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傾巢出動
2024-10-26 22:56:45
第410章 傾巢出動
得知赤軍攻下了金口,鰲拜中軍大營內一陣騷動。
「大將軍,金口乃武昌門戶,不可有失。赤匪奪取金口,便可借金水、石樑湖輸轉糧草,亦可側擊我軍主力。」親信班布爾善說道:「此為心腹大患,當整軍再戰,反攻金口。」
「嗯,」鰲拜眉頭緊鎖,說道:「看旗號,赤匪往金口調的是精銳親軍。我若不把火器營調過去,勢難奪取金口。」
「火器營不能動。」說話的人名叫穆里瑪,是鰲拜的親弟弟。
他沉著冷靜,繼續說道:「火器營是賀勝橋大營的定海神針。火器營一動,則大營動搖,大營動搖,則咸寧、通山不保。大哥,我願領兵反攻金口,若是敗了,甘願受罰。」
「好!」兄弟顧全大局,主動請纓,鰲拜很高興,叮囑他道:「我給你兩千旗兵,連同昨日敗兵,共有四千之數。赤匪勢大,你若反攻金口不克,不必死戰,可在金口外修築營壘,牽制、監視金口之敵,顧我後路。」
「諾!」穆里瑪拿起令箭,雷厲風行地點起兵馬,直朝金口而去。
鰲拜目送弟弟遠去,又登台望向西南方向的咸寧城,深以為憂。
「我本打算在咸寧、賀勝橋以逸待勞,與赤匪展開決戰。沒想到,赤匪卻避而不戰,反去派兵爭奪金口。」鰲拜頗感猶豫,說道。
班布爾善分析道:「赤匪雖在金口投入精銳,但金口西臨長江,南臨金水,形如絕地。咸寧居金口、通山之中,扼武昌門戶,金水可以徒涉,條件獨一無二。岑賊猛攻金口,目的仍在於吸引我軍分兵,好在咸寧與我決戰。」
「我亦有此感,」鰲拜拈鬚說道:「赤匪最善蠱惑人心,又有水師之利,糧草充足。漢奴不明天下大勢,頻頻起事。兩軍相持愈久,對我愈不利。吾當親領兵馬,先把赤匪趕過金水。」
班布爾善點點頭,嘆道:「屯齊怯戰不前,有心保存實力,終至士氣衰落,不但喪師失地,自己也被弄得削爵問罪。大將軍英明威武,雄踞咸寧、賀勝橋,可奮力擊賊,鷹揚天威。」
這話聽起來是在褒揚鰲拜,卻又提起屯齊,明顯是在告誡鰲拜,要他以屯齊為警醒,不可怯敵避戰。
鰲拜不以為忤,問道:「你離京時,諸王貝勒可有叮囑?」
這個問題,鰲拜已經問過多次,班布爾善只好重複了以前的答案,說道:「大家總是請大將軍奮戈一擊,盪除群寇。皇上親政不久,更是恨憎岑賊,期望藉助大將軍的威名,收復南方,為張存仁、巴山、珠瑪喇、佟圖賴諸公報仇。」
鰲拜很自負,說道:「多爾袞死後,吾倍受皇上親信,先任議政大臣,再任大將軍。皇恩浩蕩,吾就是肝腦塗地,也再所不惜。此戰,吾軍必勇猛向前,有進無退。」
三月八日,赤清兩軍不約而同地發起進攻。
赤軍以親兵第一協為主力,從金口出發,猛攻金口鎮外的清軍營壘。
鰲拜聞訊,下令穆里瑪死守營壘,自己親率主力離開賀勝橋大營,進攻咸寧方向的赤軍。
請刷新本頁!
