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385章 城市和郊區的邊界

第385章 城市和郊區的邊界

2024-12-25 14:06:51
  第385章 城市和郊區的邊界

  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以及他們的隨員,在寶安港通過身份核查之後上岸,然後被安排乘坐火車前往廣州府城。

  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早就知道火車,巴格拉季昂是自己以前就了解過,法塔赫是早就聽過馬衛國的介紹。

  大明的客運火車,通常有會二十節左右的車廂,速度為每小時六十公里到九十公里,一次能夠運送三千到五千人。

  如果是貨運火車,那通常會有五十節甚至六十節車廂,速度為每小時六十公里左右,一次能運送兩千噸到三千噸的貨物。

  但是兩人以前都沒有見過火車,現在這是第一次親自乘坐火車,也第一次直觀感受到了火車的力量。

  寶安碼頭後面就是火車站和汽車站,法塔赫等人可以坐院內的小車去火車站。

  然後在鴻臚寺的安排下,走公務通道進入專門的站台。

  法塔赫等人來到準備好的火車前面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一眼看不到盡頭在哪兒。

  就算是轉身向前後方向看,車廂的盡頭也讓人感覺有些模糊,主要是對這種東西的長度沒有實際的觀感。

  火車細長,擺在地面上,特別是擺在面前的時候,比飄在海上的船,更顯得它們長的離譜。

  法塔赫表情帶著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茫然,下意識念叨身邊的馬衛國:

  「這麼長的車廂……這麼多的車廂,這火車怎麼跑得動啊,這車頭得多大的力量啊?」

  馬衛國笑了笑說:

  「力量確實很大,火車頭的發動機,能夠用來作為小型船舶的發動機。

  「但在地面上讓這麼大的東西跑起來,關鍵還是鋼軌把車廂架起來,減少了車輪與地面的摩擦。」

  法塔赫頓時就又反應過來:

  「哎呀,對了,先生你說到鋼軌,這鐵路真的都是鋼鐵鋪就得嗎?」

  法塔赫嘴裡說著,下意識和周圍的人一起低頭,看向了火車下方的軌道。

  然後他們不但看到了摩的鋥光瓦亮的鋼軌,還看到了火車車廂下面的支撐結構。」

請刷新本頁!


  旁邊的巴格拉季昂則是念叨:

  「大明的路是鋼鐵的,火車車廂也都是鋼鐵的,所有的大船也都是鋼鐵的,這得用多少的鋼鐵啊……」

  馬衛國這邊笑著接上了話茬:

  「大明本土現在每年的鋼鐵產量大概在五千萬噸左右。

  「如果未來繼續保持目前的增長趨勢,最多二十年內應該就能增長到每年一億噸。

  「這個數據以前看著很大,現在卻越來越沒有衝擊力了。

  「畢竟,一艘鋼鐵戰艦,一艘大型貨船,一條比較長的鐵路,都需要幾萬噸鋼鐵來建造。

  「還有所有的新型建築,都需要鋼鐵作為框架,需要鋼鐵的地方太多了。

  「就像以前的木頭,現在都變成了鋼鐵……」

  大明的鋼鐵產量數據,在大規模的戰爭結束之前,是不對外公布的,不過大明的官員基本都知曉。


  未來的世界沒有外國了,大明的各種主句也會作為常規數據對外公開了。

  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聽到這種數據,都是本能的詫異驚愕到了極點,但卻又覺得合情合理。

  就像剛才的話題,大明的這麼多東西都是鋼鐵的,對於鋼鐵的產能需求自然極高,但關鍵的核心問題是……

  「怎麼……才能生產出幾千萬噸……甚至上億噸鋼鐵的?」

請刷新本頁!


  「所以今天我就帶兩位去參觀大明在廣州的鋼鐵廠。

  「那是佛山以前的老鋼鐵廠,新廠雖然就在寶安港附近,還現在還沒有正式投產。

  「到了工廠的車間裡面,你們就知道大明是怎麼冶煉鋼鐵的了。」

  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來大明本土的直接目的,本來是要去拜見大明皇帝的。

  但現在大明皇帝卻安排他們去參觀。

  雖然稍微有點奇怪,但是兩人現在卻都已經完全理解了,而且都覺得這種參觀有必要。

  朱簡烜想讓藩國君主有自知之明。

  藩國君主自己也希望深入了解大明的虛實,想要弄清楚大明為什麼會這麼的強大,進而考慮自己的國家能不能跟著學。

  兩人和隨員都趕緊答應著,等待馬衛國安排他們上車。

  法塔赫等人身份都比較特殊,自然沒有被安排去坐普通車廂,馬衛國按照鴻臚寺的流程給他們申請了公務車廂。


  一節車廂裡面只有不到五十個人,空間仍然頗為寬敞。

  法塔赫等人上車之後就到處打量,他們覺得這種車廂裡面的空間,確實能運送至少兩百個士兵。

  就算是一個小時只跑六十公里,一天也有一千四百多公里,從順天府到中亞只需要四天。

  這種火車也不是少數幾輛,而是已經排滿了整個車站,可以一輛接一輛的發車。

請刷新本頁!


