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77章 火炮

第77章 火炮

2024-10-21 12:33:30
  第77章 火炮

  步兵隊編制有一個火銃哨,以三眼銃、單眼銃為裝備。單眼銃射速慢,精度差,明末時已不被明軍重視。永安軍擴軍太快,武器緊缺,為彌補三眼銃的不足,仍裝備了少量單眼銃。

  儘管三眼銃、單眼銃的靶子設置得更近,士兵考試的成績仍然差於火槍哨,與弓兵半斤八兩。

  丹初未置可否,腦海中已是思緒萬千。三眼銃、單眼銃除了造價便宜,可靠耐用,還有一個優點,為火繩槍所不及。

  臨戰時,使用三眼銃、單眼銃的士兵可以結成更為密集的隊形,短時間內形成密集的火力。相比之下,火繩槍的火繩一直在燃燒,若隊形太密集,火繩很容易引燃隔壁士兵的火藥,造成誤傷。

  裝備火繩槍的火槍手,不能結成密集的陣型,也就不能形成密集的火力。臨戰之時,火槍手橫向疏散,左右至少留下一人的距離,以方便前後交換位置;縱向一般至少保持三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火力密度。

  這一點,東西方出奇的一致。這也決定了,裝備火繩槍的火槍手,必須倚仗長矛兵的保護。

  這是一個致命的缺陷。陣型戰術取決於裝備,日後名字天下的線列射擊戰術,必須等到燧發槍、套筒式刺刀成熟之後,才能大放異彩。

  以裝備火繩槍的火槍兵,對付裝備大梢弓的滿洲八旗兵,懸!

  所幸的是,滿洲八旗不耐暑熱,不會輕易涉足嶺南。按照滿洲貴族的邏輯,根據歷史來推演,清廷會繼續驅使漢軍四王一公對陣南明。

  平西王吳三桂,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續順公沈志祥。這四個大漢奸,孔有德有勇無謀,耿仲明向無主見,尚可喜實力偏弱,沈志祥庸碌多病。唯有吳三桂有些韜略,兵馬較強,但他頓兵四川,劍指雲貴,不會進入嶺南。

  掐指一算,至少還有三、四年時間,李定國才會揮師嶺南。到那時,滿洲八旗才會進入嶺南作戰。

  對于丹初來說,利用三、四年時間徐圖壯大,改良燧發槍,裝備燧發槍,練成線列射擊戰術,當有把握。

  步兵營營部還下轄一個炮哨,裝備了三門子母炮、三門虎蹲炮、兩門威遠炮,都是輕型火炮。

  子母炮由佛朗機炮改進而來,一母炮配五子炮,射速快,重量更輕,母炮加一枚子炮約重約六十斤。母炮與子炮之間必然存在游隙,導致氣密性差。

  因此,子母炮通常用來發射小鉛子,一炮可發射出六七十枚鉛子,專門對付敵軍密集隊形。

  虎蹲炮同樣發射鉛子,一次可發射一百枚鉛子,威力大於子母炮,重不到五十斤,但射速不如子母炮。

  威遠炮重一百六十斤,需用兩炮車承載,可發射實心彈,亦可以發射鉛子,亦可同時施放。同時施放時,裝火藥八兩,裝大鉛子一枚三斤六兩,小鉛子一百枚,每枚重六錢。

  營炮哨的輕型火炮,主要用來近戰殺敵,彌補火繩槍火力的不足。

  丹初對火炮機動性極為重視,力求輕便易攜,並不盲目貪求威力。

請刷新本頁!


  衝天炮可發射開花彈,殺傷力最大。紅夷大炮在明末時名噪天下,威力最大。

  明軍火器普及率高,兵書傳播也廣。《武備志》、《天工開物》、《神器圖說》等兵書都詳細記錄了各種火炮、火槍的製作方法,在明末傳播很廣。

  丹初也儘可能地搜集、購置各式火器,招募工匠,採購鐵器,加緊製作火器。但軍中的火繩槍、衝天炮、紅夷炮等火器依舊短缺,炮隊只有兩門衝天炮、兩門輕型紅夷炮。

  這四門衝天炮、紅夷炮,重量近四百斤,需用四輪炮車承載,每門炮配炮長一人,炮手、裝填手、瞄準手、彈藥手等九人。

  丹初對衝天炮最為重視,最感興趣,一到炮隊,先去看衝天炮。費雷拉為炮隊隊長,為丹初現場展示了衝天炮的施放過程。

  衝天炮身管短粗,其實就是臼炮,膛壓較小,可以發射開花彈。明朝的黑火藥製作技術冠絕全球,開花彈技術也領先於同時期的歐洲。

  衝天炮殺傷力很大,對於敵軍密集隊形非常有效,受到明清軍隊的重視,多由銅鑄,造價昂貴。

  一伍炮手開始演放衝天炮。伍長先目測距離,大約為兩百步,叫道:「兩百步,急射兩發。」

  炮手使用木棒包裹濕抹布,擦拭炮膛,防止炮膛內仍有火藥燃燒。另一名炮手則使用木棒包裹干抹布,繼續擦拭炮膛,防止膛內殘存水分。

  緊接著,炮手往炮膛里填火藥。火藥都用布袋裝好,根據兩百步的射程,需要裝填兩包火藥。另一名炮手緊隨其後,用搠杆搗實藥包。

  伍副指揮炮手調整炮身左右方向,又使用銃規,調節炮口俯仰角。

  裝彈手取過一枚開花彈,用燒紅的鐵釺引燃開花彈上木信管中的火繩,爾後將其塞入炮膛,用搠杆頂入炮膛,與火藥包貼緊。

  必須儘快開炮,一來防止火繩引信熄滅,二來防止炸膛。

  炮手把燒紅的鐵釺插入炮管尾部的火門,引燃炮膛內的藥包。只聽「咚」的一聲巨響,現場冒出一陣劇烈的白煙,硝煙味十分刺鼻。

  開花彈擊發出去,落在地上並未爆炸。大致過了三四秒鐘,開花彈才爆炸,彈內的鐵棱、鉛彈等物四散飛出,擊倒好幾個靶子。

  明朝開花彈以火繩為引信,以目標遠近確定火繩的長短,進而控制引爆的時間,準確與否主要靠炮手的經驗。

  接下來,炮手們重複剛才的動作,剪短了木信管中的火繩。這一次,開花彈未落地就爆炸,鐵棱迸射四散,擊倒成片靶子,威力喜人。

  眾人大喜,丹初亦贊道:「很好!很好!」

  紅夷炮身管細長,因而精度更高,膛壓更大,只能發射實心彈。

  明末清初之際,紅夷炮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明朝遼東邊軍「憑堅城用大炮」抵抗清軍,所用大炮即為紅夷大炮。清軍亦把紅夷大炮視為攻取堅城的不二利器。

  但紅夷大炮造價昂貴,重量驚人,輕者三五百斤,最重者可達六七千斤,搬運非常不便,並不適合野戰。

  前膛裝火炮射速太慢。實戰中,僅以火炮就能擊垮敵軍戰陣者,非常罕見。今後,應當繼續發展輕型火炮,以加強火力,削弱滿洲八旗的騎兵優勢。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