何國駒領親兵第二協、第三協兩萬四千人馬,利用兩天時間掃清了咸寧外圍據點,之後屯駐在咸寧以東,將鰲拜大營與咸寧守軍分隔開來。
馬進忠領步兵第十一協一萬多人馬,屯駐於咸寧城東、城北、城南三面,對屯寧守軍構成了一個鬆散的包圍圈。
炮兵協在馬進忠的保護下,對咸寧東城展開轟擊,擺出一副攻城的架勢。
周一鳴的騎兵協,則屯駐在咸寧以南的地方,防止通山之敵過來增援。
清軍則死守咸寧縣城,如同一個釘子,釘在了赤軍必經之路上。
「鰲拜終究是坐不住了。」岑丹初聞訊,亦率領三千親兵渡河,到前線督戰。
午時,兩軍列好戰陣,整隊前進,前隊相隔不到一里。斥候已經交戰,槍聲清晰可聞。
赤軍傾巢出動,馬寶在前線指揮,擺出三迭陣迎戰。炮兵協在前,親兵第二協在中,親兵第三協在後,騎兵協位於兩翼。
岑丹初率三千親兵入駐虎賁鎮大營,在望台上觀察戰場。他這三千親兵,還有馬進忠的騎兵營,將作為此戰的預備隊。
算上預備隊,赤軍參戰兵力達到四萬人。
鰲拜亦傾巢出動,儘管他竭力集中兵力,但金口、通山、漢陽甚至南昌等地處處告警,鰲拜不得不分兵救援。再加上留守大營的兵馬,鰲拜此戰只集中了四万旗兵。
雙方旗鼓相當,實力不相上下。旗兵久經戰陣,披甲率高,肉縛能力強。赤軍火器強大,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也足以與旗兵白刃格鬥了。
午時兩刻,兩軍接近,各自使用十成炮、衝天炮猛烈轟擊。
清軍也發明了十成炮,開始在野戰中攜帶重炮。所幸,清軍炮隊規模不大,隸屬於火器營,稱之為炮甲,實際上是把炮兵、火槍兵混編在了一起。
不像赤軍,直接編制了一個炮兵協,把十成炮、紅夷大炮、衝天炮、劈山炮等各種輕重炮編在了一起。
赤軍火炮更多,炮火更加猛烈。清軍傷亡更大,在火力上處於弱勢。
對此,清軍也有經驗了。這次,他們和往常一樣,每走十幾步就停下來,使用火炮射擊,爾後繼續前進十幾步,再停下來開炮。大概,這就是「九進十連環」的雛形了。
赤軍則以逸待勞,炮兵在原地不動開炮射擊,充分發揚火力優勢,逼迫清軍前進。
等近至一百步,清軍鳥槍手開始射擊,火力加強。赤軍步槍手亦開始射擊,與清軍一樣交替前進。
經歷過贛州之戰,虎賁鎮親兵協披甲率提高不少,不說人人披甲,最起碼戰兵已能做到一人一甲。
兩軍逼近,除了使用火槍對射,清軍加上了大梢弓,赤軍加上了劈山炮,戰況異常慘烈。前隊將士傷亡慘重,卻都誓死不退,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火槍對射不分高下,雙方不約而同地決定展開白刃格鬥。
清軍前隊是火器營,這火器營乃是滿洲精銳,從各旗戰兵中挑選而來,相當於八旗的「選鋒兵」了。
赤軍前隊是親兵第二協,由步兵第四協改編而來。這步兵第四協,最早是粵西土司兵,主要由思恩土司、田州土司兵組成,從龍很早,早已成長為虎賁鎮精銳。
土司兵更加靈活,武藝更加嫻熟。滿洲兵體格更為健壯,盔甲更為齊全。兩軍白刃格鬥,仍是不分高下。
後隊漸漸涌了上來,騎兵也在兩翼交手。咸寧守軍一度打開東門參戰,被馬進忠部步兵逼退。
兩軍混戰在一起,從午時一直戰至酉時,彼此殺得難解難分,精疲力竭。
直至天色漸黑,不利交戰。兩軍脫離接觸,各自退回營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