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決定未來 遇見未來!(求訂,求票)
2024-12-09 22:36:14
第311章 決定未來 遇見未來!(求訂,求票)
「我們真的不需要他嗎?」
阿爾伯特親王思考了一會兒,小聲問妻子道:「親愛的,你難道真的不想知道一些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嗎?」
英國女王這時候已經哄好了孩子,這個身高只有一米五多一點世界頭號強國的君主抱著剛剛出生才幾個月的兒子,睨視著自己的丈夫,胖乎乎的精緻面孔上沒有一絲一毫的迷茫或是擔憂,有的只是稱霸世界的強大氣場。
女王的語氣非常威嚴,充滿自信,還很傲慢:「親愛阿爾伯特,我很清楚未來會發生什麼!但不是通過那個先知,而是我自己就可以決定未來!
我所統治的英國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帝國,而且這個帝國正處於最輝煌最鼎盛的時代,她的艦隊統治著大洋,她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所有屬於英國的領地面積加在一起比俄羅斯帝國、清國和美國的領土面積總和還要大!
更重要的是,英國還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英國生產的鋼鐵、船隻、紡織品、煤炭,比世界上其他國家加在一起都要多!這給了大英帝國無窮無盡的力量,也確保了大英帝國的霸權可以一直持續下去,至少還可以維持一千年!」
很顯然,羅耀國低估了這個時代大英帝國統治者的自信和傲慢!
如今這個大英帝國的強盛程度大概就和剛剛贏得冷戰的美利堅差不多,工業世界第一、科技世界第一、軍事世界第一!甚至還多出個領土(含殖民地)世界第一!各種各樣的自然資源不用說,也是世界第一!
而且,如今英國工業和科技在世界上的領先程度,甚至比90年代的美國更勝一籌。
在可以想見的未來,根本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可能去挑戰英國的霸權。
英國女王得意洋洋地說:「所以,那個魔鬼最多可以預知未來。而我,英國的女王,還有英國議會當中先生們可以決定未來。
譬如沙皇俄國的未來就是由我們來決定的他們的未來相當不妙!
而中國的未來,同樣掌握在我們手中。如果我們想讓那個韃靼王朝存在下去,那它就能存在下去。如果我們願意支持那個太平天國,那太平天國就有了未來」
這位洪秀全口中的「上帝五女」的語氣突然急劇降溫到了冰點以下:「現在,韃靼王朝的使團既然來了英國,那我就不打算給太平天國未來了。我倒要看看,那位先知能有什麼辦法拯救他的天國?」
當泰晤士河上開始飄雪的時候,肅順、元保、白斯文、李鴻章和王利賓等人終於乘船抵達了大英帝國的世界之都倫敦。
在東亞的洋面上難得一見的大型明輪帆船在泰晤士河上到處都是,既有運貨運人的商船,也有安裝了大口徑火炮的兵艦,幾乎在水面上排出了長隊。
港口碼頭上面,到處都是貨物棧房,各式各樣蒸汽驅動的吊車排列的密密麻麻。碼頭工人來來往往,忙碌的好像工蜂一樣,或是操縱機器,或是往來穿梭搬運著小件的貨物。
可以修造幾千噸排水量的「大輪船」的船塢、船台在泰晤士河岸邊一座挨著一座,以世界上最大的密度排列著,船塢、船台上都忙忙碌碌,一派熱火朝天,打鉚釘的叮噹聲音大老遠都能聽見。
倫敦的工業區也在泰晤士河附近,不知道多少座高大的煙囪矗立在那裡,黑煙瀰漫,煤灰粉塵飛揚的到處都是,把空氣都污得極為渾濁。工廠的污水和城市居民產生的污水不斷被排入泰晤士河,日復一日,沒有任何淨化措施,已經將原本清澈的河水染成了黑色。河面上始終漂浮著垃圾,散發著難聞的氣味,生長著各種各樣的病菌。
請刷新本頁!
當然了,這二百四十萬英國人中的絕大部分都生活在條件惡劣的貧民窟當中,所以現在的倫敦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
如果肅順帶著的「大清賣國團」早來個幾年,趕上憲章運動的高潮期和1848年的「革命大年」,那時的倫敦貧民窟可就熱鬧得緊了
不過隨著蒸汽機驅動的海船越造越大,數量也越來越多,越洋航行的成本也越來越低,倫敦貧民窟里那些在本土永遠都混不出頭的底層屁民們,至少可以「潤」出當個冒險家。
外頭還有四千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還有個「天選逆子」美利堅可以讓他們容身,還有許多仰慕大英帝國的落後國和半殖民地換個地方,沒準就當上老爺了呢!
