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361章 野戰破敵

第361章 野戰破敵

2024-10-21 12:42:03
  第361章 野戰破敵

  清軍攻城不得,大敗而回。小小的雩都城仿佛成了修羅場,埋葬了無數韃子。

  陳泰清點各部,始知清軍傷亡超過預期,戰死、失蹤、重傷者達到六千,輕傷不堪戰鬥者兩千,戰損率超過三成。清軍士氣低落,銳氣已盡,無力再發動新的攻勢。

  這個安遠平寇大將軍顏面盡失,卻又不敢輕言撤退,心中積鬱難發,動不動就要發火,又是重罰犯錯的部下,又是發兵劫掠村鎮、鎮壓奸細。

  也是,清廷法令極嚴,任誰是主帥,也不敢隱瞞近日之敗。

  滿洲火器營被清廷寄予厚望,順治發內帤銀十萬兩、戶部撥銀五十萬兩,對各旗威逼利誘,總算湊出了五千精銳。濟爾哈朗掛名總辦,鰲拜實際主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原以為滿洲火器營已經天下無敵,誰知近日戰鬥,仍舊不能克敵致勝。

  眼下滿洲名將凋零,多爾袞、阿濟格、豪格、譚泰、勒克德渾、濟爾哈朗、博洛等名將要麼病死,要麼重病,要麼犯罪被囚、被誅。

  陳泰只是二等精奇尼哈番,也就是二等子爵,能充任大將軍已是超擢。

  湖廣戰場上的屯齊,人家是宗室貝勒,也不過只能充當尼堪的副帥。尼堪被李定國所殺,屯齊才權攝定遠大將軍。

  有大將軍之位,有鰲拜做副手,有滿洲火器營、正藍旗蒙古八旗,這仗無論如何也該打贏。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清軍攻不下雩都,就不能援救贛州。兩萬人馬耗在雩都城外,人吃馬嚼,消耗極大。明軍義師蜂起,不斷騷擾清軍糧道,不時襲擊小股清軍,令人防不勝防。

  真是戰也不是,退也不是。用進退維谷一詞形容現在的陳泰,再恰當不過了。

  赤軍卻越戰越勇,眾將紛紛請命,願意乘勝出擊,強攻清軍營寨。

  「國主,韃子敗局已定,退後五里紮營,緊閉城門不出。反觀我軍,屢敗韃子攻勢。將士久守孤城,皆願為國主除此仇寇。請准我率虎賁精銳,開門擊虜。」

  馬寶自從追隨丹初,從東勛裨將一躍為赤軍大將,再成為丹初心腹,統虎賁鎮,對丹初既有感恩,亦有崇拜。他聽俘虜說,鰲拜曾親領滿洲兵攻城,亦想領虎賁鎮反攻。

  「城壁,為將者固當勇猛,但應謀定而後定,不可浪戰。」丹初告誡道:「反攻,固我所願也。但要準備妥當,方能一擊破敵。你請領虎賁鎮擊敵,準備何時進攻?用何戰陣?何以破敵?韃子若堅守營寨不出,怎麼辦?若出營野戰,怎麼辦?」

  一連串幾個問題,問得馬寶啞口無言。馬寶勇冠全軍,但有失粗疏,就像當年的吳捷,雖勇武過人而缺乏謀略。丹初把吳捷放在親軍培養了很久,才終於放心,把他外放為步兵第三鎮鎮統。

  「寶無遠略,懇請國主賜教。」

  「韃子多騎兵,又是遠道而來,營寨設得不牢,且比較分散。若韃子憑壘堅守,我軍可重點進攻綠營、漢軍,以十成炮破虜營寨。綠營、漢軍一破,滿洲、蒙古勢孤,必難持久。」

請刷新本頁!


  「不錯,卿明白我的意思了。」丹初笑道:「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經過前番之戰,韃子屢敗,戰場主動權已歸於我手。

