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目錄頁> 第25章 借題發揮,克愛克威

第25章 借題發揮,克愛克威

2024-10-11 16:46:37
  高儀今日要去常朝議論考成法,日講這邊,當先就告了假,由張四維暫時領班。

  朱翊鈞沒有因為主要觀眾不在,就懶於表演。

  還是那句話,發育不能停。

  這些日講官都是大明朝最有前途的青壯派,哪怕當添頭來攻略,也得把人設演好了。

  所以,朱翊鈞仍然是一絲不苟地繼續增強人設,與前些時日一般無二。

  事實上,朱翊鈞的學習進度,已經遠超日講的進度。

  這幾日晚膳後,他幾乎手不釋卷,已然是將《大學》、《尚書》的內容,都背誦了下來。

  日講啟蒙的程度,對他而言,還是太過簡單——他就等著開經筵憋個大的,屆時給經筵官們好好洗洗腦子。

  這超前學習的成果,反映在日講中,就顯得他這位新君,尤其聰慧了。

  幾位侍讀官被他溫水煮青蛙,也開始習以為常了起來。

  今日他一遍就會,毫無阻滯,諸講官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在朱翊鈞有意的加快進度後,巳時剛過半,諸侍讀官就講完了今日的內容。

  「殿下,今日就先到這裡吧。」張四維出列道。

  他們這些講讀官,在各部衙門,都有職司,日講完後還要回去坐班。

  但,朱翊鈞既然有意騰出時間,自然不是讓他們能早點下課的。

  他緩緩開口道:「諸位先生且慢。」

  幾位講讀官面面相覷。

  張四維遲疑道:「殿下還有什麼吩咐?」

  朱翊鈞笑道:「這是日講,諸位是先生,我是弟子,哪有弟子吩咐先生的道理。」

  「不過是今日講學結束得早,還有些餘暇,與其荒怠了,不妨向諸位先生討教些別的事。」

請刷新本頁!


  他在講讀官中,資序官階僅次於高儀,高儀一走,必然就得他領班。

  若非如此,他也不用在這裡陪小孩子過家家。

  他背後樹大根深,日講不過是勘磨一份資序罷了,哪裡有心真的講學。

  在心裡翻了個白眼,面上恭敬道:「殿下有問,臣等勉力解惑。」

  朱翊鈞點了點頭,很是隨意道:「幾位先生侍讀日講,已然數月。」

  「還未過問幾位先生出身學問,倒是本宮怠慢了。」

  他的目光在張四維和馬自強身上掃了一眼:「本宮記得,張學士和馬學士,是同一年進士?」

  兩人對視了一眼。

  齊聲答道:「臣二人皆是嘉靖三十二年進士。」

  末了,馬自強又補了一句:「不過張侍郎是二甲進士,微臣是三甲同進士。」


  一榜進士三甲,一甲三人,二甲八九十人,三甲二百餘人,排名有先後。

  同進士出身略微差半籌。

  朱翊鈞頷首,以示瞭然。

  又轉而看向陶大臨:「我記得陶學士是翰林院編修出身,那應當是中了一甲?」

請刷新本頁!


  這二者,歷來有儲相之稱。

  陶大臨恭謹回道:「微臣是嘉靖三十五年進士,一甲第二。」

  朱翊鈞本想叫一聲陶榜眼,話到嘴邊又覺得太拗口,乾脆還是繼續叫學士:「難怪陶學士好學問。」

  說罷,又看向余有丁:「余探花我知道,嘉靖四十一年一甲進士第三。」

  余有丁愣了愣,不知道自己為何莫名其妙地簡在君心,只得拱手。

  朱翊鈞略過他,看向陳棟:「陳學士也是翰林院編修出身?」

  陳棟在諸多講官中,非常醒目,卻沒什麼存在感。

  醒目是因為,其人長得很有特點——瘦,格外地瘦,不是那種刀削斧砍的瘦,倒像是營養不太好的瘦弱。

  沒存在感則是因為,陳棟講學時惜字如金,除了釋義從不說多餘的話,整個人內斂而深沉。

  陳棟回道:「微臣,嘉靖四十四年一甲進士第三」


  不等朱翊鈞一一問過去,剩下的講讀官們,各自報上出身。

  朱翊鈞很有耐心地聽著。

  眼前這些人,便是大明朝的「儲相」,或者說,少壯派的領銜人物。

  如今他既有錦衣衛保駕護航,又得了高儀認可,是時候嘗試接觸這些文官中堅了。

請刷新本頁!


