛的翅膀,極大地加速大明的人員和物資運輸速度。

  「大孫,你覺得下一步我們該如何規劃鐵路線路?」朱元璋突然開口問道,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期待。


  鐵路在目前的成本負擔已經不是不可接受了,畢竟無論是鐵軌還是枕木、砂石,大明都能完全自產,但想要全方位鋪開,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須要選擇好鐵路優先發展的方向。

  朱雄英沉思片刻,然後說道:「皇爺爺,孫兒認為應該向西貫通最為富庶的江南地區,這裡的商業繁榮,物產豐富,鐵路的修建將極大地促進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也能為大明提供更多的稅收。」

  「標兒你覺得呢?」

  朱標聽後微微點頭,但隨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兒臣認為應該先從江北瓜埠開始,先修到鳳陽,然後再到開封,最後到北平。這樣一條線路,不僅可以將我們的京城與中原、北方重要城市緊密連接起來,還能加強中樞對北方的控制力。」

請刷新本頁!


  而之所以朱標這麼建議,則是因為現在大明還沒有建設一道能夠縱貫長江的鐵路橋的能力,所以只能以京城北面長江北岸的瓜埠鎮作為始發點。

  至於開封以北的黃河,倒是可以考慮,這不是大明的工業實力有多強大,而是黃河的走勢跟現代世界位置壓根就不一樣,不需要建設跨黃河大橋,只需要把鐵路線往黃河以西靠一靠,就可以一路平原通到北平了,因為從元朝開始,黃河在經過開封之後河道就向南,流入泗水與淮河,再由淮河流入大海。

  而整個工程,真正有難度的,其實是如何讓火車經過江淮的淮泗流域的河網,以及河北的滹沱河。

  解決辦法還得研究研究。

  朱元璋聽後陷入沉思,他明白朱標的考慮,從戰略角度來看,確實應該先修建連接京城與北方重要城市的鐵路線,以確保國家的穩定。

  還是那個問題,現在的大明,南北割裂實在是太嚴重了,從靖康之難開始算起,北方與南方分裂了數百年之久,互相已經完全沒有了認同感,在靖康之難後的幾十年,北地漢人依舊盼望著大宋能夠收復中原,但時間久了,再加上紹興和議時一紙協定坐實了「南自南北自北」,人心就冷了,到了蒙古人滅亡金國的時候,很多漢官都為了金國殉葬,攻滅南宋的時候,北地漢人更是出力甚多,忽必烈就是以北地漢人為主要支持力量統一天下的,只不過到了兩都之戰的時候才有所改變。

  至於北平那地方現在更是基本完全胡化了,畢竟從五代十國末期,就被石敬瑭割給了契丹人,時間久的都有些可怕。

  所以鐵路這種工具,如果要想追求最大化的政治意義,那就是建立從北平到京城的直達鐵路。

  有了這麼一條鐵路,就能夠將南京應天府、中京鳳陽府、東京開封府、北京北平府連在一起,而這條鐵路修成,只要中樞的兵力足夠,能夠控制全局,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什麼靖難之役了頭天朱棣剛起兵,沒過兩天大軍就兵臨北平城下了。

  而只要中樞能夠控制大部分區域,哪怕北方有叛亂,火車經過的沿途必經橋樑也可以從容炸毀,再加上起點是從江北的瓜埠出發,還有能夠陳列大量水師的長江作為防線,這條鐵路對於南方和北方,其實戰略態勢是截然相反的。


  不過朱雄英的想法,也沒什麼問題。

  先修一條到江南的鐵路,這個是能夠快速打通大明經濟腹心地帶的辦法,讓人員和物資高效流動起來,不僅很快就能夠回本,而且還能大賺特賺。

  畢竟江南的交通運輸,現在主要依靠的是南北向的京杭大運河以及東西向的長江航道,以及環太湖的水網。

  但問題就在於,長江是在江南地區北部的,是無法真正能夠貫通江南地區主要府縣的。

請刷新本頁!


