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以內製外
2025-01-03 08:29:37
翌日清晨,司馬懿早早便入了北宮,來到自己日常辦公的東閣之內。
輕輕推開房門,裡面的擺設陳列都沒有半點灰塵,顯然是內侍們昨日剛剛收拾過的。
等了幾炷香的時間,衛臻才緩步從外走來。身後還隨著十名手中捧著各色文件的內侍。
陛下不在洛陽的這段時間,衛臻都是在尚書台辦公,自然也談不上入宮來到西閣之中。
今日正要將尚書台中的文件都搬過來。
「司空今日來得這般早。」衛臻離著一丈遠,主動拱手朝著司馬懿問候了起來。
「公振也不晚。」司馬懿笑著看向了衛臻身後隨著的內侍們:「尚書台這般繁忙嗎?」
衛臻略帶歉意的一笑:「也談不上多忙,六部尚書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說罷,衛臻指了指內侍們捧著的文書:「這些多半都是這半年多來,朝廷對各類事情處置結果的存檔。」
「我從尚書台帶過來,一則是給司空過目,二來也要在陛下召見之時、以備陛下諮詢。」
司馬懿笑道:「公振想的還真是周道啊!快進來,我有事要與公振說。」
「敢不從命?司空先請。」衛臻伸出右手,示意司馬懿先進。
司馬懿輕輕頷首,而後走了進來、坐到了自己原來的位置上,還滿意的摸了摸椅子光潔的扶手。
待內侍們魚貫而出後,司馬懿也不避諱、直接說道:「公振,昨晚我在酒宴之上、聽陛下的言語,似乎有要大赦天下之意。」
「有這等事?」衛臻並不知情。
「正是。」司馬懿點頭道:「公振,你家長子衛烈還在陳留老家讀書呢吧?我兒子司馬師也在溫縣。」
「不妨你我二人一同向陛下請命,借著這個大赦的機會、將此前浮華案牽聯到的士子們、盡皆開釋如何?」
衛臻輕嘆一聲:「不瞞司空所說,烈兒在陳留久不得見,我在洛陽也常有思念之意。」
「司空放心,我會同司空一起、尋陛下說此事的!」
司馬懿大喜,而後又借著看文件的時機、又與衛臻談了很多西征之時發生的事情,而衛臻也回敬以洛陽之事。
請刷新本頁!
就在兩人交談甚歡之時,門外有內侍輕輕叩響了屋門:「有旨意,陛下宣衛僕射覲見。」
衛臻與司馬懿對視一眼,緩緩收去了臉上的笑意,朝著司馬懿拱手說道:「勞請司空自看,陛下召我,我去去就來。」
「不急,陛下召見是正經事。公振去吧,莫要管我。」司馬懿答道。
衛臻微微拱手,轉身就朝著書房走去,卻不知司馬懿在背後、眯眼瞧了自己許久。
書房內,曹睿來到門口迎接著衛臻。甫一見面,曹睿就抓住了衛臻的雙手。
「衛師傅勞苦功高!有卿坐鎮洛陽、為大軍足衣足食,朕定要給衛師傅算上一筆戰功!」
「陛下謬讚了。」衛臻推辭道:「臣不過是盡了本職罷了,都是臣分內之事。」
「不過方才司空與臣說了一事,臣覺得頗有道理,願將其稟報陛下。」
「何事?」曹睿挑眉,好奇看向衛臻:「衛師傅快入座吧!」
「謝陛下。」衛臻坐定之後,開口說道:「司空欲臣與他一起、進言借大赦之機,開釋浮華案牽連到的士子。」
「臣以為恰應其時。」
曹睿有些拿不準了。
雖說曹睿確信、衛臻是不會與司馬懿站到同一個戰壕里的。但畢竟衛臻的兒子衛烈也在名單之中,有些想法也是難免的。
曹睿輕吸了口氣:「果然是大赦!許允、袁侃二人,衛師傅以為也要赦嗎?」
請刷新本頁!
「何以見得?」曹睿道。
衛臻倒也直白:「浮華案禁錮的士子近兩百人,其中『四聰八達三豫』自不必說,而其餘的諸多士子,要麼來自宛洛汝穎的士人家族,要麼都是大魏在洛陽的高官之子。」
「浮華案至今已經有一年多,若是以禁錮作為懲戒,想必時間已經足夠了。」
曹睿嘆了一聲:「朕知道。漢桓帝第一次黨錮之禍,就是借著改元和大赦天下的機會,將黨人盡數開釋了的。」
「若朕再拖,這些人會不會以為朕還不如漢桓帝了?」
衛臻解釋道:「陛下自是聖君,何須與那種人相比?」
「不過漢末亂局,大半根源都是要系在黨錮之禍上的。」
「士人無法做官,對朝廷和君王自然心懷怨念。」
「而如今陛下禁錮的多是重臣、高官之子。不論這些人悔過與否,若長此以往,恐怕大臣們心中會有怨言。」
曹睿默然不語。
這些事情,曹睿心中如明鏡般一清二楚。
但清楚歸清楚,真正做起來的時候、卻還是難免不情願了起來。
在原本的歷史中,曹氏大權旁落於司馬氏之手,並非曹氏代漢一般依據武力而行,而更多的是如寄生一般的篡奪。
原歷史中,司馬懿藉助其在大魏為官的便利,藉助姻親、執政、軍權,逐漸將大魏的一眾高官都籠絡到了自己的身邊。
請刷新本頁!