  這才又看向昨日告假的馬自強、陶大臨:「馬學士與陶學士昨日告了假,本宮聽聞,是去禮部部議了我皇考的諡與廟?」

  兩人對視一眼,齊齊答道:「殿下,確有此事。」

  諡號和廟號,是對一名皇帝一生作為的蓋棺定論。

  好,還是壞,總要有個說法。

  就像在六月初一那天的勸進,箋上撰詞有一句「國家之興越二百載,賢聖有作蓋六七君」。

  國朝至今十二代,歷時二百年,可以稱為好皇帝的,大概六七人。

  至於其餘的皇帝?那就在盡不言中了。

  為什麼好皇帝是六或七呢?

  就是因為大行皇帝,還沒有蓋棺定論,賢與不賢,尚在兩可之間。

  朱翊鈞沉吟一下道:「既然說到此……」


  「本宮跟隨各位先生,修習大學、尚書,先古聖王之故事漸漸知曉。」

  「若以四書五經觀之,諸學士會如何評述我皇考呢。」

  從你們儒家經典的角度出發,會怎麼評價先帝呢?

  二人聽了這話,只覺頭皮發麻,這種大事,經過部議和廷議,那就是全體文臣的意思,怎麼議論都不怕。

請刷新本頁!


  誰敢梗著脖子說你爹荒怠政事,沉迷女色,壯陽藥吃多了死在女人肚皮上?

  除了說好話還能說什麼?

  陶大臨悄然後退一步。

  馬自強只能顧左右而言它,說道:「殿下,昨日只是在整理大行皇帝的功過行跡,還未議論妥當。」

  朱翊鈞擺擺手道:「不是正經議諡,只是從做學問的角度,簡單評述一番。」

  「本宮繼位後,也好擇善而從,擇不善而內省。」

  馬自強立在當場,額頭逐漸冒汗。

  朱翊鈞很有耐性地看著他。

  馬自強斟酌好半晌,才開口道:「大行皇帝,自然是聖德之君。」

  幾位講官無論作何想法,都紛紛點頭。


  朱翊鈞追問:「聖德在何處?」

  他並不是要插手先帝的諡號,他只是想趁著這番問答,熟悉文官的生態。

  更準確的說,他想從對先帝的評價中知道,在這些內閣預備列青壯派的眼中,究竟什麼才是好皇帝。

  內閣幾人,包括六部,雖然掌握大權,卻總歸年事已高,反映不了這些青壯士人的思潮。

請刷新本頁!


  馬自強含糊道:「大行皇帝,端凝厚重,不誅殺而自威,沉潛靜密,乃是仁君。」

  朱翊鈞身形一頓,過了一會才點頭。

  這馬自強,說先帝是個敦厚之人,脾氣好很安靜,不靠殺人來伸張權威。

  當然,這也是在暗諷世宗皇帝,靠著杖殺朝臣,展示威嚴。

  拉踩好啊,拉踩至少說明是真心話,看來這馬自強很不滿專權擅殺的皇帝,那大概是喜歡孝宗皇帝那一款了。

  朱翊鈞又眼神示意陶大臨。

  陶大臨眼見躲不過去,心裡嘆了口氣,開口道:「大行皇帝,不可察而自智,令雖未出,化行若馳;口雖未言,聲疾如震,是作為之君。」

  朱翊鈞仰起頭,強忍住沒笑出聲來。

  這是說先帝智慧難測,即便尚未發出指令,下面人行動已經迅速展開,話語不需要出口,影響力卻如同雷霆。

  直白來說,就是有點笨,不管事,下面自行其是。


  這些文人說話是有水平的,至少在陰陽怪氣上,登峰造極。

  這樣看來陶大臨多少有些看不上先帝,認為先帝沒有履行好皇帝的職責,那看來是希望新君勵精圖治?

  朱翊鈞只當沒聽出來。

  又看向張四維:「張學士,你說呢?」

請刷新本頁!


  優崇輔弼,信任老成就是托政輔臣的意思,守祖宗法,就淺顯易懂了。

  這便是晉黨眼中的好皇帝?難怪張四維舅舅取名「崇古」。

  朱翊鈞面上懵懂,心中卻嘆氣,果然,壞人的誇讚,反而讓人有些不爽利。

  古聖王之風?呵,三皇五帝聖事,騙了無涯過客,如今還想騙到他頭上來嗎?

  他正要繼續問。

  只聽余有丁已經主動接過話頭:「殿下,臣以為,大行皇帝罷世宗一應不虞事,平反冤獄。」

  「一掃兵備頹態,俺答封貢,平息邊事。」

  「又隨世而變,不因循守舊,放開海禁。」

  「正士習、糾官邪、整頓吏治、清查皇室勛戚田莊。」

  「如此行止,當稱一聲革故鼎新之君!」


  朱翊鈞詫異地看了余有丁一眼,不意料余探花竟然是新政一派。

  死人是用來替活人說話的。

  大行皇帝是個什麼樣的人不重要,大家需要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才重要。

  張四維說先帝垂拱而治,遵祖法,守成例,一副崇古做派。

請刷新本頁!