  但是由於江南並非平原,而是丘陵與水網密布,所以鐵路建設同樣也面臨著很大的考驗。

  「英兒的想法實施起來更容易一些。」

  朱元璋最終表態道:「接下來,就要著手籌備修建這條鐵路的事宜,先修到鎮江府,然後到常州府,大孫,你願意承擔這個重任嗎?」

  畢竟,這個世界上肯定沒有人比朱雄英更懂鐵路這東西了。

  朱雄英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孫兒定當竭盡全力,為大明修建出這條鐵路線!」

  「不過也不是都要你去干。」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還是以工部為主,你替咱把握一個大方向就行了。」

  朱雄英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雄心壯志:「皇爺爺,鐵路不過是工業發展的一小步,孫兒以為,當下要發展工業,還是要建立一系列大型工廠,除了原有的煉鋼製煤,還要有紡織、糖等等輕工業,這樣不僅能振興國家實業,還能極大地推動民間手工業的發展。」

  朱元璋聞言,眉頭一挑:「哦?詳細說說。」

  於是,朱雄英把他的想法,借著這個朱元璋心情很好的時候,都說了出來,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經過內廷成立的泉庫司,獲得了一部分了商人割出來的獨霸產業,需要進行整合,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皇室產業體系,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大規模的工廠。

  不過人數一多,管理起來就是大問題。


  「孫兒還考慮到工人的住宿和家庭需求,工廠附近將建立宿舍區,方便工人居住,同時還會設立學堂、醫館等設施,讓工人們無後顧之憂。」朱雄英補充道。

  朱元璋聽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大孫考慮周全,朕甚感欣慰。」

  「另外,孫兒還想通過在蘇州府和松江府,收購棉花,鼓勵棉花種植,然後建立工廠生產棉紡織品,自元末以來,江南百姓本來就有使用棉紡織品的習慣,只不過之前沒有大規模的風潮,我們完全可以設計出更好的、多種多樣棉紡織品,以此改變江南百姓的穿衣習慣。」

  正如那句話一樣,用戶需求不是挖掘的,而是創造的,工業革命就是創造了棉紡織品、紅茶等等需求出來,而民間或許沒有力量或者動力,但是朱雄英完全可以讓內廷設計出既美觀又實用的服飾,讓百姓們穿上更好的衣服,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請刷新本頁!


  嗯,兩人的思維不太一樣,但是殊途同歸了。

  所謂「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而朱元璋主張「復衣冠如唐制,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洪武開國之初,朱元璋在制定安邦治國方略時,始終將服飾制度的確立作為鞏固江山社稷的重要舉措,建立起一個等級有序、規制浩繁的服飾體系,明代的服飾上承唐、宋服飾的基本形制,又因時而變,做了很多創新,但總體上來講還是突出了貴賤有別、上下有等的特點。

  而且朱元璋自己就是大明最強的服裝設計師,先是把進賢冠改成了梁冠,並增加了忠靜冠、保和冠等冠式,然後又規定了官吏戴烏紗帽,穿圓領袍,袍服除了品色規定外,還在胸背綴有補子,並以其所繡圖案的不同來表示官階的不同,腰帶也因品級的不同而在質地上有所不同,比如革帶、玉帶、犀帶等等。

  總之,在服裝樣式和制度上面,朱元璋是相當的盡心盡力,儘可能地規定了全天下各式人等從頭到腳的穿搭。

  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剛才說的四個字,衣冠正朔。

  或者直白點說——去胡化。

  在大明,衣服不僅僅是衣服,更是等級,所以朱雄英想要發展和推廣棉紡織品,肯定是要得到朱元璋的同意的,甚至設計樣式都得朱元璋批准.其他事情或許朱雄英可以隨便搞,朱元璋只看一個結果,但是衣服這件事情,那就得嚴格把關了。

  聊天無意間,朱雄英了解到了朱元璋的小癖好就像是朱標熱愛釣魚一樣,朱元璋竟然相當熱衷於服裝設計。

  嗯,看來服裝設計確實是很神奇的專業。

  而且棉紡織品不僅僅是衣服,比如長衫、裙子、內襯、襪子這些,還包括了其他的東西,譬如毛巾、被單、棉毯、坐墊、窗簾等等,可以說市場是相當廣闊的。


  「最後,孫兒還有一個想法。」朱雄英頓了頓,繼續說道,「宮中針工局的手工藝技能堪稱頂尖,若是能將這些技藝引入,多讓宮女們進行設計,必定能大大提升這些棉紡織品的質量,同時,再加上工業化生產降低成本,物美價廉的棉紡織品,定然會無往而不利。」

  針工局是內廷「五司八局十二監」體系的一部分,屬於八局之一,由掌印太監主管,並下設管理、僉書、掌司、監工等員,它的主要職責是掌造宮中內使的衣服,包括冬衣和夏衣的發放,以及一些特殊場合所需物品的製作,如婚禮服裳和王府冊封賞賜等項衣服,朱雄英的蟒袍就是出自她們的手中,該局所需工價由工部支給,工匠人數在三百六十人以上,大部分都是心靈手巧的女工,針線在她們手上,都能玩出花來,不管是栩栩如生的動物,還是壯美的山河圖景,全都能給縫製出來,而且美輪美奐。

  可以說,針工局的這些女工匠,來設計棉紡織品的樣式和圖案,再專業對口不過了。

  而內廷的強大,在這件事情中,其實也可以看出來。

請刷新本頁!