在高平陵之變以前,司馬懿的正面形象使得眾人聽信於他。
在政變發生之後、司馬懿專權之舉已顯之時,仍然有著那麼多的大臣擁護司馬懿。
並非強權兩個字就能解釋的。
其中包含了多少對大魏的不滿呢?
原歷史中,遺詔之時、最為關鍵的劉放孫資二人,他們的兒子都因浮華案、一直未能出仕。司馬師、司馬昭也未能出仕。
甚至連何晏都是一般。
他們對皇帝、對大魏怨不怨呢?人非草木,自然是怨的!
當下的曹睿知道這一切,卻也實在沒有其他方法應對。政治的基本要求就是籠絡人心,當下的確是到了該開釋的時候了。
原文在六#9@書/吧看!
曹睿看向衛臻:「所以還是要朕妥協了?」
衛臻躬身一拜:「臣是想幫陛下籠絡人心,絕非為臣子一人也!」
「陛下明鑑!」
曹睿點頭:「朕知道衛師傅心意。」
「不必多說,此事朕應了。但這些人開釋之後,雖說不限於原籍居住,但也暫時不得做官!」
請刷新本頁!
衛臻思略了幾瞬,拱手應下。
曹睿又補了一句:「關於衛烈,衛師傅想讓他去大司馬處、還是大將軍處為府屬?朕好讓他們徵辟。」
「臣替衛烈謝過陛下恩典。」衛臻道:「陳倉或者壽春均可,全憑陛下處置。」
曹睿點頭:「衛烈去過壽春找朕報信,陳留離壽春又更近一些。讓他去大司馬處吧!」
「衛師傅且去,稍後朕會將卿和司空一併叫來。到時朕聽你們二人之言,再做決斷。」
「臣明白了。」衛臻告辭。
衛臻知曉,皇帝方才的意思,就是讓他暫時不要透露此事。等他與司馬懿一同請求之時,再一併應下。
而曹睿支走了衛臻後,站起背著雙手,向著西閣踱步而去。
那裡還有一個董昭呢!
董昭此人最是有趣。
從面目上看來、此人已經非常年長了。但曹睿每次與他對話之時,無論從睿智的眼神、還是中氣十足的嗓音,都與外表上的年齡極不相符。
曹睿走入了西閣,董昭連忙起身拜見。兩人寒暄了幾句之後,曹睿直接步入了正題。
曹睿笑道:「朕許久不在洛陽,這西閣中少了一個大將軍,朕還實在有些不習慣。」
董昭也笑著回應道:「大將軍承國事之重,在陳倉用命邊事,這西閣里也不能總是臣一人。」
請刷新本頁!
「董公直爽!」曹睿哈哈大笑:「朕走遍大魏各地、卻還是最喜歡與董公說話。」
「朕倒是先有一問。」曹睿盯著董昭的雙眼問道:「董公想做司徒,還是想繼續在西閣任職?」
董昭答道:「當日是臣與陛下談及名實之論的。臣如此說、臣也欲如此行事。」
「臣願在西閣為陛下效命,不願意離開陛下身邊、去做一個虛名三公!」
「還望陛下成全。」
曹睿感慨道:「朕大略猜到了,不過還是要當面問一問董公的。」
「朕與董公直說了吧!朕要在西閣補上一人、再補上三名侍中。」
董昭拱手說道:「新任司徒的人選,不知陛下決定了嗎?」
曹睿點頭:「讓陳驃騎回洛陽養老。」
「正得其所。」董昭輕輕點頭。
「嗯。」曹睿同樣頷首應道:「不過朕方才說的這四人,董公有何見解?」
董昭起身走到原來曹真的位子後,將椅子拉出、示意皇帝坐下:「陛下先坐,慢慢聽臣為陛下分析。」
曹睿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坐到了曹真的椅子上。
而董昭就站在桌案前,直言不諱的說道:
「臣有一言在先,大司馬、大將軍二人皆在外統兵。當下之急不是繼續收攏中軍之權,而是要以內製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