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年度最佳投資人
2025-01-31 12:24:53
之所以突然產生想要將蘋果公司股分賣掉的原因就是,他非常清楚,蘋果公司真正騰飛的事情是到21世紀之後的事情了。
整個八十年代,蘋果公司由於產品問題,更多的是技術上成功,商業上失敗。
就如同電影行業那般,有些電影明明口碑很好,專業評價很高,票房卻是很拉胯,最終導致叫好不叫座。
蘋果公司這一時期也是如此,明明出現了很多不錯的技術、功能,銷量卻是越來越差。
甚至,就連賈伯斯這位核心創始人最終都被趕出蘋果公司。
整個八十年代,到1989年,蘋果公司的市值就漲了199%,不到200%。
而進入九十年代,蘋果公司更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股價不斷下跌,產品推出不暢,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所以,直至1997年,蘋果公司相比1980年上市,都沒有上漲太多的股份。
而這時候,蘋果公司的市值不過是一百多億美元而已,十幾年時間,市值就才翻了幾倍。
可以說,這十幾年時間,是蘋果公司的低谷期。
直至賈伯斯回歸,蘋果公司陸續推出一系列革命性的產品,這才讓蘋果公司進入真正的爆發期,二十多年時間,從一百多億美元的市值,飆升到恐怖的三萬多億美元,成為全球股王。
這代表著什麼?
代表著如果林浩然如果想要一直持有,想要等到蘋果公司成為全球股王,起碼要等三四十年時間。
而這其中,長達十幾年時間幾乎沒有什麼漲幅!
如此看來,一直持有蘋果公司的股份,性價比太低了。
還不如趁著股價上漲,讓這個投資賺了超過20倍,趕緊出手。
這可是兩億多美元,換成港元,就是十幾億港元的資金。
這筆資金拿來投資,在這十幾年時間,都不知道能漲多少倍了。
所以,繼續持著蘋果公司的股份?
顯然是一個比較愚蠢的決定。
請刷新本頁!
想到這裡,原本還打算一直持有蘋果公司股份的林浩然,突然有了改變主意的想法。
投資蘋果公司就是為了賺錢,如果未來長達十幾年時間蘋果公司的漲幅都不高,那還有什麼必要繼續持有呢!
想到這裡,林浩然便有了決定。
不過,他並不著急就這麼拋售,剛上市的蘋果公司,很顯然已經受到了熱捧,股價不可能大跌的。
而且,他持有的股份,比整個二級市場所發行的股份,都要多,如果這些股份一下子衝進股市,必定會造成股價下跌。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合適的接盤俠,一次性將他所擁有的蘋果公司股權都買過去。
如此一來,就不會對股價造成任何影響。
他知道,這樣大宗的股權轉讓,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有足夠財力的買家,更重要的是對方的戰略眼光和對蘋果未來的信心。
畢竟,他出手的股份數量龐大,不是隨便哪個機構或個人都能輕易接下的。
此刻,辦公室內的蘋果公司高層、普通員工們,都還在歡呼著。
蘋果公司的上市大獲成功,讓他們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以及那可觀的財富。
傍晚,一幫人坐著車去了紐約廣場飯店,並且在那裡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祝宴席。
直至晚上的九點多,林浩然才與賈伯斯等人道別。
此刻,賈伯斯等人,早已經喝得醉醺醺的了。
請刷新本頁!
回到酒店,已經是晚上十點鐘了。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第二天,12月13號。
早上,林浩然照例讓服務員送上報紙和早餐。
果不其然,多份報刊的頭版頭條,都是報導著蘋果公司上市的事情。
而且,絕大多數都用賈伯斯和林浩然等人共同敲響上市鐘聲的照片作為最顯眼的封面照片。
照片中,除了林浩然,其餘都是白人,使得他在其中顯得格格不入。
也恰好因為這樣,林浩然在照片中也顯得特別顯眼,甚至都比賈伯斯這位董事長更加顯眼。
《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金融時報》、《今日美國》、《投資者商業日報》等等,服務員送上的十份報紙中,有八份報導了蘋果公司上市的事情。
比如,《華爾街日報》頭版頭條以「蘋果上市,科技股新星閃耀」為題,深入分析了蘋果公司上市後的市場影響。
文章指出,蘋果公司的成功上市不僅為公司自身帶來了巨額融資,也進一步推動了科技股在股市中的表現。
文章還特別提到了林浩然這位神秘投資者,稱其眼光獨到,成功抓住了蘋果公司的潛力。
而同城的另一份報刊《紐約時報》也以「蘋果公司的輝煌上市:新時代的開始」為標題,詳細回顧了蘋果公司從創立到上市的歷程,強調了公司在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方面的卓越成就。
文章特別提到了賈伯斯和林浩然在上市儀式上的合影,稱他們是推動蘋果公司走向成功的關鍵人物。
同時,文章也分析了蘋果公司上市後的市場前景,認為其有望成為全球科技行業的領軍企業。
請刷新本頁!