  這樣,一方面能創收,另一方面,也能改變百姓的生活。

  朱元璋笑道:「這件事情,伱得去問問你皇奶奶了。」

  是的,按照帝後的分工,這件事情雖然朱元璋很感興趣,但怎麼弄,還得是馬皇后拿主意,而之前關於內廷重設泉寶司,也就是現在新增的第五司「泉庫司」,其實也是得到了馬皇后的支持,只不過這件事情,朱元璋並沒有跟朱雄英說。

  夜幕降臨,皇宮的燈光漸次亮起,為清冷的宮中增添了幾分溫暖。

  坤寧宮內,馬皇后半坐在榻上,手裡在縫著衣服,親自給衣服打補丁,門外傳來了輕輕的腳步聲,宮女通報後,緊接著是朱雄英恭敬的問安聲:「孫兒拜見皇奶奶。」

  馬皇后抬起頭,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英兒來了,快坐下。」

  朱雄英走進屋內,坐在馬皇后的對面。

  「鐵路通車順利嗎?」

  「一切順利,有了這東西,以後就方便多了,奶奶想去哪,鐵路就修到哪!」

  「哈哈。」馬皇后抿著嘴唇笑了下,並沒有當真,不過還是挺開心的。


  朱雄英開口道:「孫兒有一想法,想與皇奶奶商議。」

  馬皇后放下手中的針線,微微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孫兒計劃在京城由泉庫司統籌,建立一系列工廠。」朱雄英條理清晰地陳述著自己的計劃。

  馬皇后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你的想法很好,士農工商,百姓想要生活的好,有農業也得有工業,工業的發展對於大明來說至關重要。」

  「孫兒還有一個特別的想法。」朱雄英繼續說道,「孫兒打算在紡織廠中大量招募女工,為她們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除此以外,還想要內廷的針工局來設計衣服樣式。」

  朱雄英補充道:「這些女工們心靈手巧,有她們的加入,不用她們去生產,就是設計,肯定能為產品增添更多的東西。」

  馬皇后微笑著點了點頭:「這個想法很好,宮中針工局的女工們技藝精湛,平素無事的時候閒著也是閒著,不如讓她們也忙起來,到時候多發些賞賜就是了,也算是給大明做貢獻。」

  馬皇后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兩人又聊了些事情,隨後朱雄英回到東宮的居所了。

  而這個消息,在由馬皇后親自下令以後,也很快在宮中不脛而走。

  「聽說了嗎?聖孫要在京城建大工廠了,還要讓咱們針工局的宮女去設計衣服樣式呢!」一個年輕的宮女興奮地對著身邊的同伴說道。

  「真的嗎?」另一個宮女眼中閃爍著期待。

  「是啊,皇后都同意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年輕宮女繼續說道,「到時候咱們設計的衣服,說不定能穿在自己的身上呢!」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一個沉默的宮女放下手中的話本,只是念出了這麼一首詩,卻讓剛才嘰嘰喳喳的宮女們頓時都有些黯然了下來。

  不過,這顯然是她們一眼望到頭的生活里,一個很大的變數,所以這些宮女一想到自己設計的衣服和樣式,以後能穿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就都很興奮。

  而且最重要的是,馬皇后一向說到做到,說這次有賞錢,那就一定有,所以在物質激勵和精神刺激的雙重作用下,針工局的宮女們,還是相當有熱情的。

  而在東宮的居所內,朱雄英也聽到了這些宮女間流傳的話語,他的計劃既然已經得到了皇爺爺和皇奶奶的支持,接下來就是要將這個計劃付諸實施了。

  有著內廷的人力,以及整合出來的財力,接下來他要弄得,就是類似以國家為主導的工商業部分改革,只不過,在這個時代是以皇室的名義進行的。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