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可能會有的影響
2024-11-03 17:41:38
「對,還不滿意。婆婆想用來印書,婆婆說若是用於印刷,這紙的韌性還不夠。有點脆!」姜氏忙輕輕的抖抖紙,讓丈夫聽到紙的聲音。其實,姜氏還挺喜歡這聲音,這其實也代表了這紙微硬,沒有之前蔡侯紙的那種草木的那種沙沙感。她其實也不懂什麼叫印刷,不過,婆婆怎麼說,她怎麼聽。如實轉述。
孫朗抿嘴拿了枚印章,對著紙上蓋,然後對著光看。
腦子有點亂!他竟然不知,母親想印書?
蔡侯造紙,就是想用紙來代替竹簡,讓皇上看奏摺不用那麼累。而書籍也大多都是竹簡,還有少量的絲帛記載、皮書。所以一但她找到能代替竹簡的紙,自然而然的,也就能出現紙書了。
印刷什麼的,他也不懂,但意思他能猜到,應該是和拓印差不多,若是能找到代替絲帛的拓印紙張,那也是件了不起的事了。印章其實也是拓印,剛他試了下,印出來非常清晰漂亮。(此時的印都是金屬印,字跡都很清晰。)至於說脆,他也覺得問題不大,由此也看出,母親已經無限的接近成功了。
他也就更嚴肅了。
剛也說了,張謙從西域帶回皮紙是西漢時期的事了,到蔡侯改良了造紙術,中間過了二百多年;而從蔡侯改良到現在又過了一百多年。也就是說,造紙術傳入中原,前後三百多年,到現在還是沒能完成,把紙替代書簡的功能。
母親憑什麼認為,她能做到?
這不是說孫朗不相信母親,而是,他很清楚,這從來就不是技術問題!
有些事,看破不說破。三百年都推廣不下來,總歸是有原由的,除了紙並不能達到要求,其實還有上層人氏是不是真的想推行這個政策的問題。
真的想推行,真的能推行,這事早成了,還用等母親來。不信看稅賦!真是一下發,立刻就推行全國了,一準沒人會攔。
還有這回他們辦學,很多人都覺得孤兒為什麼要上學?學醫也不行!他們有什麼資格讀書、識字、學習醫術?更何況中間還有女孩。
若不是這是二哥強力推行的,而周瑜、張昭也支持,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辦起。後有醫二代、三代們的加入,這才慢慢的沒人再說什麼了。但是,對於醫學院,他所知的一些世家是抱有一定排斥的。
像紙張,張謙弄回來到蔡倫改良,中間經歷了兩百多年,蔡倫還是在鄧皇后的支持下,才開始。用了三年,就成功了;
而母親完全不懂的人,弄了半年就做成這樣。那麼,其它人做不出來嗎?
是做不出來,還是不想做?
讀書權在各大門閥世家的手中,以保證家族的傳承。真的像母親這樣,把紙張和書籍的成本打下來,若是讓人人都能讀書、寫字,只怕連二哥都不能支持她吧?
「五郎?」姜氏看丈夫不說話,有點害怕是不是自己說錯了話?
「沒事,母親就只說了想印書?」孫朗定定神。
「是,我覺得這紙可以用吧?我是覺得婆婆太過勞心,怕太傷神。」姜氏忙說道,她找丈夫的重點在這兒,我不懂什麼時印書,你勸勸老太太,別把自己給急出病來。
請刷新本頁!
拓碑也算是文人雅玩,算是文化人的基本素質,府里小廝們也是熟手,一聽就去準備,雖說看到他們拿的是紙,覺得有點怪,但都是做慣的,不用孫朗提醒,也都下手輕了些。揭紙時,手還是重了,破了點,但孫朗知道,這與紙無關,只是還沒掌握分寸。
不過,他帶的紙夠多,每張拓印,倒是費了不少的功夫。
姜氏也跟著在邊上看,雖說她也不懂,不過拓印好了,好壞,她還是分得清的。好歹也是鄉紳家的娘子,這點見識還是有的。
下人們把花園裡的燈都點亮,兩口子就在把拓印好了,就在園子裡拉上繩子,把紙放到了掛在了繩子上。一塊碑,印出的字的好壞,這個還能對比不出來。
等把紙都拓完了,兩口子,就安靜的看著。
「五郎,老太太的脆,是什麼意思?」姜氏看每張紙都印出來。厚的、薄的,字也都沒糊。她當然知道紙脆是什麼意思。但是現在問題,字都是對的,紙也沒破,那老太太需要什麼。
「那得問老太太啊!」孫朗等著晾乾,他心裡依稀有點概念。像用絲帛,等墨幹了,絲帛也是會變硬的。保存也是挺難的。這是紙,等墨幹了,只怕動一下,一抖就成渣了。
等著全部都幹了,他們都不用一張張的拿,墨干後,厚紙就有些變形,薄紙就更不像樣了。
「所以這就是老太太說的脆,一印就成這樣了。」姜氏嘆息了一聲。
「也已經算很好了,用紙,拓印時沒破,現在幹了,變型也不是太差。之前,我都不敢想還可以用紙來做。」孫朗抿著嘴,他真的沒想到老太太可以做得這麼好。
母親可是一直和他說的是,她在玩,結果現在才說,她這幾個月里,竟然一直在改進造紙技藝,並且還讓她做成了。這種紙,其實就已經能滿足日常所需了。那麼,按她想的,用紙來印書,還有多遠?
把一張張已經滿是墨色的紙,放到了手上,對光看,又輕輕的抖一下,用手感受著紙張的感覺。
孫朗想想看,搖搖頭,雖說母親以讓他學醫為由,把他弄出家族事務。不過他是明白母親的意思,她不想讓他從軍。他就算只是管理家族事務,但最終,他還是會被帶入軍中,不然,他們就會說,他不像他父親的兒子。
母親就是讓他找個正經事做,若是將來,他學成了醫術,回頭,再讓他從軍,也是醫官,而不會上戰場。
不是怕危險,畢竟誰也不能讓孫權的親弟出危險,誰能真的但可以背鍋。真的戰場上出了什麼問題,誰又能比孫權的弟弟更適合背鍋?
結果從國醫堂到現在,已經差不多半年了。他還是做的事務性的的工作,但是他把更要緊的抓在手裡了,他幫著二哥製藥,種藥,掌握著天下大夫,這不比他從軍更有意義?而母親現在是在加份量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