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寓教於樂
2024-10-21 12:33:34
第79章 寓教於樂
下午,輪到標營、中軍看戲。
為鼓舞士氣,丹初下令招募了一個戲班,在軍中演戲犒勞將士。他試圖寓教於樂,令戲班專門演出《長坂坡》、《四郎探母》之類的「主旋律」戲曲。
今天,戲班演出了一曲新劇,名為《江陰八十一日》,取材於江陰闔城義民抗清殉國的故事。
丹初向來不喜歡聽戲,但穿越到明末,實在沒什麼娛樂項目。
戲曲,可謂是老少咸宜、受眾最廣的消遣方式了。若能在戲曲中融入教育內容,或許會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於是,丹初委託幕僚何雲,和戲班一起,編排出了《江陰八十一日》。何雲是常熟人,老家與江陰離得近,了解很多內情,對編排戲曲十分熱衷。
未正時分,標營、中軍近千人早早集合完畢,環繞戲台坐成了一個扇形。丹初也耐著性子,來到台下中央位置,現場感受戲曲的教育效果。
才一坐定,樂聲響起,戲曲開始。
開幕,交待背景。
先是一陣靡靡之音,白臉的滿清親王多鐸出場,一邊飲酒作樂,一邊部署軍務,驕悍跋扈。
有兵來報,說弘光帝逃至蕪湖,多鐸遣貝勒尼堪追擊。廣昌伯劉良佐帶兵勤王,多鐸僅派三百滿洲兵迎戰。劉良佐叩頭乞降,請擒弘光帝以贖罪立功。
弘光帝聽說劉良佐兵至,先逃往如意伯劉孔昭家。劉孔昭不納,弘光帝奔往靖國公黃得功軍營。
黃得功嘆曰:「陛下死守京城,臣可借勢,奈何輕出!」與劉良佐交戰,敗,得功嘆曰「我無能為矣」,拔劍自刎。
弘光帝投降,乘無幔小轎入南京,以油扇掩面。沿途百姓紛紛唾罵,甚至有投瓦礫者。多鐸設宴款待,命弘光帝坐於北來太子之下。
第一幕結束。軍中缺少娛樂,將士們看戲看得很認真。弘光帝懦弱,多鐸驕橫,劉良佐寡廉鮮恥,黃得功大義凜然,在舞台上惟妙惟肖。
丹初本來不喜看戲,這齣《江陰八十一日》大致還原了歷史,令他頗感好奇。回顧四周,將士們都翹首以盼,被劇情吸引進去,臉上表情不一,混雜著惋惜、憎恨、期待、不甘、希望……
第二幕,弘光朝委任的江陰官員紛紛去任,滿清所授江陰知縣方亨到任。邑民洶洶,打算拒守,但無兵器錢糧,無人出頭。
方亨戴紗帽著藍袍,仍為明朝衣冠,很年輕,無家眷,只帶家丁數人。亨入縣衙,空無一人,耆老八人入見。
亨曰:「常州府各縣均已獻冊,江陰何以獨無?」
請刷新本頁!
這一幕,方亨驕恣,耆老有心無力,主簿、縉紳等人唯唯諾諾。
台下的士卒已經氣憤,叫罵聲四起。
第三幕,方亨率城內縉紳到文廟進香,老百姓圍觀者甚眾。
主簿試探著問道:「縣台,江陰已經歸順,想必無他事耳。」
方亨笑道:「只剩剃髮而已。前者,南京已差滿洲大兵四人,督促江陰城民剃髮。」
一耆老怒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頭髮焉能輕剃?」
方亨亦怒,厲聲說道:「此大清律例,不可違也。」
這一幕,矛盾點都在方亨身上。觀眾已經沸騰,丹初身旁的軍官們都開始議論起來:
「方亨枉為讀書人,卻甘做滿清的走狗,真是可恨!」
「若非此等漢奸,韃子焉能入關?大明焉會衰敗?」
「此類漢奸最是可恨!」
……
第四幕,剃髮的消息傳開,江陰民情洶洶。
縣學諸生進入縣衙,在明倫堂晉見方亨,慷慨陳詞道:「頭可斷,發決不可剃也!」
請刷新本頁!
書吏備好筆墨紙硯,正要抄寫,卻見剃髮令語氣堅峻,赫然寫著「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一人不剃髮全家斬,一家不剃全村斬」等字樣。他氣憤交加,把毛筆扔在地上,說道:「就死也罷!」
方亨大怒,下令杖責書吏。
衙門中胥吏皂役大嘩,簇擁著書吏逃離衙門。
江陰北門附近少年素練武藝,多拳勇,聞訊鳴鑼執械,湧入縣衙。
方亨猶坐堂上,色厲內荏,令僕役沒收兵器。
少年們群情激昂,說道:
「我等備兵器乃為禦敵,爾收之,反為敵所用,寧死不從!」
「爾是大明進士,頭戴紗帽、身穿圓領,為明朝衣冠,卻來做韃子的知縣,羞也不羞、丑也不醜?」
……
方亨大怒,喝道:「爾等亂民,目無王法,個個都該砍頭!」
……
「應該砍你的頭!」台下有士卒聽得投入,竟把戲子當成了方亨,脫去草鞋,向那戲子擲去,然後又從同袍間躍過,就要上台毆打那名扮演方亨的戲子。
台下秩序大亂,更多的士卒站了起來,把草鞋仍向戲子!
標營副營長馮琳立即起身,試圖制止士卒。但士卒們群情激昂,個個恨得咬牙切齒。
「咣!咣!咣!」戲班急中生智,連敲數聲金鑼。
丹初站了起來,轉身大聲喝道:「安靜!全都坐下!」
大帥發話,沒人敢不聽,士卒們乖乖坐了下來,心裡猶自不平。
丹初沒有批評他們,而是說道:「這是戲劇,不得當真!所有人認真看戲,不許喧鬧,不許亂動!接看演戲!」
……
戲劇進入了高潮。少年們群情激憤,圍攻方亨,扯其帽,碎其衣。方亨仍然大罵不止,少年們一不作二不休,乾脆打死了方亨。
乃立太祖牌位,分隊伍,樹旗幟,鳴金進止,集教場,議戰守。
有典史名閻應元者,有韜略,民眾擁為主,從其令。乃招募義士,修造軍械,收斂錢糧,堵塞城門,積極備戰。
清兵至,屢戰屢敗,折損兵馬無數。不得已,多鐸調博洛、尼堪、孔有德等親王郡王攻城,使用兩百多門紅衣大炮日夜轟擊,終於破城。
江陰軍民巷戰到底,無一投降。清兵大肆屠城,江陰城內死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七萬五千餘人。事後清點,江陰城內僅剩五十三個活口。
劇末,閻應元賦絕命詩:「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另有一無名女子,賦詩:「露胔白骨滿疆場,萬里孤忠未肯降。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戲台下,士卒們已經哭聲一片。丹初也眼圈一紅,躍上戲台,大聲說道:「好男子,隨我來從軍,殺盡韃虜,恢復中華!」
士卒們發出撕心裂肺的呼聲:「殺盡韃虜,恢復中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