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
2024-10-23 04:34:26
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
論殺人,洪承疇一點兒也不含糊。早在明朝鎮壓農民軍時,洪承疇就主剿不主撫,經常對農民軍降軍大開殺戒。
今日面對郭都賢的指責,洪承疇還是良心不安。畢竟,金聲是他的同年進士。黃道周道德文章,既是洪承疇、郭都賢等人的翰林前輩,又是洪承疇的福建同鄉。其餘諸多二字王,皆為明朝宗室。
這些人皆曾組織義師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洪承疇看重他們的名聲,曾親自過去勸降,不遂,洪承疇最終還是舉起了屠刀。
他解釋道:「學生人在官場,身不由己……」
「史筆流芳,雖未成功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郭都賢嘆道,令洪承疇更加難堪。
黃道周兵敗被俘後,面對洪承疇的勸降,作此聯譏刺洪承疇。此聯流傳之廣,甚過「忠義孝悌禮儀廉;一二三四五六七」。
「哎!」洪承疇羞愧難當,只是深深地嘆了口氣,說道:「學生愧對黃忠烈公。不過,學生也曾上疏朝廷,請免黃老死刑,終不被朝廷允許。」
「什麼朝廷!」郭都賢憤然說道:「自古中國居內馭夷狄,未聞夷狄居內馭中國也。韃虜竊據京師,招徠漢奸,欺侮人民。
「老九,你口口聲聲說朝廷,你難道忘了,你本是大明的臣子,受威宗的賞識,封的是大明兵部尚書副都御史總督薊遼軍務。
「松山敗後,威宗以為你不屈而死,說你『死事重於泰山,意氣化為長虹』,特賜祭十六壇,設祭壇於朝天宮前,準備親往致祭,又在正陽門關帝廟內設立你的牌位。直到流寇逼臨京師前,威宗仍不相信你已降清。
「你本是個賣豆乾的窮小子,受大明養育之恩,遂能得中科舉,受威宗識拔之恩,方能位級一品。可你卻忘恩負義,為韃子出謀劃策、殘害黎民。你的官是越做越大了,可你的名聲早就臭了,親朋故舊誰還理你!老九,你真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郭都賢罵得酣暢淋漓,說完之後痛快不少。
洪承疇拭了把汗,藉以掩飾內心的不安,說道:「些老指摘的是,吾為千古罪人,日夜憂思恐懼。」
蟬鳴不休,遠處拂來一陣清風,令人涼快不少。
郭都賢遙指遠處的大榆樹,說道:「老九,你聽這知了,聲音震天,聒噪不已。韃虜就像這盛夏的知了,表面上看如日中天,其實秋日將近,這知了也死期不遠了。」
談到時局,洪承疇變得謹慎起來。他是五省經略,手上節制三個大將軍,可不能隨便向郭都賢透露機宜。
「些老高見,還請明示。」洪承疇習慣性地撣了撣肩膀,重新調整坐姿,變得鎮定、穩重,渾身散發著一股可以任意生殺予奪的官威。
「赤軍起於粵西,岑公天縱英雄,屢戰屢勝。自前歲以來,東江鎮三藩被殲,所謂滿清名將者,如張存仁、孔有德、尚可喜、巴山、珠瑪喇、陳泰等,個個引頸伏誅,洪經略豈不引以為戒?
「且今歲以來,岑公提兵北伐江西,先敗滿洲火器營,再殺陳泰,既而入湖廣,再敗屯齊。贛州、衡州乃江西、湖廣門戶,門戶既破,席捲之勢已成。
請刷新本頁!
洪承疇深感局勢棘手,但當著郭都賢的面,不肯露出怯意,說道:
「赤軍自北伐以來屢戰屢勝,固然不假。但岑丹初屢勝而驕,分兵在湖廣、江西兩個戰場上作戰,糧草、兵力都是問題。一旦朝廷騰出手來,徵調滿洲大兵渡江作戰,西賊乘其後,則赤軍危矣。」
郭都賢琢磨著他的話,思索片刻,問道:「九老,你老實說,滿清要往湖廣增兵?還是往江西增兵?所增為滿洲兵?」
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郭都賢先稱他為老九,有輕視之意,如今又稱他為九老,希望洪承疇可以向他說實話。
「嗯,」洪承疇故作深沉,說道:「湖廣、江西皆敗,朝廷必然要增兵。滿洲兵一向驍勇善戰,若是傾力來攻,罕有匹敵者。這幾年,南方每有大戰,京師旗城闔家掛孝。滿人多仇視赤軍,一旦傾巢出動,其勢甚洶。」
郭都賢不以為然,說道:「八旗主要靠滿八旗,滿八旗就算抽完男丁,也不足二十萬兵。以二十萬之兵,御堂堂之中國,滿清能在南方布署十萬滿兵都不得了了。以十萬之滿兵,當西南之西軍、中南之赤軍、東南之賜姓,分到赤軍頭上還有幾何?」
洪承疇心中一驚,覺得郭都賢雖然僻居鄉里,卻分析得相當準確,足見不容小覷。他節制吳三桂、屯齊、鰲拜三個大將軍,麾下八旗兵約有八萬,其中滿八旗約有三萬。
至於滿八旗的兵員總數,洪承疇也不知道。不過,從諸多蛛絲馬跡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清廷痛感滿兵匱乏,正在積極擴大兵源:八旗組建養育兵,滿兵中包衣阿哈比例上升,索倫兵不遠萬里來到南方參戰……
「真倒了你死我活的時候,朝廷還不會傾巢出動?」洪承疇說道:「朝廷已經下旨,鼓勵各旗生育。滿人也不再限於旗內通婚,可與蒙古、漢軍八旗通婚……」
講到這兒,洪承疇自覺失語。這種小事,也值得拿出來做藉口?難道自己心虛不成?
「哈哈!」郭都賢放聲大笑,說道:「韃子已經黔驢技窮了嗎?都開始鼓勵旗外通婚了?」
有個蝦侍衛從門口閃過,向屋內瞟了一眼,看到洪承疇犀利的目光,又匆匆閃了過去。
郭都賢知道此地不宜久留,湊過身子,問道:「九老,赤軍兵強馬壯,士氣高漲,不日就要北上,夔東十三家已經遙相響應。
「屯齊新敗之後,士氣低落。鰲拜已東顧南京,救援不及。吳三桂屯駐四川,糧餉無著。此三人皆不足恃。依我看,你不如舉城歸降,猶可大義晚成。春秋史筆,仍有公論。否則,張存仁、孔有德、尚可喜前車可鑑也。」
洪承疇默然不語,良久道:「學生即便有心反正,蝦侍衛勢必不允。」
「蝦侍衛也不儘是滿人,亦不乏忠義之士。」郭都賢猶豫片刻,說道:「王輔臣素來仁義,名聲遠播,可以謀大事。」
洪承疇鷹眼一掃,眼神中露出一股不易察覺的陰狠。很快的,他又變得神情落寞,嘆道:「吾家眷子女皆在京師,父母兄弟皆在泉州,一旦反正,禍及於家人矣。」
「欸!」郭都賢長嘆一聲,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罵道:「老九,你一向畏死幸生,事已至此,仍舊不思改正。不管你為韃子立下多高的功勞,你在他們眼裡,仍不過是個奴才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