文章描述了蘋果公司員工和投資者的慶祝活動,以及股市中蘋果股價的飆升情況。
同時,文章還採訪了多位投資者和市民,了解了他們對蘋果公司上市的看法和期待。
而《金融時報》則是另闢蹊徑,著重報導林浩然,在年初的時候投資一千萬美元,不到一年時間,手中持有的股份市值已經達到兩億多美元,堪稱年度最佳投資人。
以前,林浩然也不是沒有上過美國的報紙。
可那時候,都是偶爾一份報紙對他報導,關注度並不高。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而如今,整個美國的商業包括以及綜合新聞報紙,都對蘋果公司上市的事情,進行了報導。
可以想像,這些報導出去之後,林浩然徹底出名了。
不僅僅是報紙,甚至連電視、廣播電台等,也頻頻報導關於蘋果公司上市的事情,作為主要的股東,他的名字也頻頻出現在關注的耳朵里。
如今可是20世紀80年代初,而不是21世紀。
蘋果公司21億多美元的市值,雖然排不進美國上市公司的前20,但是前50絕對綽綽有餘。
比如如今市值最高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市值也不過是三百多億美元。
而排名第二的IBM,便只有兩百多億美元。
超過一百億美元市值的上市企業,屈指可數。
請刷新本頁!
因此,蘋果公司一經上市,市值就高達21億美元,絕對是一件非常轟動的事情。
這也難怪眾多的新聞媒體都對其非常關注了。
香江的那些上市企業,如果放到美國來,雖然進不了前二十,可進前五十的,也還是有兩家的,分別是匯灃銀行和置地集團。
一個人口只有五百萬的城市,誕生兩家實力能進入美國前五十的企業,也足以說明了香江的經濟實力有多強了。
在這個沒有手機的時代,很顯然,大家獲取新聞的最重要渠道就是報紙。
所以,不僅僅是香江,美國這邊的報刊,也同樣擁有非常多的讀者。
林浩然這位最佳投資人,已經成為美國人的熱議對象。
今天是周六,儘管蘋果公司上市的消息在各大媒體上被炒得沸沸揚揚,但股市尚未開盤,因此暫時還沒有對蘋果公司的股價產生直接影響。
吃完早餐後,林浩然進行了一番精心的偽裝打扮,戴上了一副寬邊眼鏡,還特意換上了一件不起眼的夾克衫,以確保自己在公眾場合中不易被認出。
畢竟,蘋果公司上市的新聞如今正處於最火爆的時候,而林浩然的照片幾乎每份報紙上都有,他的知名度已經大大提升,走在街上都有可能被人認出並引起不必要的關注。
放在香江,他還淡定一些。
可這裡是美國,是他不熟悉的地方,而且環境更為複雜。
環宇投資公司周末並沒有上班,所以林浩然並沒有到公司辦公室去,而是思索一番後,再次去了一趟花旗銀行。
「林先生,恭喜你啊!」看到林浩然,沃爾特·瑞斯頓表面祝賀,內心中卻是更是後悔了。
當初為什麼要將這麼好的投資機會讓給別人呢。
如果花旗銀行投資的話,那就白賺超過兩億美元。
兩億美元啊,即便是花旗銀行去年,也不過是六億多美元的利潤罷了。
別看花旗銀行家大業大,可動用的資金甚至高達幾千億美元,可那畢竟是用戶的資金。
而花旗銀行自身的投資,並不能保證每一個投資都會賺錢,有不少也是虧損的。
因此,能盈利的銀行,實際上已經非常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