  運輸貨物補給的火車載重量更大,一趟車就能運送幾千噸補給。

  所以就算是遠在內陸的中亞和西伯利亞,俄國也根本無法與大明軍隊相對抗。

  只要跟大明陸地上相鄰的國家,都沒有能力對抗這種補給能力。

  至於沿海國家和島國,他們要面對的是能夠「搬運國家」更加恐怖的船隊。

  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等人上車後稍微等待一段時間,其他的官民公私乘客也全部上車後,火車內的廣播發出了發車通知。

  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火車緩緩駛離站台,然後穿過蛇口半島的港區,繼續在寶安城區西部向北穿行。

  車上的客人都本能的看向窗外的風景,自然都看到了一個新時代的新城市的雛形。

  到處都是煙筒,到處都是火車,到處都是工地,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小客車,到處都是混凝土樓房,到處是硬化路面。

  而且這片城市的規模還非常大。

  火車加速本來就需要時間,以至於前後跑了將近半個多小時,周圍的建築才慢慢變得稀疏了。


  在馬衛國看來,火車終於出城了,外面就是農村了,沒有什麼特別的了。

  但是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為首的天方和歐洲人,卻仍然非常好奇也非常在意的盯著窗外看。

  在他們的潛意識之中,一個城市的影響範圍,最邊緣地區應該是無人的荒原。

  現在外面那一望無際的農田,以及散落在農田中的村莊,還有農田之中活動的人,在他們看來仍然是繁榮的象徵。

請刷新本頁!


  這是聖彼得堡到喬治亞的距離,也是莫斯科到波斯的距離。

  廣州應該是理所當然的邊疆區。

  所以他們本能的在等待,城外的稀疏建築完全消失,等待真正的沒有開墾的荒野景觀出現。

  在他們的潛意識總,那才是寶安港周圍的開拓區和影響區域的邊界。

  帶著這種期待,結果自然就是失望和驚愕了。

  大明本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真正人口飽和的地方,也是唯一一個可開墾土地基本被開發殆盡的地方。

  所以只要是有雨水的平原地區,就根本不會存在真正的荒原景象。

  只要能耕種的地方都有人在勞作。

  而且這裡還有更離譜的景象在等著他們。

  在距離城市較遠的地方,有一些官方和民間集中經營的大型農場。


  朱簡烜北方滅清之後,成立了北方農業公司,削藩之後又在南方成立了南方農業公司。

  這兩個公司其實都是官營的土地經營管理公司。

  民間的所有土地交易,要首先經過兩個土地公司的審查,兩個土地公司有同價優先購買權。

  兩個公司不但是官營公司,在民間百姓、地主、商人看靠,有官府和衙門甚至皇家背景。

請刷新本頁!


  別說同價優先購買了,就算單純拼價格,兩個超級地產公司也有海量的資金,民間的普通地主自然難以與之對抗。

  兩個土地公司很快就掌握了越來越多的民間土地。

  兩個公司用朝廷官方力量搞土地兼併,為王室和朝廷回收民間土地,提高王室和朝廷對國家的掌控能力。

  然後按照大明皇帝和朝廷的指示,推動民間現有農業土地的集中化經營。

  在收攏了大量土地的同時,與民間的大地主繼續交易或者交換,將分散的零散土地集中起來,將小農場變成大型農場。

  再把最新的農業機械都利用起來,同時配合工程院開發新的工業機械。

  所以這些大型農場出現的時候,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就看到了大型拖拉機、大型聯合收割機、大型卡車、抽水機……

  甚至還有農用飛機。

  以及規模龐大的農業公司生產基地,大量新建的倉庫和居住設施,形成了宛如小型莊園城鎮的地方。

  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看了幾眼,就帶著錯愕去問馬衛國:


  「這是……什麼地方?看上去像是一個巨大的莊園,但是這些大型機動車輛甚至還有飛機,是用來做什麼的?」

  「如果是什麼特殊的軍用和皇家設施的話……」

  馬衛國聽到問題就笑了:

  「這不是什麼特殊設施,就是一個官營的農場,機器和飛機都是農業的。

請刷新本頁!


