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目錄頁> 第436章 擊敵之短

第436章 擊敵之短

2025-02-10 17:26:46
  第436章 擊敵之短

  一直以來,田澤都是將麾下士卒與武將拆分管理的,而且還明確了大齊的兵制。

  除了少許親衛外,各將麾下的士卒最多每隔三年就要逐步輪轉一次。

  這樣一來,雖然帶來了一些缺陷和問題。

  比如士卒與將軍之間捆綁不夠,指揮起來不能如其他諸侯麾下將領一般對麾下部曲有著充分的把握。

  而且士卒輪轉會帶來麾下部分部曲出現將士的熟悉磨合期,戰力大打折扣。

  但是,這是大國的必由之路,也是防止武將擁兵自重和維持穩定的必然選擇。

  如此一來,士卒們可以更加的忠誠於國家而不是將領個人。

  而且,由此而來也帶來了一大好處,那就是在屢次的磨合中,士卒們也會極大的增強自身適應力和組織力。

  畢竟他們輪轉到哪一將軍麾下也是不一定的,個人的品性風格未必會與新的軍隊契合。

  在磨合的過程中,只能通過不斷的加強一什一隊的組織力,來達到主將期望的要求。

  中低層軍官的指揮素質大大提升,連帶著普通士卒的組織力也隨之大幅增強。

  要知道,這些士卒可是簡單的也參與過統一學習的,不是中原諸侯那群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兵。

  文化知識對於普通士卒而言似乎無關緊要,但是,其實際影響卻是極大,甚至可以說是舉足輕重。

  經過程昱的測算,同樣是新兵,要達到田澤麾下正卒的標準,沒讀過書的需要的時間是讀過書的三倍以上。

  讀過書的士卒意志更堅、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更強,成長的潛力也更大。

  同樣的訓練方式和時間,讀過書的士卒對於上級命令接收和執行更快,彼此間配合更好,軍紀更加嚴明,對於作戰技巧也掌握的更加諳熟。

  一開始時,很多武將對此還有所非議。覺得當兵的正事不干,每天還要抽出時間去學習,根本是本末倒置、不務正業。

  但是當軍中掃盲和學習工作執行一段時間後,他們才意識到其中好處。

  紛紛表示,真香!

請刷新本頁!


  臧霸能夠打造出那樣一支有著後世的那支部隊些許皮毛的山地軍團,便是如此軍制打下的基礎。否則的話,即便臧霸的天賦再強,也做不到。

  而郭嘉所出的計策,同樣是建立在這一先進軍制的基礎之上。

  「我大齊將士皆紀律嚴明、聞令而動,只需遣一上將統領十萬鐵騎,再由臧霸軍從旁協助、關羽軍作為後盾,青州之戰便可萬無一失。」郭嘉說道。

  田澤聞言,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這是他最喜歡也最經常採取的戰略。

  畢竟那麼多的優勢,如果不好好利用,那就完全是浪費。

  拿下西涼,固然主要是為了免去攻伐益州的後顧之憂,但是帶來的好處和連鎖反應卻不僅於此。

  大漢十三州,產馬的三州主要便是幽、並、涼三州。

  田澤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將這三州盡數囊括於手中,使得中原諸侯沒有了戰馬的來源。

  尤其是此前經歷過連續數次大戰的情況下,各路諸侯的戰馬損失極為嚴重。


  而且他們當時都處於缺錢缺糧狀態,幾乎是砸盡了家底湊出的戰馬。

  這就導致他們在損失後根本無法補充,麾下的騎兵數量大幅縮水,而且戰馬的質量下降極快。

  畢竟養騎兵可不比步卒。士卒平時吃的差點還行,戰馬吃的差點可是會掉膘的,金貴的不行,而且是消耗品。

  即便是田澤麾下的騎兵,標準的一人三騎配置,一場大勝仗下來,折損的戰馬也多半在兩成以上。

請刷新本頁!


  袁紹等人打的可都不是勝仗,而且都是硬碰硬的大仗,戰馬的折損更加恐怖。

  現在真正能組織起來的精銳騎兵只怕能有萬騎就算不錯了,而且至多一人兩騎。

  這種情況下,田澤和袁紹等人拼騎兵,他們是無論如何也敵不過的。

  哪怕能打贏,卻也打不起,更賭不起。

  如今他們尚有騎兵在握,儘管不多,但起碼也能有支撐一次大戰的本錢。

  而若是這點本錢都沒了,那就徹底成了砧板上的肉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在中原這種一馬平川的地方,沒有騎兵,但凡對手不犯蠢,就只能龜縮在城裡死守,根本沒有反擊的可能。

  那麼問題來了,袁紹且不提,曹操會為了袁紹的青州而賭上自己的騎兵嗎?

  田澤不是只有奪取青州一個選擇。若是曹操敢動用大規模騎兵入青州,田澤就敢調轉方向圍殲這股騎兵,繼而攻打兗州。

  「再團結的盟友,也只是盟友,終究無法休戚與共。」郭嘉淡笑道。

  「只需安排徐榮將軍將守軍稍稍前壓,抵住曹操可能動用大軍討伐的兵鋒。再派甘寧南下,如此一來,袁紹只能孤軍奮戰了。」

  田澤聞言,連連頷首。

  郭嘉這一招著實巧妙,而且可以說是完全拿捏住了曹操和袁紹等人的要害。

  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直接梭哈絕非明智之舉。因為戰爭永遠沒有穩勝的可能,尤其是在冷兵器時期。

  一場暴雨、一陣北風,甚至一點不起眼的意外,很有可能就會改變戰爭的結局。

  所以,如何擊其要害,以最小的代價、最穩的方式擊敗敵人,方才是重中之重。

  郭嘉的戰術細思起來並不高明,但是卻極為適合當下的局面。

  因為田澤不缺戰馬,錢糧也相對充足,打的起這種富裕仗。

  這種打法雖然耗錢,但是卻可以減少大量的兵力損失,避免百姓遭殃,對青州的破壞也是微乎其微,幾乎可說是完美的破局之法。

  袁紹即便再歇斯底里,也只能讓百姓去守城,帶著百姓和田澤的騎兵打野戰這種蠢事絕對不會幹。

  田澤的目的也並不在於打,而是消耗糧草。

  只要耗上大半年,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一個相對完整的青州。


關閉