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一千章零四章 大媒的人選
2025-01-13 09:34:47
第1004章 一千章零四章 大媒的人選
馬氏故意在廚房多消磨了些時候,估量著時間起碼過去兩刻鐘了,方才迴轉。
她覺得年輕未婚小夫妻,有兩刻鐘的獨處時間就夠了,不能一下子給金嘉樹太多甜頭,免得他不知珍惜。
回到上房的時候,她進門瞧見海棠與金嘉樹聊得正興起,心中暗暗高興,誰知走近兩步仔細一聽,他們正在談論的竟然是喬復會請誰做大媒,上門向海寶珠提親,頓時便忍不住拉長了臉。
給你們時間談情說愛,你們聊別人的婚事做甚?要聊也該聊自己的呀!
馬氏重重地咳了一聲。海棠這才發現自家祖母已經進了上門的房,自己竟然聊得過於投入沒察覺,實在是太失策了。她連忙起身迎了上去,笑道:「阿奶回來了?怎的去了這麼久?」
我會去這麼久,還不都是為了給你倆行方便麼?結果你倆都在聊啥呢?!
馬氏暗暗瞪了孫女一眼,便笑著迎上金嘉樹:「廚房的人如今是越發不象話了。到了京城竟有些不服水土,遇上國喪,好好的廚子都不會做菜了,竟然還要額去教……」
金嘉樹連忙恭維她:「海奶奶真是能幹,換作是我遇上這種事,大冬天的本就沒什麼新鮮菜色,又遇上國喪只能吃素,還是在不熟悉的京城,真不知該如何是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盧嬸子在家也時常煩惱,不知該給我做什麼吃食,既不犯忌諱,又能滋補身體。我見她實在為難,只能請太醫列了個單子,寫明哪些東西我能吃,讓盧嬸子照著單子做去。好不好吃的尚在其次,關鍵是先把這段日子熬過去再說。」
馬氏聽了,憐愛地看了他幾眼:「可憐見的,怪不得你這些日子消瘦了這許多咧。宮裡必定規矩嚴格,半點都通融不得。你中毒病了一場,正該進補,偏遇上國喪,啥都不能吃。蘿蔔白菜如何能滋養身體?盧寡婦又只擅長做西北菜色,整天除了面就是面,怪道你胖不起來咧。今兒在額們家,你就多吃幾口。雖說家裡也是吃素,但額們家的素菜與別家不同,半點不含糊,同樣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她又指了指海棠:「好些菜色都是棠棠想出來的。額與你海爺爺吃著好,只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這還用說嗎?前天在家吃飯時,金嘉樹就品嘗過了:「合的,合的。上回來家吃飯時,我就吃得香,比在宮裡吃得香多了。」
馬氏聞言,頓時就樂了:「可不敢跟宮裡的御膳比,額們家棠棠也就是會做幾道家常小菜罷了。」邊說還邊輕拍海棠的手背,面上滿是慈愛。
海棠覺得自己臉上又開始發熱了,忙轉開了話題:「方才金大哥與我正說起姐姐的婚事呢。他去拜訪麻嬤嬤時,在麻嬤嬤寄居的園子裡遇上了喬表哥,疑心喬表哥要請的大媒,就是那園子裡的人。」
馬氏來了興趣:「麻大姐如今寄居在園子裡?是哪家的園子?園子裡都住了些什麼人?」
金嘉樹便告訴她:「是一處叫吉園的地方。園子主人吉公公,亦是宮裡出來的老人,據說與麻嬤嬤是幾十年的老交情了。麻嬤嬤在京城一向是住在他那兒的,在園子裡單獨有個兩進的小院,屋子收拾得很是精巧,院子裡還種了許多花。只可惜如今寒冬臘月的,花木大多凋零了,只剩下幾株臘梅開得正好。侍候嬤嬤的丫頭每日都要折一枝臘梅回屋插瓶,屋裡滿是梅花的清香。嬤嬤總說,聞著花香,她每天的心情都愉快許多。」
馬氏聽著也高興:「麻大姐在朋友家享福,額聽著也歡喜。啥時候她到額們家來也住幾日?額家裡沒有園子,也沒有臘梅,但額們家的廚子很擅長做長安風味的吃食。她也能嘗嘗家鄉菜的味道。」
吉園既然如此豪華,又怎會缺了做西北菜的廚子?不過金嘉樹知道馬氏是真心想邀請麻尚儀到家裡做客的,自然不會潑她冷水,只笑道:「我已經請了麻嬤嬤到太后娘娘新賜給我的大宅里坐鎮了。倘若嬤嬤想吃家鄉菜,盧嬸子也能給她做。」
至于吉園的位置,還有吉園裡住的人,金嘉樹只能對前者說個大概的位置,後者卻說不清楚:「除了園子主人吉公公,園中住的大多是吉公公的老朋友或義子義女。喬兄去拜訪的那一位,便是吉公公的一個義子小馮掌柜,聽說他倆認識好些年了,不知是不是因為這個緣故,喬兄才想著請好友做大媒,去向海家長房姐姐提親?」
海棠在旁補充說明:「這位小馮掌柜,很可能就是先前奉了麻嬤嬤之命,護送表姑與寶珠姐姐進京的那一位。」
馬氏驚訝地合掌:「原來如此!喬家復哥兒就是給他家商隊做護衛,才與寶珠相識的。若是復哥兒請他去做大媒,倒是合適得很!要不是他攬下了護送你表姑和寶珠姐姐的重任,又安排了復哥兒去做護衛,哪裡有寶珠與復哥兒的這段緣分?這小馮掌柜本就是復哥兒與寶珠的媒人,他代表復哥兒上門提親,再適合不過了!」
馬氏迅速接受了這個可能,還對喬復的決定讚嘆不已,再也不抱怨他沒請自家夫妻做大媒了。
她只好奇,喬復是否請動了小馮掌柜做這個大媒呢?後者又打算哪一天上門提親?
方氏這些天都在心急,就怕好好的親事又出現什麼變故,耽誤了女兒的姻緣。馬氏擔心大媒遲遲不上門的話,搞不好方氏會急出病來。
金嘉樹聞言便道:「既如此,我回頭幫著打聽打聽好了。」
海棠疑惑:「你找誰打聽去?你與小馮掌柜相識麼?你方才不是說,只是聽春雨提起他與喬表哥的關係嗎?」
金嘉樹笑道:「麻嬤嬤跟我說,除了宮裡賜下來的宅院產業,我若想在京城過得寬裕些,也需得再添些別的產業才好。她向我推薦那位吉公公的義子義女所打理的幾家鋪子,讓我儘管放心參上一股。哪怕是宮裡太后娘娘知道了,也只會贊同,不會反對的。我覺得麻嬤嬤說得有理,只是還沒決定要選擇哪一家店參股。但那小馮掌柜聽聞在吉公公的義子義女中是最得力能幹的一位。他名下有典當行與南北雜貨,哪一家都是好營生。我沒事找小馮掌柜打聽一下行情,也沒什麼不妥當的。」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只要他跟小馮掌柜聊上了,再順道提起喬復這個共同的熟人,打聽一下人家計劃哪天上門提親,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嘛。
馬氏讚賞地點頭:「這個理由好,那小馮掌柜曉得你的身份,知道你有心參股,一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當朝太后的親外甥,對典當行與南北雜貨店而言,也是相當硬的靠山了。那小馮掌柜豈有錯過的道理?
海棠卻關注到了別的事:「麻嬤嬤建議你參股吉公公義子義女的店鋪嗎?她老人家對此可有什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