於是英國的社會,在1848年的「革命大年」之後,就逐漸安穩了下來,貧民的生活水平也開始慢慢提高了,倫敦市內的治安也大大改善。
所以這會兒李鴻章和王利賓,就敢各自拎著一大包白英鎊,帶著幾個留著辮子的清國隨從,跟著一個總是笑容可掬的英國外交部的秘書,放心大膽地走在繁華的查令十字街上了。
「李先生,王先生,哈查茲書店到了,這是倫敦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書店,開設於1797年,還得到過王家認證,凡是最近幾十年在歐洲公開出版過的書,你們都可以在這間書店當中找到。」
說話的就是那個笑得很客氣的英國公務員,他名叫吉姆漢弗萊,曾經短暫在海峽殖民地和香港任職,會說漢語,但很不流利。
好在王利賓的英語很好,而李鴻章跟著王利賓學了幾個月的英語後也已經入了門,能和英國人進行簡單的對話了——他可是二十四歲中二甲十三名的天才,凡是文科,那是絕對難不住他的!
所以李鴻章、王利賓和這位漢弗萊先生之間的交流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今天吃過早飯之後,李鴻章、王利賓就和漢弗萊提出要買書,買很多很多的書!
於是漢弗萊就把他們帶來了哈查茲書店。
可能是因為時間還早,當李鴻章、王利賓跟著漢弗萊一起走進這間並不算太大的書店時,裡面的客人並不多。只有一個矮胖的大鬍子中年人和一個高個子、有些英俊、留著短鬍子的青年在裡面找書。
這兩個客人的側面對著店門,所以都用眼角瞧見了穿著花里胡哨的清朝官服的李鴻章、王利賓。他倆顯得很驚訝,一起扭過頭盯著李鴻章、王利賓,同時還在用德語低聲交談著什麼。
請刷新本頁!
「當然能聽懂。」
王利賓用英語回答。
「請你說的慢一些。」
李鴻章笑著用英語回答。
而那位吉姆漢弗萊則笑著介紹道:「他們是外交部的客人,一位是中國皇帝的高級秘書,一位是秘書的秘書,他們想買一些書帶回中國去。」
店裡的兩個客人和那店員都露出了無比驚訝的表情。
那位店員緩了緩,問:「不知二位想買什麼書?」
「教科書,」王利賓說,「我們想購買英語版的普魯士王國的小學、中學、大學的教科書如果全套購買有困難,我們想買到英語版的普魯士小學、中學各個年級的數學教科書和中學各年級的物理、化學教科書。」
這年頭大英帝國的教育很混亂,沒有什麼國民教育體系,有的只是質量參差不齊的私立和教會學校,自然沒什麼統一的教材可以購買了。
雖然一些專屬於貴族和精英的文法學校、公學的教育質量很高,但這些學校的課程太高端,課本都是自己編自己印,外面不一定買得到。
所以羅耀國就指示王利賓優先購買英文版的普魯士教材,普魯士的國民教育是公辦的,小學和中學的課本都是統一編寫的,而且注重科學和實用,也適合絕大部分人去學,還比較容易自學。
之所以要買英語版的,則是因為羅耀國手頭沒有懂德語的人才,他自己也不懂,買來沒法「抄」啊!
不過那個店員聽見王利賓的要求卻皺起眉頭道:「德語版的普魯士小學、中學課本本店倒是有售賣的,可並沒有英語版的普魯士小學、中學課本。」
沒有?
王利賓心道:「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找找英國人自己的課本了。」
他剛想到這裡,店裡頭那兩個客人中的矮胖子忽然開口道:「中國先生,您想要購買英語版的普魯士王國的教科書是嗎?」
王利賓轉頭看了那人一眼,發現這是個三十多歲年紀,有些矮胖的大鬍子,便笑著拱拱手:「請叫我王先生吧,」然後又一指李鴻章,「他是李先生,我的上司。」隨後王利賓才問:「不知先生您如何稱呼?」
那大鬍子笑道:「王先生,我叫摩爾,來自普魯士王國萊茵省。」他又指了指身邊的高個子,「他叫弗里德里希,也來自普魯士的萊茵省。
你們如果想買英語版的普魯士王國的教科書,我和弗里德里希倒是非常願意提供幫助。」
那個名叫弗里德里希的青年笑著接話道:「我們可以幫你們翻譯一下如果你們急需,我們還可以找一些朋友幫忙。
作為回報,我們想知道一些發生在中國的事情。」
摩爾笑著補充道:「我們兩人是一家報紙的編輯,我們很希望可以將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刊登在英國的報紙上,讓更多的人知道。」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