  「用來翻耕土地、播撒種子和化肥的,你們應該也看到工作了拖拉機了。

  「飛機是用來噴灑農藥的,就是從空中噴灑含有藥物的水霧,殺死糧食上的蟲子……」

  這種農場在現代也算是比較專業化的,普通人看了都會覺得複雜。

  對於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而言,那更加完全沒有真實感了,他們甚至不知道農藥是什麼。

  這時候的普通人生病了都未必能吃到藥,大明卻給糧食用藥……

  化肥在他們看來也是一種藥。

  他們在城市遭受了工業化的衝擊,到了農村地區也要面對同樣令人混亂的文化衝擊。

  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帶著錯愕的心情,隨著列車繼續前進。

  沒過多久,農田之間的建築再次逐漸變得密集,顯然是要靠近另外一個城市了。

  馬衛國隨口說了一句:


  「快到東莞了,寶安港原本就是東莞縣……現在的東莞州地界,萬曆年間分出來新設的。」

  所以,法塔赫和巴格拉季昂根本沒有看到寶安開拓區的邊界,就進入了更加成熟的廣州府周圍的老開拓區的範圍。

  火車穿過東莞之後,轉而向西北行駛,進入廣州城區之後,再次轉而向西南行駛。

  最終經過三個小時的旅程,來到了佛山州。

請刷新本頁!


  在廣州工業基地建設的過程中,理所當然的分到了鋼鐵工業。

  後來單獨設縣,再後來又升格為州。

  寶安港真的是新區,而東莞、廣州、佛山這一代,則是大明南方的第一批工業中心。

  現在府城和兩個縣城外的建成區,已經隱約要連成一片了。

  特別是廣州到佛山之間,主幹道兩側已經幾乎沒有空地了,各種新式混凝土樓房接二連三的排列,一路上都沒有完全斷絕。

  放在朱簡烜前世,這也就是一個普通四五線地級市,與比較靠近城區的縣城之間的狀態。

  但這種景象在這個時代卻極為罕見的。

  如果是個倫敦人或者巴黎人,對於這種現象還比較容易接受。

  他們生活的城市規模也已經非常龐大,現在都已經有了數十萬近百萬人口。

  但是法塔赫是個波斯人,巴格拉季昂是個喬治亞裔的俄國人,都是屬於比較土包子的。


  法塔赫感覺自己坐著速度極快的列車,在一大片城市範圍內穿行了將近一個小時。

  這一片龐大的區域中間,雖然仍然夾雜著很多農田,建築背後也有農田。

  但是但城鎮建築的範圍,似乎已經不比中間的農田少了。

  「這……這一片建築綿延至少超過二十公里……甚至可能有四五十公里,中間都建滿了,這種城市的規模也太大了……」

請刷新本頁!


  其實馬衛國這個大明人自己,發現這一點的時候也會覺得有點誇張,這放在二十年以前的大明,同樣是非常稀罕的事情。

  但是現在卻越來越多的出現了。

  在廣州府周圍、杭州府周圍、應天府和蘇州府以及松江府之間、天津府和順天府以及永平府周圍,山東與河南之間的新運河和黃河幹流沿線地區。

  這些地方的建成區和郊區的邊界都開始變得模糊了。

  這是工業化的直接影響,也是大明建築高度限制導致的。

  大明以前是個傳統封建王朝,現在也沒有經歷深入的社會變革。

  所以在行政管理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多的封建傳統殘餘。

  按照傳統制度,大明人的衣服顏色款式、住房的高度和尺寸以及裝飾、以及各種生活工具都有嚴格的規定和限制。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各種著裝和生活用品上的限制越來越寬鬆了。

  但是朝廷對民間的掌控能力也越來越強了。

  衣服上僭越還能換掉和藏起來,只要不故意到官方場合去展示,通常都沒有什麼大問題。

  但是樓房要是蓋得比乾清宮還高,那可真的是沒有辦法隱瞞的。

  而且朱簡烜還主動放寬了服裝的限制,百姓只要不用皇家專用的紋飾,不用官方機構人員的制服,其他服裝都不違法。

  但對建築高度和層數卻沒有主動放寬限制。

  所以現在大明雖然開始工業化了,雖然建築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民間樓房全部不過六層,高度全都不過二十米。

  這其實不是公開的明確標準,只是一個默認的潛規則。

  因為官營廠商的員工住房,最高都不過六層二十米,民間百姓以為這是朝廷的授意,所以也按照同樣的標準建設了。

  越是大城市,越是繁榮的地區,越沒有人敢超標,越是有名有姓的人士越不敢搞。

  地方官也看的比較緊,因為現在很多宗室子弟在民間歷練,說不定哪天就有個皇子來到自己管轄的地方……

  這些皇子和宗室子弟隨時可以寫報告送去順天府給皇帝……

  既然建築層數和高度上不去,那占地面積只能加大了,城市的範圍自然也就鋪展的更快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