  這就是新舊之爭。

  朱翊鈞自然不會揭破這一層,他只是裝作若有所思。

  倒是馬自強,適時提醒了一句:「注意體統,不要妄議世宗皇帝。」

  哪怕是為尊者諱,也不該在新君面前這樣說,好歹是爺孫,不要太明顯。

  朱翊鈞很大度地擺了擺手:「都說了是學問探討,無妨的。」

  「無論如何,廣開言路,本宮還是能做到的,不必害怕因言獲罪。」

  從這幾人的話中,還是很能讀出傾向的。

  無論是革新變法,還是守祖宗法,至少要做到對文官好,大家才認可。

  世宗杖殺朝臣,被黑成什麼樣了。

  所以,無論朱翊鈞掌權後,會不會壓制文官,現在都得放出風去,露出點廣開言路,宅心仁厚的特質才是。


  幾位講讀官,連忙齊齊拜下:「聖明無過殿下。」

  除此之外……

  朱翊鈞做出一副突發奇想的模樣:「近來我聽聞內閣在議論考成法之事?」

  幾名講讀官不明就裡。

請刷新本頁!


  朱翊鈞哦了一下,笑道:「大行皇帝論述功過,豈不像考成核定?」

  廟號與諡號的議論,大體是帶著功過分說的。

  功過論完了,再看給個惡諡還是美諡。

  如此說來,確實頗有幾分相似,只不過是一生一次。

  但諸位講讀官哪裡敢回這話。

  考成?文官給皇帝考成?真有這想法也不敢認下啊。

  馬自強連忙道:「殿下,禮記有雲,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禮之大體也。」

  「諡號與廟號,乃是喪祭之屬,非是考成,而是大禮根本。」

  無怪乎這些講官這麼緊張。

  諡禮起於周,卻在秦時一度被廢除,只因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一直到西漢才又恢復了諡議。


  到了明朝,雖然多有掩過飾非之情,卻始終是文臣鉗制君上的利器——很少有人不在乎身後名。

  如今皇太子將議諡與考成法類比,不明白是什麼想法,著實將人嚇得不輕。

  要是諡法被他們今天一議給議沒了,他馬自強怕是要挨天下文官口誅筆伐。

  朱翊鈞看著馬自強的反應心中一哂。

請刷新本頁!


  現在有內閣在前衝鋒,自己也不能扯後腿不是。

  斗歸斗,不能慢怠國事。

  朱翊鈞開口道:「馬學士所言,本宮省得了。」

  「只是見諸位先生評述我皇考得失,突然有些感慨,本宮日後還要諸位肱股之臣好好監督才是。」

  「若是行差踏錯,得了惡諡,不止是本宮的憾事,也是諸位先生的失職。」

  「若能學得我皇考一半功績,日後得個美諡,才好去冥朝拜見我皇考。」

  眾講官心思各異,紛紛下拜:「臣等惶恐。」

  朱翊鈞見火候差不多了,便開口道:「眾卿,所謂知行合一,諸位先生既然認同本宮這話,那也須得落到實處才是。」

  「不如這樣,我的日講課業,就讓諸位先生與兩宮對我考成罷!」

  「諸位以為然否?」


  朱翊鈞以自己學習進度好,做出一副想表現自我的做派。

  但實則,他這是公然給考成法站台。

  我堂堂後天就要登基的皇帝,屈身折節受人考成,那些不願被考成的官員,還有何話說?

  怎麼?比皇帝還金貴?

請刷新本頁!


  很多事情,上面帶頭吃苦,推行起來的效率,不可同日而語。

  至於會不會不合格?只能說,他兩世為人,考試還從未不合格過。

  幾位講讀官面面相覷。

  朱翊鈞也不急,他笑道:「幾位先生,本宮不是說笑。」

  「論語云,吾日三省吾身。本宮既然眾望所歸,豈能懈怠?這也是為了鞭策自己。」

  「諸卿不妨等高閣老回來,與他商議一番,屆時一同上個奏疏。」

  「兩位娘親那邊,本宮自會前去說道。」

  幾人仍然猶疑不定。

  陳棟忽然出列:「臣領旨!」

  朱翊鈞一愣,難得見到此人主動接話。

  回過神來,不由微微一笑,抓住陳棟的手輕輕搖了搖:「那就勞煩諸位愛卿了。」

  「好了,今日先到這裡吧,幾位先生回衙坐班吧。」

  說罷,他便轉身進了暖閣。

  直到完全不見他的身影,陳棟也不跟人打招呼,逕自出了殿。

  其餘幾人這才三五結伴心事重重也跟了出去。

  余有丁再度回看了一眼皇太子離去的方向,心中感慨萬千——比起先帝,這才是聖君之相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