  「主動出城擊敵,要避實就虛,擺出一副主攻漢軍、綠營的樣子。韃子倚重漢軍的火炮,亦要驅使綠營充當炮灰,必會與我野戰。

  「因此,接下來的戰鬥,對手仍是滿蒙八旗。騎兵非我軍擅長,要戰勝滿蒙八旗,仍要布置大陣,以炮兵協、親兵協正面迎敵。

  「這就要等待風向,要備齊彈藥,要為前排將士配齊重甲。非兩三天的功夫,不能準備妥當。吾不急於擊殺韃子,城壁,你亦不必急於反攻。」

  陳泰的任務是營救贛州,必不敢離開雩都。清廷在四川、湖廣、江西、福建四省大規模用兵,兵力已然枯竭,也派不出援軍過來。

  不如讓子彈多飛一會兒,讓赤軍取勝的消息傳播開來,讓各地義師更加活躍,讓清軍糧道更加不暢,讓陳泰的處境更加窘迫。

  馬寶豁然開朗,說道:「聽國主一番教導,勝讀十年書籍。寶知矣,當認真籌備,一擊制敵。」

  後面幾天,雙方零星交戰。清軍退往城東北五里外紮營,迭經戰敗,士氣低落,赤軍正在大力備戰,都無意大戰。

  至二月二十三日,晴朗無風,適合交戰。赤軍準備妥當,出城邀擊清軍,除輔兵、義師留守城池外,虎賁鎮、步兵第一協大半出動。

  戰陣仍用三迭陣,首迭為炮兵協,二迭為親兵協,三迭為步兵第一協,騎兵位於兩翼。赤軍汲取了教訓,安排前排將士著重甲,又搜集了更多的藤牌、挨牌,以加強防護,抵禦清軍子彈。


  為鼓舞士氣,丹初親臨戰陣,位於二迭、三迭間督戰。

  清軍聞訊,很快出營列陣,也用三迭陣。陳泰調整了部署,首迭用漢軍台尼堪,兩翼置滿洲火器營炮甲,以加強火力。中迭用滿洲火器營。綠營兵損失慘重,戰鬥力弱,用作三迭。

  為防止綠營潰散,陳泰親自押陣,置督戰隊。蒙古正藍旗置於兩翼,作機動騎兵。

  「咚咚咚!」赤軍這次進攻,以三枚響彈為信號。響彈為鏤空的鐵彈,出膛時衝擊空氣,會發出悽厲的叫聲,令清軍摧膽裂肺。

請刷新本頁!


  清軍火力孱弱,只得提前出動二迭滿洲兵。為彌補火繩槍威力、射速的不足,火器營包衣、養育兵還挽動大梢弓拋射弓箭。

  大梢弓弓力大,更適合搭配重箭,在近距離內直射。清軍拋射弓箭並未起到預期的效果。

  相反,二迭赤軍前隊將士都換上了重甲,最前排的身穿兩層鐵甲,防護力大大加強。定虜式步槍射程遠、威力大,赤軍身披重甲,不懼敵軍子彈,射擊更為從容。

  清軍不占上風,陳泰更加沮喪,驅使蒙古騎兵出戰。馬寶親領右翼騎兵迎戰,他力大無比,一條鞣鞭槍使得燦如游龍。

  「著!」早有一名蒙古騎兵中招,面龐被鞣鞭槍尖刃刺中,當場仆地氣絕。

  「噼啪!」鐵鞭抽打空氣,發出刺耳的聲音。當面一名蒙古騎兵躲過尖刃,卻被鐵鞭纏中。馬寶用力一拉,把那蒙古兵拖落馬下。早有赤軍騎兵向前,一矛刺死了蒙古兵。

  赤軍騎兵也汲取了教訓,前隊改用流星錘、斬馬刀等鈍器擊敵。

  馬寶衝鋒在前,將士以眾擊寡,勝券在握,蒙古騎兵陣腳動搖,防線上出現數道缺口。

  鰲拜在前督戰,來回招呼各迭,妄想堅持不退。不料,清軍漏洞越來越多,兩翼、二迭都被赤軍侵入,缺口不斷放大。

  再這樣下去,可就有全線敗退的風險。陳泰無可奈何,下令三迭綠營兵出擊,接應二迭、兩翼撤退。

  清軍陣腳鬆動,將要撤退。赤軍士氣大振,丹初令三迭前出,掩護二迭前進。

  二迭親兵協、三迭步兵第一協交替前進,每二十步停下一次,射擊一輪,如此循環向前。兩三萬人的陣形,能二十步一交替,已經相當不易。這看似緩慢,其實相當有效,對於組織大兵團交戰至關重要。

  丹初蒞臨陣後,大為欣慰,笑道:「韃子以綠營兵為三迭,譬如以朽木當樑柱,可急攻之。樑柱一折,房屋自仆倒矣!」

  果然,綠營兵很快披靡,戰線動搖,士卒爭相逃命。鰲拜親斬數人,仍然止不住逃兵。

  清軍陣線崩潰,赤軍乘勢掩殺,連破數道營寨。

  陳泰自知營寨已不可恃,遂燒毀殘餘營寨,引敗兵撤入寧都,收集殘兵,再作打算。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